上海外国语大学 | “边疆研究暨区域国别交叉学科方法论”青年学者论坛纪要

发布时间:2022-04-29 18:26:00 |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22年4月22日,边疆研究暨区域国别交叉学科方法论青年学者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晚清以来的边疆治理与中外纷争”跨学科团队、新亚欧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科文献出版社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3位学者相聚云端,就边疆研究及区域国别交叉学科方法论问题,展开了充分的学术分享与讨论。

会议伊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杨成院长代表主办方致辞。杨成院长首先对参会学者表达热烈欢迎,对因疫情无法线下相聚表示遗憾;对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建设历程做简要回顾,并就研究院倡导的多语种+、“AHG+”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期望通过学术研讨会的方式,邀请众多学者多层次、多方位地探讨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最后对今天的学术讨论表达了热切的期待。

本次论坛共分为上下半场两部分,上半场主题为“边疆与边界:现实政治与空间想象”,由《探索与争鸣》历史编辑杨义成老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李文杰教授作题为《第二次侵藏战争赔款与清朝的政策调整》的发言,从两次侵藏战争的缘起、过程以及战争后中英双方的赔款问题入手,讨论主权与宗主权在殖民外交中的差异与意义所在,最后总结清朝政府借此对藏加强“主国”与“国家”观念,保留日后涉藏外交的主动性,体现出清朝外交政策的重要转向。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张子凌副研究馆员作题为《地图上的帝国主义:主权、边界与势力范围》的发言,在明晰主权与宗主权、边界与国家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现代意义上的地理测绘是边界清晰化和空间秩序化的过程,更是殖民帝国在其属地与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先决条件,进而指出起源于西方的地图学是帝国意识形态在空间上深层且隐蔽的表达,地图在帝国主义扩张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赵崧杰分享题为《1959至1961年间延边地区干部外流现象浅析》的报告,运用“推拉理论”,分阶段对1959-1961年间延边地区与朝鲜边境人口流动的背景、原因及具体情形做了细致的梳理分析,创造性地提出延边地区干部流出现象是中朝双方政治、经济等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陈肖寒编辑发言主题为《势成敌体?:清季直隶总督和热河都统的关系》,以热河都统与直隶总督在热河地区权力与职能范围的关系变化为主线,揭示热河都统接收旧有权力和剥离直隶总督与里藩院权力,由“军府”转变为一类地方长官的历史过程,探讨行省制与州县权力如何伴随管理族群的目标流动变化逐步渗透进热河地区。

随后,厦门大学张亚辉教授就四位学者的发言进行评议,针对各学者的阐述发表感受,对各学者的议题进行补充、提问与延伸。而后,四位学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并就张亚辉教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下半场主题为“区域国别交叉学科方法论探讨”,由杨成院长主持。

清华大学宋念申教授作题为《微观史中的时间、空间与权力——边疆都市研究心得》的发言,运用微观史学的视角研究沈阳核心社区——西塔在不同时期因宗教传播、铁路建设、权力争夺以及商业化发展等原因其空间想象、象征意义及符号价值意义如何转变,最后强调微观空间研究需要跨区域跨学科视角,使研究层次与角度更为丰富。

中央民族大学袁剑副教授作题为《“思考空间”与文明交界带——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人文-边疆视角》的发言,提出中国区域研究需要从思考时间向思考空间转化,但目前洲际架构作为主要分类模式主导着学界的思维结构,中国区域研究需要设置新的议程,主动提出新的区位概念以引领相关研究;同时,对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强调中国区域国别研究需要超越传统,重新思考新的全球空间问题,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效关联,在全新框架下深入理解空间。

兰州大学李正元副教授分享题为《从农牧互动看区域研究》的发言,从人类学角度将农牧交错带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去理解,认为农牧交错带的文化实践体现在互动、结合、杂糅、交融和复合之中,从文化实践理解农牧交错带突破了生态学、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范围;通过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提出此类研究需要将人类学与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的方法结合,打通微观、中观和宏观,以实现区域研究的学术目标和现实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胡志丁研究员发言主题为《国别地缘环境研究路径—以缅甸为例》,首先对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作反思,认为地缘环境研究理念是以地缘体互动实践为中心,将地缘环境看成是多元地缘体互动实践的“信息”或决策信息集,由此提出三种路径出发的区域国别分析的框架,即重视跨尺度的耦合研究;分析多元地缘体政治、军事、经济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注多元地缘体的博弈,最后将缅甸作为具体案例,以跨尺度跨区域多元行为体作为分析框架,解释缅甸民主化改革失败、缅北冲突以及中缅冲突等问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琪教授作题为《作为地理、政治与学术单位的“区域国别”》的发言,从斯科特的“zomia”概念谈起,提出现今区域理念是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实然”产物,其能否作为一种“应然”需要更加审慎的考虑,并从亚洲与东南亚概念的缘起入手进一步指出,文明单元、民族单元与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着张力,学术界需要对世界图景的形成过程及其中知识与权力关系进行深刻解剖,寻找区域国别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学术关联。

中国华人华侨研究所罗杨研究员在题为《文明层叠与知识互惠:人类学的区域国别视角》的发言中,从对柬埔寨的研究入手,围绕柬埔寨仪式生活中内圆外方的符号象征进行三段式的切割与分析,提出历史层次是横向与纵向不同文明要素重叠与综合的结果,然后对周达观《真腊风土记》中蕴含的区域研究思想进行探讨,指出文明的层累过程不与现今国别界限重合,需要对文化之上更大的关系体系进行深刻思考,最后强调人类学对区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国别的中国研究需要进行主体性范式的创新。

诸位学者发言完毕后,会议进入圆桌讨论阶段。参会学者围绕区域国别的学科定位、学科目标、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刘琪教授与杨成院长对与会学者的倾情分享表达感谢,并期望将此次论坛作为跨学科合作的开始,通过后续的多次学术会议与讨论,建立起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对区域国别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进行更深层次地讨论,促进区域国别知识体系的生产与构建。

(来源: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