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和社区分享型文化体验

发布时间:2022-04-18 18:08:00 | 来源:民族史 | 作者:李锦 | 责任编辑:

【摘要】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开展游憩活动,是国家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形态,具有传递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和社区居民精神价值的双重属性。当前国家公园建设中面临如何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保育功能、生活保障功能和游憩服务公益功能的问题。文章引入社区居民及其文化分享的维度,指出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作为分享内容,建立社区分享型的文化体验业态,才能同时满足两种价值的顺利传递,达到国家公园群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青藏高原;国家公园;游憩;社区分享;文化体验

【作者简介】李锦,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藏族社会与文化、藏彝走廊、生态人类学、文化遗产保护等。

【文章来源】《中国藏学》2021年第4期。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研究”(19ZDA170)的阶段性成果。原文注释从略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21)04—0036—07

一、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我国正式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相继确立了三江源等11个试点区。2021年10月12日,习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时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明确中国要“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青藏高原科考队的专家在经过系统研究后,提出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具体设想,并设计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地域功能和结构。该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具有生态保育功能、生活保障功能和游憩公益服务功能,并表现为空间异质性,时间变异性、多样复合性和相互依附性四种特性;在层级上可以划分为2个跨国国家公园、8个旗舰国家公园和11个一般国家公园,未来可再融入青藏高原其他不同层级的自然保护地”。

与以往的自然保护体系相比,国家公园的功能更为复杂。在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既要保护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又要为公众提供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以彰显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和全民共享性。这意味着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是全民共享自然保护体系成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视角,游憩与传统的“旅游”有一定差异。吴承照从国家公园角度出发分析了游憩和旅游内涵的差异,指出在国家公园语境下,“游憩”与“旅游”具有一体两面的特征,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中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游憩体现国家公园的社会价值,旅游体现国家公园的商业价值”。这一分析说明,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与传统旅游活动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孙琨则指出,“国家公园公共服务需要公众参与,而公民意愿表现出更多趋利的特征,要使公民在享受国家公园服务时具有趋义意愿,才能使得公民获取相应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意愿之间达到平衡”。这些讨论,说明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与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和精神价值都相关。

在为社会提供国家公园游憩功能,满足其公益属性和全民共享性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态保育功能、生活保障功能和游憩公共服务功能,是当前国家公园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问题。不仅关系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的道路选择,更关系到青藏高原各地的乡村振兴,关系到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增长的问题。本文希望引入社区居民及其文化分享的维度,讨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如何建立社区分享型文化体验的问题,以完善关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相关设计。

二、青藏高原的国家公园群和游憩活动规划

按照青藏高原科考队的设计,青藏高原的国家公园群包括21个单体的国家公园,可以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两大类,自然类再细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人文类再细分为历史纪念地、人类活动遗址及历史人文景观。按照以生态保育功能为基础,生活保障功能为前提,游憩服务功能为发展路径,即生活保障和游憩服务都以生态保育为前提的原则,可将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划分为单功能型、复合功能型和综合型3类,其中单一功能型包括生态保育主导型、生活保障主导型、游憩服务主导型;复合功能型包括生态—生活保障复合型、生态—游憩服务复合型;综合型是指同时兼具了这三种地域功能的类型。

21个国家公园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3个层级,其中跨国国家公园位于两国边境重要生态地带,拥有世界一流自然景观,跨边境同属于同一自然地域单元。旗舰国家公园综合价值高、区域代表性突出,在国家公园群中起主导作用,能够对国家公园某一集中分布区域形成主导品牌和较强吸引力,吸引外部要素向该区域流入。一般国家公园特色价值相对突出,具有区域代表性。21个国家公园按照不同生态单元又可划分为5个集中板块,分别为青南高原—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川西藏东高山深谷—果洛那曲高原山地、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阿里山地—羌塘高原湖盆、帕米尔—西天山。

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功能规划(表1)中可以看到,生态保育主导型的只有4个,其他17个国家公园开展游憩活动的条件均比较好。因而青藏高原科考队提出了主题线路和类型组合的游憩线路设计,使用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将21个国家公园连接为5个国家公园群,其中东北部侧重于山地草原和河湖源景观,东南部侧重于高山峡谷和森林景观,西南部侧重于高山冰川和民族文化景观,“处于任一入口的国家公园进行有效组织,尽可能多地展示区域国家公园特色,形成若干条主体游憩线路,从而共同构成“3+X”的主题线路”。

三、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活动的双重属性

国家公园是具有国家精神代表性的价值载体,包括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及其独特性,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需要同时进行上述内容的体验,才能完成国家精神代表性的体验。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游憩活动也应该具有自然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重属性。

从世界各地关于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定位看,大部分关注的是自然教育和体验。特别是以美国黄石公园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公园,因为社区居民密度极低,自然教育和体验就成为主要游憩功能。日本也遵循这一原则,在其《自然公园法》中规定了入选为国家公园的条件必须是发展和人类活动被严格限制的地区,以保存自然最典型的、最优美的地区,且政府能提供必要信息和设施让游客享受和亲近自然。但是,也有部分国家没有按照这一模式确定国家公园的游憩功能。英国的国家公园系统主要特征是“有人居住,混合用途,主要为私有景观”,因而政府编制了“绿色游憩商业指南”,部分国家公园公布了“乡村准则”,以控制游憩对环境的影响。钟林生等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游憩功能实现路径包括生态设施(含科学规划、低碳化、智慧化、表达国家意识)、合理形式(含生态观赏和生态研学)、协作共享(含社区发展、区域协同),特许经营(含管理结构、授予与监督、经营内容)、影响控制(环评控制和容量控制)5项内容。这一路径设计仍然以自然教育和自然体验为中心的,而忽略了青藏高原游憩活动具有的文化体验特点。

要讨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活动的文化维度,首先要认识国家公园游憩的特点。“游憩(Recreation)在英文中的定义是闲暇时间内积极健康的活动,有三个变量:闲暇时间、积极健康、活动,这个活动包括体力活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活动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或社会”。因此,无论在哪里,游憩这种行为或活动的核心指向是健康恢复、调节与知识更新。其关键问题包括游憩主体的需求、游憩效益与体验质量。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国家公园游憩活动,在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时,还要加上生态环境保育的硬性约束。

从游憩主体需求看,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是一个同时具有自然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国家公园群。自然基础决定游憩活动的合理形式可以以生态观赏和生态研学为主,以满足部分游憩主体需求,但大多数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的公民,都有对于当地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希望通过游憩活动中的文化体验获得满足。这是由其多民族、多元的文化特质决定的。衡量青藏高原国家公园文化属性水平时,可以使用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代表性指标。

文旅部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是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方式,贯彻保护优先、整体保护,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则。自2007年开始设立以来,到2020年6月,共设立了24个,其中5个位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西藏自治区的拉萨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也在申报过程中。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与国家公园的类型吻合,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智慧的来源,为国家公园的游憩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基础,能够满足游憩主体的文化需求。

区、白马文化生态保护区、康巴文化(甘孜)生态保护区、河曲马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都位于川西藏东高山深谷—果洛那曲高原山地区,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稻城亚丁国家公园的文化基础。

在国家公园试点期间,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证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在文化体验和文化教育上,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也是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组成部分。孙正楷对普达措的研究发现,游憩活动的教育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自然技能知识,国家公园价值、伦理知识四个大类,其中的自然技能知识、伦理知识均为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玮蓉对三江源生态体验的研究中,也将文化体验和红军文化体验纳入到生态体验中。可见,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游憩活动需要文化体验,是大家都注意到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时候,需要同时关注其生态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重属性。

四、游憩业态环境影响与社区参与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游憩活动,必然带来“人”“地”关系的变动,会使得国家公园面临空间重构的问题。在国家公园的人地关系中,首要的功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因而游憩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李洪义等人根据国内近20年游憩活动研究的综述指出,游憩业态的类型、载体及其环境影响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当然,国家公园游憩业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国家公园自然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从上述对已有业态的环境影响评估看,除了休闲娱乐业态,其他业态只要有合理分区,严格管理,对国家公园环境的影响就是可控的。

在考虑游憩活动对环境影响时,不仅要考虑业态,更要考虑社区居民的活动。我国国家公园内的人类活动非常复杂,但也可以简化为三大类型:社区活动、管理活动和外部访客活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总体上人口密度较低,但由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在环境维护上的压力并不比其他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公园低,处理好人地关系矛盾仍然是首要问题。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与国家公园核心区内有一定重复,如三江源和祁连山的草原牧业、大部分国家公园的旅游业等。对这些社区而言,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和核心景观同样是他们的生计活动来源,由此出现的社区活动如何适当利用资源,如何保障社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我国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中,基层的生态保护和监管执法主要依靠地方行政管理系统和社区居民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全部覆盖就是典型代表。外来访客的活动,大部分是过去旅游业带来的游客,游客停留和活动的设计以观光为主,因而追求大规模人群进入,兴建大量设施。外来访客与社区居民间关系变成商业利益关系,与国家公园游憩活动的教育目的差异较大。从上述国家公园的3种人类活动特点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的关键问题是使社区成为主要参与者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由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总体的人口密度较低,从传统农牧业中转移部分人口参加游憩活动服务,也是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道路。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社区还有一个特点,即生计方式非常多样,文化特点各不相同,如高山峡谷的山地农耕和农牧兼营生计、草甸草原的传统游牧业、森林富集区的林业利用等,这些社区的居住格局、社会关系,都会影响社区参与游憩活动的条件,是在游憩功能分区和入口社区选择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五、社区分享型文化体验与游憩活动的实现

社区分享型文化体验,是指以社区居民向游憩者分享文化的形式使游憩活动开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社区居民将其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智慧分享给游憩者,是国家公园精神价值的直接传递。社区居民与游憩者间的密切接触,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提高居民的文化自信,使游憩者获得更好的体验。青藏高原各民族长期与高海拔、高寒的生态环境共处,积累了大量的生态智慧,这些智慧表现为一整套关于自然的知识体系,以及这些知识体系对于人的行为的规范准则。这些都与国家公园的精神价值密切相关。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参加游憩活动的人们,是国家公园精神价值的传递。过去在设计文化体验活动时,人们往往认为它只涉及游憩活动的文化体验业态,只能通过文化艺术展馆、演出、博物馆、民俗活动、科学考察来完成。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国家公园精神价值的整体性来看,就会发现社区居民的文化分享,是可以通过五类游憩活动形态进行传递的。在传递的过程中,如果坚持游憩活动的适当规模,就能够保证国家公园精神价值传递的文化真实性。

2018年6月起,中山大学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南元阳梯田的保护活动中,与元阳县共同推出了“阿者科计划”。在有60多户哈尼族居民的阿者科村推出了游客与社区居民的文化互动活动,如村里的老人讲解梯田农业生产的活动,教游客纺线、织布,游客体验哈尼食品制作。建立了社区分享型的文化体验,增加了游憩活动在传递文化价值和沟通社区居民和游憩者关系的有效性。

二是社区居民作为分享者,其分享内容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为中心来设计。社区居民的生态智慧是一个整体,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要与游憩者分享,需要有适当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青藏高原各民族居民的优秀文化,大部分进入了我国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为我们开展社区分享提供了适当的文化表现形式。

在大量的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中,都有与自然伦理相关的内容。通过史诗吟唱、民间故事讲述、民间歌谣传唱,可以实现游憩者从观光到体验文化价值的转化。在香格里拉,有一个人人皆知的黑颈鹤的故事。黑颈鹤吃了田里的粮食,与人发生冲突,人们费尽力气抓住它,最后以双方达成协议,各自安好为最终结局。这类民间故事反映了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对待动物的基本理念,可以在游憩活动中发挥很好的作用。羌族史诗“妮莎”在唱说鸟的父母时,描述了9种鸟儿的特点,包括常见的鸽子、乌鸦,还有戴胜、白头翁、孔雀等,不仅描述了其外表特征,还描述了其栖息地。

青藏高原各民族的传统表演形式非常多样,历来是游憩者通过社区分享获得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实践证明,音乐、舞蹈、戏剧的分享,要逐步摆脱舞台化的形式,向生活态的文化体验转化。演出时长要控制,并尽量将演出与游客的休憩放置在同一个空间;在演出形式上,尽可能选取那些通俗易懂的,以展现形体美、音乐美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在演出内容上,要尽可能多地选取艺术加工比较少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传统工艺类项目的分享,近年来已经成为社区游憩活动中分享的重要内容,如拉萨尼木藏香生产技艺、德格宗萨藏药生产技艺等,都成为游憩者满意度很高的体验项目。衣食住行等传统生活知识的分享,也一直是乡村旅游的重点项目,传统工艺类项目的分享,必须解决与资源利用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滥用资源,影响环境保护,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的要求。因此,如何在传统生产知识、衣食住行等传统生活知识中阐释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价值,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青藏高原各民族的很多民俗活动都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与神山圣湖相关的信仰活动、农地开耕的仪式活动、牧区黑帐篷的编织活动等,这些项目成为显示度很高的游憩体验内容。但是,民俗活动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将其从社区生活中抽离,游憩者得到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延长游憩者体验时间,控制人流量,是民俗体验保持质量的关键。

节庆是社区文化集中呈现的平台,因而也是游憩者最感兴趣的时间,一般都会形成短时间内大量的人流,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在青藏高原各民族的传统生活中,节庆是社区性的,是社区内关系整合和社区间关系协调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大部分重要的节庆活动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系,一些社区也利用传统节庆开展文化分享活动,出现了一个节庆两种形态的状况。如羌族的瓦尔俄足,就出现了西湖寨传统节日和茂县县城现代展演两种形态。两种形态的节日体验,有利于满足观光旅游者和游憩者不同的需求,减轻社区的环境压力,成为节庆体验的一种新模式。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开展游憩活动,是国家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形态,具有传递国家公园生态价值和社区居民精神价值的双重属性。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作为分享内容,建立社区分享型的文化体验业态,才能同时满足两种价值的顺利传递,达到国家公园群建设的目标。国家公园内社区分享文化体验的活动,也能增加社区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也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在合理保护、有序开发的基础上,实现对在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切实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