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汉文部分)——藏传佛教信仰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8:46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六)藏传佛教信仰与文化研究

作为藏传佛教的外围研究,藏传佛教信仰与文化方面的研究,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具体如下:

旺多《中国西藏与南亚地区宗教文化交流史——追寻“班智达”与“罗杂哇”的足迹》(《西藏大学学报》第1期)一文以“班智达”与“罗杂哇”作为个案,对中国西藏与南亚地区宗教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我国西藏与南亚各国的交流源远流长,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千年来往返于我国西藏与南亚各地之间的“班智达”与“罗杂哇”络绎不绝,不计其数,成为文化传播与文化再造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中国文化多元化发展及我国与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依托,展示中国与南亚各国人民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佛教为主的文化交流史,追寻前人足迹,挖掘南亚各地与我国西藏进一步交流合作的情感基础,使西藏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龙珠多杰在《昆明官渡金刚宝座佛塔之文化解析》(《西藏大学学报》第2期)一文中提到,官渡金刚宝座佛塔是一座建于明代的藏传佛教佛塔,是藏传佛教传入昆明地区的建筑遗存和见证,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座金刚宝座佛塔,与北京真觉寺、碧云寺、西黄寺和呼和浩特慈云寺金刚宝座塔齐名。全国具有藏传佛教覆钵式塔身特征的仅昆明官渡金刚塔一例,是明代佛塔建筑的实物,对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研究和藏传佛教在昆明地区的传播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贺延军在《炳灵寺第70窟无量寿经变辨识》(《西藏研究》第3期)一文中,对炳灵寺第70窟中的无量寿经变进行了考析。第70窟位于下寺石窟群中部,初凿于唐代,南壁壁画为无量寿经变画,依据《无量寿经》的情节绘制而成,展现的是《无量寿经》中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绘画采用汉地传统的线描法和沥粉贴金工艺,佛、菩萨样式依据藏传佛教造像仪轨。画师通壁巨构,运用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众菩萨弟子、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清流莲池、神禽异兽等,展现出了一个安静祥和、庄严神圣的西方极乐世界。

德吉卓玛《吐蕃时期的敦煌观音修行院之考》(《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认为,100多年来,前辈学者以各自的专业为切入点,关于敦煌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对吐蕃时期敦煌石窟在吐蕃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关系至今尚未涉及。基于此,本文结合大量藏汉文史料,首次对吐蕃时期的敦煌石窟进行定位,可以得知敦煌石窟,即藏文史籍中的北方圣观世音石窟修行院,为吐蕃东、南、西、北四大石窟寺之一。从吐蕃佛教的整体角度为敦煌石窟在吐蕃佛教中的冠名正名,并深入探讨北方圣观世音石窟修行院的创建及其影响,是对以往从洞窟或壁画局部研究敦煌石窟的最大整合,从而可大大推进吐蕃时期的敦煌石窟研究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吴明娣、陈南在《冲突与调和——藏传佛教人骨法器在内地的流传及其影响》(《世界宗教研究》第5期)一文中提到,人骨法器源自印度,是藏传佛教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种类,因材料的特殊性而备受争议。文章在厘清人骨法器源流的基础上,阐明人骨法器在内地流传较为广泛,因其所处的文化情境有别,冲突与调和始终存在,对帝王、文人士大夫及下层民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了中华文化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包容性。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