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及其引发的影响——草地与土壤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01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及其引发的影响

关于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及其引发影响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草地土壤、湿地农田、植被森林、河流湖泊、气候空气、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等七个领域。

(一)草地与土壤

张翔等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第15期)一文,基于涡度相关和微气象系统的观测数据,分析人工草地能量收支及其各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虽然三江源区接收的太阳总辐射较强,但Rn/Rs相对较低;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中各分项的变化主要受植被、土壤含水量以及净辐射的控制;在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由于建植人工草地增加了植被覆盖度,进而改变了能量收支过程及能量平衡各分项。

徐梦珍等的《三江源风沙活动区沙漠化风险与风动沙含量关系》(《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期)一文基于三江源多个典型风沙活动区的沙土颗粒成分和表征区域发生沙漠化的风蚀风险指数,评估多种类型的土地沙漠化风险。结果表明:风蚀风险指数与风动沙百分含量直接相关,当区域内风动沙百分含量低于50%时,发生沙漠化的风险极低;当风动沙百分含量超过60%时,沙漠化风险随风动沙百分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因此,可通过判定风动沙百分含量,预警该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沙漠化的风险。

徐新良等的《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草地恢复态势及现状分析》(《地球信息科学》第1期)一文,基于2004年和2012年遥感影像和退化草地变化态势数据,分析退化草地的恢复态势和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后,该地区草地退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减缓态势,而且局部地区草地状况明显好转;三江源地区各县草地退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退化草地变化以好转为主,退化发生和退化加剧现象仅发生在极少数县;黄河源和长江源草地退化的形势依然严峻,玛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北部和治多县东南部草地退化最为明显。

许茜等的《三江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因素分析》(《生态环境学报》第11期)一文,基于三江源地区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1∶10万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10.0空间统计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规律及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三江源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水域为主;低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中高覆盖度草地以及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水域在整个三江源区都有分布;35年间三江源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变主要以低中高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土地与水域之间的转化为主;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加最快;人口、经济结构变化及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

康惠惠等的《生态退化与恢复对三江源区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第3期)一文,基于土地覆被状况,分析生态系统变化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经历了显著的退化和恢复过程。不同覆被类型下土壤保持能力依次为林地>耕地>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湿地>未利用土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三江源区高覆盖度草地及湿地面积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土地覆被类型及植被覆盖程度对土壤保持功能有重要影响。

张鹏等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水土保持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类型以冻融侵蚀为主,面积达2.2万km2、占总侵蚀面积的47.19%,水力侵蚀、风力侵蚀次之,分别占45.57%、7.24%;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为主,占42.65%,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80.36%;土壤侵蚀面积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多种侵蚀形态相互交错,潜在危害大;土壤侵蚀现状及特征是环境气候及人为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中人为活动影响较弱,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

蒋冲等的《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土流失状况演变》(《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文、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遥感数据,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及成因。结果表明:三江源区输沙量表现为黄河源区>长江源区>澜沧江源区,输沙量最大值均出现在6—8月,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至翌年1月;各流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均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大;引起水土流失状况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生态工程两个因素。

党晓鹏、东雨的《青海省三江源区沙化土地变化动态研究》(《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第6期)一文,基于国家和地方荒漠化沙化监测,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分析2009年、2014年两个阶段沙化类型、沙化程度、植被等变化。结果表明:整体上沙化程度减轻向好。

何明月、蔡春祥、马松增等的《西藏美曲藏布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分区防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第1期)一文,基于流域的水土流失程度,分析水土保持类型。结果表明:西藏美曲藏布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可划分为三个水土保持类型区,即流域上游高原预防保护区、流域中游河谷生态修复区、流域下游宽谷盆地综合治理区。

秦卫华等的《生机勃勃的荒漠——青海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记》(《生命世界》第3期)一文,认为保护区内常住人口的生活和放牧活动,包括放牧骆驼、羊等牲畜,盗挖肉苁蓉、黑果枸杞等资源植物活动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造成影响;高速公路、高压输电等一些建设项目在选址选线时没有进行避让,对野生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阻隔。

赵景波、曹军骥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水与土壤水库研究》(科学出版社)一书,通过对青海湖流域草原土壤大量钻孔取样和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入渗率、粒度成分和孔隙度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该区不同降水年土壤水动态变化、土壤水运移、土壤干层、水循环、水分平衡、土壤水库的特点、荒漠化发生原因和适宜发展的植被;揭示了土壤含水量的剖面分布特点和季节变化;认识了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滞留性和土壤水库的蓄水及调控能力;确定了土壤干层发育的等级、分布特点和土壤水分循环特点。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