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现状变化及其引发的影响——生态系统功能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01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生态系统功能

任小丽等的《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2001—2010年青藏高原10个通量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结果表明: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多年平均NEP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部分地区表现为碳汇,NEP平均值为41.8g/(m2·a);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NEP呈波动增加趋势,从2001年的20.0g/(m2·a)增至2010年的82.5g(m2·a);除2002年表现为弱碳源外,其余年份均表现为碳汇,并以2010年碳汇能力为最强;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NEP平均年增长率为5.4g/m2;NEP年际变化率空间分布显示,大部分地区NEP呈增加趋势,仅有东南部和中部部分区域NEP呈下降趋势;并且由于气候的暖湿化,碳汇强度总体表现为增强。

苏军虎等的《甘南草原主要草食动物的食性及其生态位特征》(《动物学杂志》第3期)一文,基于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进行的采样数据,分析甘南草原4种主要草食动物牦牛、藏羊、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鼢鼠秋季的食性及食物生态位重叠程度。结果表明:4种动物的食物资源谱存有较大差异,禾草科的发草和莎草科的扁穗草是藏羊和牦牛食物结构的主体,喜马拉雅旱獭的食谱中绝大部分是鹅绒委陵菜和克氏针茅,高原鼢鼠采食具有发达根茎的美丽风毛菊、鹅绒委陵菜、蒲公英及垂穗披碱草;牦牛和藏羊的食物生态位宽度显著高于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鼢鼠;食物生态位重叠度以藏羊和牦牛高,其次为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鼢鼠,重叠度低的是藏羊和高原鼢鼠。

高艳妮等的《基于能值理论的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当量研究》一文(《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基于三江源2000—2010年的植被数据,采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当量。结果表明:三江源区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态系统固碳)所具有的能值量为2.74×1022sej/a,标准物质当量(即物质当量单位)的能值基准值为1.58×1017sej/(km2·a),由此估算的物质当量为173618.8当量/a,单位面积物质当量为0.56当量/(km2·a),其中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物质当量所占比例分别为52.72%、28.14%和19.14%;三江源区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物质当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分县估算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物质当量的空间分布与其单位面积物质当量存在较大差异,前者的高值区主要位于治多县、曲麻莱县和杂多县,后者则主要位于尖扎县、同仁县、久治县和班玛县。

税伟等的《若尔盖沙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生态学报》第1期)一文,基于199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治理区,2012年正常放牧区和2012年无治理区的采样数据,分析沙化草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若尔盖草地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土壤质地发生变化,由紧砂土逐渐恢复成砂壤土,保水能力及保肥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土壤pH值随着治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总体上为中性土,适宜植被生长;土壤有机质变化相对不明显,但治理区的有机质远低于正常放牧区的土壤有机质,呈缓慢上升趋势;土壤含水量呈“V”形变化趋势,在治理初期,土壤含水量先减小,但到了治理后期,土壤的含水量开始增加;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壤pH值、生物量以及土壤碳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含水量与有机质、土壤质地以及土壤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

张妹婷等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动态变化》(《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植被类型、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年均植被覆盖度为26.89%,年均NPP为34.35g/m2,11年间二者均呈增加趋势;三江源区草地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从11年的平均结果来看,三江源区草地植被覆盖度在8月达到最大值,约为59.19%;而草地NPP在7月达到最大值,为98.53g/m2;气温是三江源区草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雨热不同期则造成三江源区草地NPP的年际波动变化;植被覆盖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蒋冲等的《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状况变化及其成因》(《环境科学研究》第1期)一文,基于2000—2013年间三江源区的气象、水文、遥感影像、样地观测和社会经济数据,评估2000年以来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构成、质量和服务功能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草地退化状况轻微好转,产草量和生产力微弱增加;2005—2010年局部重点生态工程区的水土流失状况轻微好转,但区域整体好转趋势不明显;2000—2013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和土壤湿度均呈明显增加趋势,水质稳定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划定的Ⅰ-Ⅱ类;降水量和冰川积雪融水量增加导致径流量增大,气候变暖引起的冻土退化导致地下水库枯水季径流调节作用增强;生态工程实施后,生物栖息地的生境退化状况轻微改善,野生动物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

姜云鹏、乔玉的《雅鲁藏布江支流流域生态特征与生物资源保护研究:以尼木玛曲流域为例》(《水利水电技术》第10期)一文,基于实地调查方法、走访当地部门居民、获取河中的捕捞记录,评价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及水生生态环境。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陆生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为0—2,表明陆生植物种类单一;调查区域内浮游藻类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5—3.92,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3—3.9,藻类物种比较丰富;尼木玛曲流域范围内主要陆生生物种类单一,群落稳定性差,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水生生态物种丰富,群落结构稳定,水生态环境良好。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