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01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2017年关于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气候变化、放牧围栏、道路建设、产业发展和文化习俗等方面。

(一)气候变化

白晓兰、魏加华、解宏伟的《三江源区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生态学报》第24期)一文,基于1957—201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采用霍尔德里奇潜在蒸散率代表干燥度,用累计距平、Pettitt突变点检测及逆距离加权法研究基于PER的三江源区干湿变化特征和分布,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各气象要素变化对干湿变化带来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三江源区整体PER值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在1997年发生突变,干旱化有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PER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的变化格局,大部分站点的PER增加趋势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PER与降水及相对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气温和日照显著正相关;气温是三江源暖干化的主要因素。

李磊磊等的《西藏自治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山地学报》第1期)一文,基于2001—2013年MODIS卫星16天时间序列数据和同期的降雨卫星TRMM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西藏地区植被、地表温度和降雨量的时空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2001—2013年间,西藏地区植被与地表温度、降雨量在时间波动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植被NDVI逐年增大,植被状况逐渐改善,地表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降雨量整体无明显变化;13年来植被NDVI、地表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区域差异性较大,在西藏中部和东部变化明显;植被NDVI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受降雨明显影响的区域分布在西藏中部,受地表温度明显影响的区域分布在西藏东部和西部。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