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汉文部分)——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04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文化

本年度,藏族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上比去年略有增加,共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图书11部。论文仍以个案研究为主,图书多以宏观研究为主。与往年一样,研究成果仍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为主,传统文化方面的论文多侧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的研究;民俗文化方面的论文多侧重对节庆、服饰、民居的研究;文化传播与出版、生态文化、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论文与去年基本持平。

(一)传统文化

更敦阿错的《云南藏区藏语地名与地域文化》(《西藏研究》第2期)一文,从云南藏族地区藏语地名与生态文化、族群交往、藏族宗教、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崇尚安定幸福的心理六个方面探讨了云南藏族地区藏语地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指出云南藏族地区藏语地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很多地名与农耕定居生活方式有关,研究云南藏族地区藏语地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对藏语方言和地域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文勇、何花、王娜的《时空视角的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变迁研究——以甲居和甘堡藏寨“建房换工”习俗为个案》(《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运用索绪尔的时态理论,从社区文化变迁的理论与实践、田野调查对象、不同时空形态中藏族社区换工习俗的变迁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居藏寨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堡藏寨两个典型藏族社区的建房换工习俗,认为建房换工习俗虽然是一个小事件,但它的适当恢复会唤醒根植于民族居民内心的传统文化基因,激发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意识,无论民族传统社区文化如何变迁发展,始终能维系文化的根本特质。

李绪稳、丁玲辉的《对西藏舞狮文化的探讨》(《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从舞狮源于藏族崇狮习俗、民间舞狮习俗与西藏宗教文化、西藏舞狮与汉族崇狮习俗有一定的渊源、舞狮是西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四个方面论述了西藏舞狮文化。认为西藏的舞狮习俗与宗教信仰、民俗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舞狮文化的研究,对我们从另一种角度阐释历史上汉藏文化的交流融合,对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崔延哲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鄂州大学学报》第3期)一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对比研究西藏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共性和西藏文化的独特个性,从西藏传统文化应发挥中国文化的基石作用、西藏传统文化应建立创新机制、西藏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西藏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四个方面指出了西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商海博、更智才让的《西方人眼中的藏族文化魅力——以藏传佛教为例》(《牡丹江大学学报》第10期)一文,介绍了藏族文化的表现及内涵、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从西方人对藏族文化的探索、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推崇、藏传佛教与西方思想的相似之处三个方面分析了西方人眼中的藏族文化。指出西方人认为藏传佛教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同时藏传佛教的科学性及对西方人追求幸福的现实意义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王春英的《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期)一文,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藏族计量发展的历史,归纳和分析了藏族原始的长度、面积、容积和重量的计量方法及其发展,并对度制混乱、复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计量方法是藏族社会生产力方式、社会制度、文化融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产物,尽管不成熟且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林青的《西藏“打阿嘎”传统技艺》(《寻根》第1期)一文,从传统悠久的“打阿嘎”、阿嘎打夯的特殊建筑工艺技术、“打阿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三个方面介绍了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阿嘎”,指出“打阿嘎”是西藏特有的一种体力劳动,是一种独特的、与体力劳动巧妙融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西藏民众独特的乐观心态和文化风貌。

尕的木草的《谈〈格萨尔〉谚语的教育功能》(《汉字文化》第6期)一文,从哲理思想、法律、军事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格萨尔》谚语的教育功能,指出《格萨尔》史诗中的谚语是藏族人民文化的结晶,具有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分清是非、弃恶扬善的作用,推动着藏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