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14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造像

霍巍的《青海玉树大日如来佛堂的考古调查与新发现》(《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一文,对青海玉树大日如来佛堂进行了新的考古学分析,认为佛堂西侧崖壁“狗年题记”为大日如来佛堂摩崖石刻提供了准确的断代证据;“狗年题记”系藏汉工匠题刻,佛堂东侧崖壁梵藏汉三种文字题刻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堂外西侧崖壁线刻佛像的装饰采用汉式宫殿顶部,佛堂外西侧崖壁古藏文题记与敦煌版《普贤行愿王经》更接近,凸显玉树贝纳沟强烈的“汉藏合璧”的文化特征。通过分析指出:与贝纳沟同期的大日如来和八大菩萨造像题材在川、甘、青、藏等汉藏交界地区均有发现,这些造像可能系赤德松赞时唐蕃会盟吐蕃高僧益西央携汉藏工匠所刻,为广造佛像祈愿汉藏友好的历史见证。最后,文章对大日如来佛堂中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的雕刻工艺、原始面貌与后期修葺等问题作了论述。

张长虹的《藏东地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图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一文,对四川石渠、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等地区发现的大日如来造像组合形式进行分类,分成单尊、三尊和九尊组合三种组合样式。文章认为,大日如来单尊造像主要出现在四川石渠地区,年代较早;大日如来、观音菩萨和金刚手三尊组合的造像最迟在赤松德赞时期已经出现,并在各个地区都有流行;大日如来和八大菩萨的组合主要流行于昌都和玉树地区,年代大致为8世纪晚期至9世纪上半叶。八大菩萨有多种配置方式,系汉地对藏传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

余小洪、岳燕的《论西藏考古新发现的吐蕃石狮及其造型艺术特征》(《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一文,对西藏拉孜扎西岗和墨竹工卡切卡寺新发现的两对四尊石狮的造型样式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指出,四尊石狮均为花岗岩整石圆雕,造型独特,头低垂,口张无舌、齿,前肢粗短,呈半蹲踞状。对比吐蕃各期石狮,新发现的石狮特征与拉孜查木钦吐蕃晚期墓的石狮特征相似。对比吐蕃早中期石狮雕刻精美、威武等特征,作者推测此四尊系吐蕃晚期社会动荡无力雕刻而致。

龙忠的《嘉峪关黑山岩画中的塔形图研究》(《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以甘肃嘉峪关黑山岩画调查报告和相关论文为研究基础,首先,详细介绍黑山岩画塔形图的内容,并对黑山岩画塔形图进行分类。文章指出,第一类简单样式和第二类四层台阶式覆钵塔样式,其中第二类则细分成两型,Ⅰ型素面塔样式和Ⅱ型有佛像样式,后者伴有古藏文题记、“卍”符及人骑马图像等。文章在借鉴以往学者观点基础上,经过对比分析后提出,黑山岩画塔形图宗教属性中既有苯教因素也有佛教因素,黑山岩画第一类M3塔形图为早期苯教祭坛塔;第二类Ⅱ型中的经幡、按逆时针旋转的“卍”符、羊头、人骑马图皆属苯教符号,与第二类中的6幅佛塔图有别,且年代上可能偏早,也可能属于后期补刻,第二类佛塔图的年代作者判定为中晚唐至宋元时期,因此,黑山岩画兼有苯佛二重属性,为不同时期不同信仰人群的文化遗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的《西藏芒康县扎金玛尼石刻造像与达琼摩崖造像调查报告》(《西藏研究》第1期)一文,对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邦达乡然堆村的扎金玛尼石刻造像与达琼摩崖造像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认为,该处佛教造像雕凿手法稚拙古朴,为凿点阴线或连续阴线刻。造像题材有显密两宗,包括密教毗卢遮那,显教佛、菩萨等。造像的服饰特征多为三叶冠、缠头、三角翻领阔袖左衽袍服等,具有明显吐蕃本土风格,应为赤松德赞时期推行佛教吐蕃化之后的作品,时代为8世纪晚期。

陈为的《第穆琍玛造像初步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第1期)一文,简要概述第穆活佛世系及兴衰,并对作者自己收集的四尊带有铭文的第穆琍玛造像风格特征、铸造方式、材质及铭文进行研究,对造像的年代、风格样式、产地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作者指出,第穆琍玛是一个新的概念,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这对认识西藏传统造像分类体系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