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分

发布时间:2021-12-09 16:59:21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藏学领域的科技论文,主要介绍藏族传统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本年度所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的内容涵盖传统天文历算、手工业、物理、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科技发展的思考等。具体如下:

(一)天文历算

天文历算属于藏族传统文化“小五明”之一,又称“历算明”。本年度发表的论文主要是介绍藏族天文历算的历史、发展、内容、代表人物等。例如:贡巴扎西的《略谈桑珠嘉措教授对传承发展藏族天文历算学做出的贡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第1期),介绍了当代著名天文历算学家桑珠嘉措教授对藏族天文历算学在理论、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贡献。索郎桑姆的《藏族传统天文历算中的二十八宿体系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以藏族天文历算中的物候历谚语、《虎耳譬喻经》(藏文版)、《白琉璃论》等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命名、观测与研究三个方面收集并整理了藏族天文历算中二十八宿体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认为时轮历思想传入之前,藏族天文历算中已经有了对二十八宿的系统命名和对某些星宿的初步观测,对二十八宿的系统研究始于公元9世纪印度佛经《虎耳譬喻经》传入西藏地区后。牟金保的《藏族天文历算的演进历程》(《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根据黄明信《西藏的天文历算》一书的第五部分藏文历算典籍《经眼录》以及崔臣群觉的《天文星算学发展简史》,把藏族天文历算演进历程大致分为藏族天文历算的萌芽、体系形成、繁荣发展以及持续发展四个时期,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天文历算家及著作,提出现有藏族天文历算是以物候历为基础,吸收《时轮历》、五行运算、《时宪历》等历法历算内容,通过多次变革而形成的一种藏民族特有的天文历算体系。其他还有:南加(རྣམ་རྒྱལ)的《藏族物候历法之历史渊源探析》(《中国藏学》藏文版第4期)、傅千吉等的《藏族天文历算中的〈时宪历〉传入藏区的渊源及其发展探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等等。

(二)传统手工业

本年度发表的两篇论文分别关注藏族传统陶瓷、印刷术的历史和传承现状。据陈熙的《德格麦宿黑陶技艺的传承和现状》(《艺术教育》第19期)介绍,麦宿黑陶是藏族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制陶艺术,从原料的采集加工到黑陶的成型与烧制都保留着古老的制作方法。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找寻古老技艺的传承人,探寻黑陶的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试图探索黑陶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苏发祥的《论木刻雕版印刷术在西藏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介绍了西藏雕刻艺术和藏纸、木刻雕版印刷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发展历程以及木刻雕版印刷术在西藏的影响,认为无论从科技史还是文化发展史的视角,木刻雕版印刷术在西藏的应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传统物理

王春英的《藏族原始计量方法探析》(《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期),以计量方法为例研究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物理思想,在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藏族地区解放前后的长度、面积、容积和重量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初步梳理、归纳和分析,认为这些计量方法是藏族社会生产力方式、社会制度、文化融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早期阶段的产物,尽管单位复杂多样且量制混乱,但仍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古代农业

拉勒达的《远古藏族农业起源及年代》(《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第2期),介绍了人类原始农业的起源、文献记载的远古藏族农业起源年代的两种认识以及现代科学、考古的相关发现。其他相关的论文还有:厚宇德的《少数民族对华夏农业文明的特殊贡献——以农作物的培育及传播为例》(《兰州学刊》第6期),对古代西藏的农业活动有所涉及。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年度出版专著1部,为张蕊主编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实录》(海豚出版社)。该书以西藏有代表性的22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访谈对象,历时三年,通过大量田野考察而形成,全书共涉及8类22项非遗保护项目,内容涵盖西藏音乐、歌舞、绘画、手工制作、医药等多个方面,基本上呈现了西藏非遗保护名录的特征特色。书中还有数百幅配图,展示每一传承艺术的制作场景、传授过程等,将西藏非遗文化表现得更为立体。

(六)传统科技发展思考

孙英敏等的《藏区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机制、模式与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第4期),探讨了藏族地区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现状,藏族地区科技与传统的融合状况,分析了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发展机制,提出藏族地区可实施的发展模式和相关对策建议。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