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4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呈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这部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探讨,即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论述如何推进治理现代化;二是对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中各项制度的探讨,其中既有对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等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的讨论,也有对社会保障、对口援藏等具体制度的研究;三是对基层治理的探讨,主要围绕推进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强基固本展开。

孙宏年《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学》第五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 1949年以来,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有关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分析了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该文认为,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 1949—1979年的奠基阶段、1980—2004年的渐趋繁荣阶段和 2005—2015年的新突破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日趋提升。该文指出,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境外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诋毁、大量档案文献未得到充分发掘整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未得到解答等,为此应努力突破档案文献“瓶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与同行交流。

陈井安、刘福敏《藏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国藏学》第 2期)研究了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殊性和突破的着力点。该文认为,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综合化。当前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为宗教文化对政治生活和世俗生活的渗透、基层治理主要依赖基层政权而非基层自治组织、治理手段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维稳能力、社会力量培育必须由政府主导、需将藏族法制习俗纳入依法治藏体系。因此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在五个方面有所突破,即有效发挥宗教的正向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有效孵化和管理社会组织、着力提高依法治藏水平。

崔海亮《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西藏的传播,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路径选择。该书认为,西藏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唯一没有共产党组织且受到宗教深入影响的省级地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该书还分析了当今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对立、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民族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存在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缺失、农牧民社会主义教育不足。据此,该书进一步提出推进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即推进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广泛的传播,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西藏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

宋月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的确立与组织机构建设》(《中国藏学》第 3期)通过回顾西藏自治区人大的建立和完善过程,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动西藏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意义。该文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其建立与西藏民主改革和自治区建立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西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伟大的制度变迁,率先在全国省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并设立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建立常委会派出机关、建立县级人大常委会等。该文提出,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地方性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历史作用。

孙勇《国家政治实体统一下的西藏 50年历程——跨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西藏地方自治的实践意义》(《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 3期)以统一国家政治实体为研究前提,以跨政治经济学的视域对西藏 50年以来的民族区域自治进行研究。该文认为,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充要条件是通过国家在西藏的多方面的举措而形成的,西藏与内地之间在政治地理、经济地理与文化地理三大领域的贯通,也是在国家总体供给模式下通过对西藏的援助与支持而实现的。该文讨论了国家政治先导下的西藏社会变迁与发展愿景,其中着重分析了政治实体如何在制度的范畴内对西藏地方提供导向。

冯智《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及其历史启示》(《当代中国史研究》第 2期)研究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特点和昭示的历史定位。该文认为,西藏民族区域自治体现在高度重视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建立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该文提出,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启示,包括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和成功典范、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具有牢牢把握经济发展、遵循依法治国原则、体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等特点。

刘宝臣、万金鹏《试述新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动力机制及完善方向》(《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2期)通过回顾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演进历程,研究了其背后的演进动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文认为,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单位保障阶段、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保险制度阶段以及新世纪以来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阶段。这一制度演进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改革和发展、政治形势和政策取向、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制度示范和灵活创新等。该文提出,为使西藏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从制度分割到制度整合、从适应稳定到适应流动、从消极保障到积极保障、从实惠群众到方便群众。

杨明洪、刘建霞《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研究》(《中国藏学》第 4期)对于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的缘起、性质、运行机制、主要形式、制度缺陷和修补路径进行了研究。该文认为,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对西藏的帮扶,并于 1994年正式成为一项对口支援制度。中央机关对口援藏与各省市、央企对口援藏共同构成国家对口援藏制度体系。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绩效显著,但也存在制度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该文对中央机关对口援藏制度的改进提出建议,包括建立统筹机制以协调对口援藏工作、加强援藏干部培训、建立援藏工作投入硬性指标、纠正认知偏差。

王彦智《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西藏乡镇基层政权建立的背景、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发展的思路进行了研究。该书认为,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应遵循县乡协同改革、基于稳定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实现国家、政党和政府三层面目标的思路。该书进一步提出,西藏乡镇政权应通过凝聚改革共识获得改革动能,通过理顺县与乡、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三个核心的外围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前提,通过走出科层化治理方式摆脱压力型体制困境并适应当地农牧民需要,通过机构重置建设权责利统一的地方政权,为基层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该书对西藏乡镇基层政权改革发展的思路、目标、路径论述较为系统,也有一定创新。

刘宝臣《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基于 100名村(居)支部第一书记的访谈》(《西藏研究》第 6期)通过对西藏基层党支部第一书记进行访谈,研究了西藏基层治理面临的各种挑战。该文认为,西藏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扶贫减贫和增收致富任务艰巨等方面挑战;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存在分裂势力不断渗透破坏、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宗教影响基层公共事务、群众思想观念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等问题;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村级组织不健全、党员作用不明显、乡镇政权治理能力不足、驻村工作存在双重影响等问题。该文提出西藏基层治理应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农牧区组织自身建设、发掘资源优势以发展当地经济、利用好宗教因素等。

杨虎得、巴丁文毛《国家认同与青海藏区基层政权建设》(《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第 4期)从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出发,论述了青海藏区基层政权建设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思路。该文通过回顾青海藏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历程,分析了基层政权建设在促进国家认同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青海藏区广大农牧民的国家认同体现为“实践中的认知”,即根据对自己最接近接触者的评判来决定自己的认同,从而凸显了基层政权的重要性。该文分析了青海藏区基层政权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路径,认为青海藏区存在一些迫切需要处理的特殊问题,包括一些党员政治意识模糊,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足。为此应加强党员队伍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农牧区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财力支持。

周毛措《民族地区县域社会治理的现状及对策——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为例》(《民族问题研究》第四辑,甘肃民族出版社)从社会治理的理论出发,以青海共和县为考察样本,研究了青海藏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该文认为,共和县社会治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利益诉求多元化带来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社会思潮错综复杂加大维稳压力、社会结构变动对治理体系提出新挑战、行政能力不足带来政府权威受到挑战等。为此应以强法治为根本推进治理理念法制化,以重德治为先导推进治理机制长效化,以促改革为动力推进治理方式社会化,以转职能为抓手推进治理责任精细化。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