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农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8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经济研究

(一)农牧业研究

范小建等人的《西藏农牧业发展方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共分为五章。该书回顾了 2004—2013年中央支持西藏自治区发展农牧业的系列举措和发展成效,以统计数据、农业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西藏农牧业 10年来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 2004、2013年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牧户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西藏农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模式优化的路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西藏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对策与政策建议。

林正雨、李晓等人的《四川省藏族聚居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主要针对四川省藏族聚居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引入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进行四川省藏族聚居区生态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该书首先对四川省藏族聚居区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了空间区划、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主要农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估,研究了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总结出该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并以岷江—大渡河高山峡谷典型地区、金沙江—雅砻江高山峡谷典型地区、川西北高原山原典型地区为个案,提出了四川省藏族聚居区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尼玛次仁、吴春宝的《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精准帮扶模式探析——以拉萨净土健康产业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4期)一文,认为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在扶贫中的不足包括帮扶政策的逐利导向与贫困户风险规避行为之间存在冲突,帮扶政策的扶贫目标与基层行政人员行为动机不统一,帮扶项目的示范性与贫困农牧民参与积极性相背离。

夏兆刚、刘禄康等人的《西藏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及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第 8期)一文,认为西藏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质量安全风险持续增加、机构人员力量得不到强化、开展标准化生产基础和能力较差、经费得不到相应保障等问题,提出明确方向和任务,积极采取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快建立健全监管检测体系和提高相关人员能力、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工作、加大投入等措施。

杨永侠、施彦如等人的《基于空间聚类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模型》(《农业机械学报》第 4期)一文,依据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得出西藏耕地后备资源最适宜、中等适宜和勉强适宜的地块分别占西藏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98%、49.09%、22.93%;根据开发组合模型,将西藏具有耕地后备资源的乡镇分为 3个组合,分别为近期重点开发、中期适度开发及后期开发区域。

德吉央宗、占堆的《西藏草场制度研究——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4期)一文,把现行的“草场承包责任制”作为重点,分析“草场承包责任制”实施的利弊,提出现行的草场承包责任制应把本地资源(人文、自然)作为约束条件,在实践中通过制度改进降低制度的负面效应,探索符合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