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人口与健康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09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人口与健康

格桑卓玛的《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分析——以西藏城镇、农区和牧区三类基层社区为例》(社科文献出版社)一书,选取拉萨铁崩岗社区、仁布县康雄村、班戈县佳琼二村为个案,回顾了“十一五”期间西藏医疗领域民生改善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了“十二五”期间西藏基层社区医疗卫生的政策与实施情况,认为国家倾斜政策是改善西藏医疗卫生领域民生政策的关键,分析了全国卫生援藏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并对“十二五”期间西藏医疗卫生领域的民生改善政策提出了建议。

史玉梅、毛雪彦的《推拉效应与中间力量:三江源地区藏族人口流动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一书,通过对三江源地区藏族人口流动历史渊源回顾和对近年来不同类型藏族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整体上反映三江源地区藏族人口流动的基本状况、新变化和趋势。该书认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人口流动的社会正效应有使该地区城镇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信任理解。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变化;负效应有移民人口回流使移民社区人口的聚集效应难以实现,不同区域人口流动成为一大难题,移民整体素质低,造成劳动力转移难,部分闲散移民人口流动存在一定隐患。

李健的《西藏的唐卡艺人:职业行为变迁与多元平衡策略》(社科文献出版社)一书,介绍了唐卡的发展史以及历史上唐卡画师群体的传承与执业模式,分析了宗教信仰、艺术追求和市场赢利这三个因素,以及各自背后的三种追求给唐卡画师的观念和行为造成的影响。该书勾画出西藏唐卡画师这一特殊群体在西藏社会变迁中的地位演变,以及画师们在“修行”和“牟利”二者之间的徘徊与选择,并由此带出对当下西藏社会转型的探讨。

白玛康卓、春花等人的《西藏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饮酒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第 5期)一文,通过抽样得出拉萨地区人群总饮酒率为48.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及是否吸烟者的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农牧民、干部、月平均收入高于2000元和吸烟是拉萨地区世居成年藏族居民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饮酒者日均饮酒量为 4.55g,平均饮酒年限为 17年;51—60岁年龄段的日均饮酒量最高。

陈宇的《流亡尼泊尔藏人历史考察及近况分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 2期)一文,分析了流亡尼泊尔藏族人的历史与现状,认为影响尼泊尔处理达赖分裂势力的因素包括:尼泊尔身处中、美、印等大国角力之中,美国培养“藏独”势力的后患,西方势力为尼泊尔“藏独”势力提供支援,尼泊尔政府自身的不稳定性,尼泊尔“藏独”势力的反华分裂活动合法化等。

尹可丽、李鹏等人的《民族社会化经历对藏族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的影响——民族认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1期)一文,认为不同类型的民族社会化经历对藏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不同,促进和睦、文化社会化、接触他族的影响为正向,促使不信任、偏见准备相反。在民族社会化对藏族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的作用中,相对于自尊而言,藏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是更重要的中介变量。

陈兴、王方等人的《移动互联背景下自驾旅游者行为特征及需求研究——以 318国道川藏线为例》(《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 1期)一文,以 318国道川藏线为例,利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背景下该路线自驾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旅游者的需求多集中在旅游信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救援和移动互联四个方面,并对旅游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有迫切需求。最后从旅游信息服务、移动终端产品设计、川藏线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荣增举的《青海藏区寺院养老模式的调查与思考——以班玛县扎洛寺为例》(《社会工作与管理》第 3期)一文,认为寺院养老是一种以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场所或养老机构为重要因素的传统慈善公益养老事业。寺院养老具有募集资源、追求自我价值、心理慰藉和临终关怀等优势,是藏族老人认可的养老模式。整合理念下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是寺院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