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32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四、藏戏

刘志群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成果以及相关观点的局限与热忱的期许——评〈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艺人研究〉》(《西藏艺术研究》第 1期)一文,对桑吉东智的著作《乡民与戏剧:西藏的阿吉拉姆及艺人研究》一书进行了评论。作者指出,从藏族眼中的藏戏这一角度,反思过去老一代研究者话语体系表述中的“阿吉拉姆”,试图以藏戏和藏族本身的文化语境、术语、概念、表达方式,来研究“阿吉拉姆”历史发展和传承发展过程,以及文化价值,让藏戏的挖掘、验证和研究有了更加准确的事例。作者认为,首先,该著阐述了白面具藏戏中开场人物“阿热瓦”表演时何以“嘴里喊出马叫声”;其次,唐东杰布创建了蓝面具藏戏,“阿吉拉姆”脱离纯仪式的“温巴顿”,产生了“雄”(正戏),从早期白面具的前佛教性古老仪式歌舞到蓝面具表演完整故事的戏剧艺术,比较精准地勾画出了藏戏从乡民仪式中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弥补了老一代研究者的不足;再次,唐东杰布完善和创建藏戏开场仪式“温巴顿”,包括正戏故事内容的“雄”,其“募捐演出”只是外因,“祈福禳解”和服务于宗教演绎是其内因;最后,对充满宗教教义渗透的藏戏何以又充满入世的精神有所阐述。同时,挖掘考察了不少更有价值的史料,诸如考察了迥巴藏戏团、香巴藏戏团参加雪顿节较为准确的时间,江嘎尔藏戏团演出《日琼巴多吉扎巴赴卫藏》的记载等。同时,作者也指出,以“藏戏”代替“阿吉拉姆”本土表述的观点及藏戏表演风格本土分类存在局限,没有完全突破老一代研究成果的框架,也没有拿出自己无可辩驳的本土话语表述。

强巴次仁的《西藏民间藏戏队传承保护的调查与思考——以山南市为例》(《西藏艺术研究》第 3期)一文,为了配合文化部开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强巴次仁调查了山南市的 23支藏戏队,深入了解这些藏戏队的现状和传承保护状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山南市民间藏戏艺术传承保护提供客观依据。文章开篇谈到藏戏起源,认为藏戏开始于公元 15世纪唐东杰布时期;17世纪,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张波的《美学视野下的传统汉藏民族礼仪文化研究——从〈史记·礼书〉和敦煌藏文书卷〈礼仪问答写卷〉谈起》(《西藏艺术研究》第 1期)一文,开篇简要介绍了《史记·礼书》及敦煌藏文书卷《礼仪问答写卷》,敦煌藏文文书P.T.1283和 P.T.2111号文献(即《礼仪问答写卷》)。认为文献以兄弟对话形式讨论如何待人接物、应对进退、升降荣辱,如何处理君臣、父子、师生、主奴乃至夫妻之间关系,为研究古代藏族传统礼仪文化提供了珍贵史料。其次,概述了《礼书》和《礼仪问答写卷》的主要内容,即有关“礼”的沿革、功能及主要内容。再次,阐释了《礼书》和《礼仪问答写卷》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礼”是顺人欲与节人欲的辩证统一,“礼”是为人之道、圣人之道、治国之道。文章最后指出,“礼”的现代价值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性。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