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6:44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在藏学研究方面,台湾、香港与大陆藏学界蓬勃发展的情况大为不同,在港台地区多见哲学、宗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阐述,其原因除了进行藏学研究的人员、机构较少外,也与藏传佛教在香港和台湾的发展及其信徒的实际知识情况有关。港台地区的藏学研究近来更呈不断减弱之势,由“蒙藏委员会”主办的《蒙藏季刊》已停刊,其他一些原先涉及藏学研究的刊物,在 2016年大幅降低了藏学论文的发文量,只有《中国边政》和《语言暨语言学》较为集中地进行了刊载。从 2016年出版的图书和发表的论文分析,台湾和香港藏学研究的主要涉及宗教、政治、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

一、哲学、宗教

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邱君亮的博士学位论文《汉藏弥陀极乐净土法门之比较》,着眼于汉、藏弥陀净土法门的比较,借此彰显两地教法之内容,明确法门要点,同时厘清可能发生的误解。首先说明极乐净土法门传承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重点。其次考察汉、藏两地与极乐净土法门有关的文献,探究汉传与藏传弥陀净土法门的常用经典。再以各类佛典所述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为主题,探究西方极乐净土的圣贤(正报)与环境(依报),以法门的修持要领为主题,论述汉、藏两地弥陀净土法门之要点,最后针对汉、藏两地之净土法门,比较、分析其异同,说明二者同源于印度佛教,受历史、社会及文化等因素影响,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修持法门,却也有相通之处,实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吴锡昌的硕士学位论文《〈修心八座〉译注与研究》,资料取自收录在《修心百要》中的仲敦巴的作品。作者首先整理与归纳了修心文类的综合文献,了解其产生脉络与内容,然后对《修心八座》进行译注,包括版本校对、编列章节科判、翻译与注解。在应用层面,以归纳法对于文本中三种观修法——“自他交换法”“施身法”与“上师瑜伽法”做特色分析,并以分类模型与图表呈现。《修心八座》中的第八座涉及临终修心,以对比方式与《中阴闻即解脱》课诵本参照,并以图表分析多段的科判关系。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陈怡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藏译三部〈三摩地资粮品〉之译注与研究》,作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西藏大藏经《丹珠尔》收录了三种《三摩地资粮品》,其作者分别是觉贤、黑尊者以及阿底峡,三部皆是后期中观派的作品。其中,觉贤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九支,每一项都详加说明,是三部当中分量最大,也是唯一有引用经论的;黑尊者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七支(第八支为补充),七支之下又分成七种项目;阿底峡则是以偈诵的方式撰写,把三摩地支分分成十三支。论文拟试着研究三位作者的背景、宗义思想与传承,以及在搜集藏译版本、进行对勘之后,汉译三部《三摩地资粮品》,并对内容进行研究,包括三部的特色、三部支分的异同比较、三部所指的“三摩地”定义、宣说的对象、三部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与其他论典的三摩地资粮做比较,以及禅定术语与非禅定术语之语词讨论、翻译、版本等问题。

韦乡安的《抽离或重构语境的正念?传统佛教与当代之诠释》(《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13卷 1期)一文,凭借近年研究藏传佛教大手印与汉传佛教早期禅法的著作,论证当代正念观夙有渊源,特别是涵括了北亚与东亚的佛教传统,对正念脉络化的过程有了更为精细的概念,对基于苦难与存在转化广义概念的正念之存在语境重构,进行了初步的个案研究。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释有暎的硕士学位论文《〈楞严经〉六根互用之研究》,从“六根互用”的议题,梳理《楞严经》中与六根互用相关的经文,探讨六根的源流、定义、如何互用以及与耳根圆通的关系为何等,尝试从各经典或论疏,找出异与同的论点,并进一步加以讨论。

台湾法鼓文理学院佛教学系蔡文聪的硕士学位论文《〈佛性论〉之佛性观与如来藏义析探》,研究对象为世亲菩萨所造的《佛性论》,全论共四卷,有四分十六品。作者从义理诠释和文献研究的角度,对该论进行广泛的探讨,从世亲的学思背景的双重角色中,整理剖析论中所涉及的佛性观和如来藏义。综观《佛性论》几乎涵盖了当时印度大乘各宗的教义,举凡中观、瑜伽、如来藏无不融涉,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义,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佛性论典。

包再德在《论藏密赐“隆”的规范化问题》(《佛学与科学》17卷 1期)中,认为藏密授受皈依、赐“隆”、灌顶仪轨,虽然内容和步骤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立誓来确定所说不虚,由此隐含着合约本意。对“隆”规的授受,自古至今都是口言相传的,很少有专门的“隆”规方面的诵读典籍。文章从藏密授受“隆”仪轨的论述中总结出“隆”规以颂授加持与祈请护法护念为核心。

林恕安在《清辨的缘起观——以〈般若灯论·观缘品〉汉藏译本差异为线索》(《中华佛学研究》17期)中提到,清辨(Bhāviveka, 500—570)所著《般若灯论》(Prajñāpradīpa)存有汉藏二译本,学界虽多重视藏译本,然汉藏译本的传译时间不同、形成的翻译背景与环境不同,语言的本质与使用上亦有所差异。文章以《般若灯论》第一品《观缘品》中“缘起”一词的定义为例,比对相应内容与译词,试图厘清两者之差异与原因。两译本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对缘起定义的不同,藏译本甚至不赞同汉译本对缘起的定义或认为此定义不够清楚,而前者的解释更推导出“因不成因直到果成”的二谛合观概念,是理解清辨缘起观的关键说明,亦是了解其如何说明缘起与无自性关系的重要内容。

张誉薰《论道教与藏传佛教〈西藏度亡经〉临终过渡阶段的生命关怀》(《生命教育研究》8卷 1期)一文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普遍重视亡者过世之后的丧礼与祭礼,以及死后的临终过渡阶段,而佛、道二教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信众之超度亡魂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旨在探讨道教与藏传佛教对于临终过渡阶段的生命关怀,主要以藏传佛教的《西藏度亡经》为研究参考依据,试图找出藏传佛教《西藏度亡经》与道教度亡为何皆重视人死之后“七七”四十九天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林璄南在《老哈姆雷特新诠:从藏传佛教“中阴身”论述看〈哈姆雷特〉中的鬼魂》(《中外文学》45卷 2期)一文中另辟蹊径,以藏传佛教的“中阴身”论述来重新探讨哈姆雷特的父王──老哈姆雷特的亡灵这一角色,并对现存早期《哈姆雷特》主要版本中的相关对白、场景与舞台指示进行文本分析、比较与探讨。藏传佛教论述里的中阴,指的多是死有中阴。按照藏传佛教的理论,当人过世,生命便进入死亡与另一期生命之间的“受生中阴”阶段。而《哈姆雷特》的早期主要版本中,鬼魂一角有诸多特性和能力,竟和中阴论述不谋而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