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汉文部分)——藏传佛教信仰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0:55:55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七)藏传佛教信仰与文化研究

张海娟和杨富学的《论裕固族藏传佛教信仰的形成》(《中国藏学》第 3期),认为元明时期,镇守于河西西部和西域东部的蒙古豳王家族与河西回鹘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蒙古豳王家族对藏传佛教的推崇与支持,受到回鹘僧徒的欢迎,纷纷皈依藏传佛教;该家族尽管在政治上处于支配地位,但在文化上却颇受回鹘影响并逐步回鹘化。藏传佛教如同黏合剂,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促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的诞生。这个新民族一方面以藏传佛教为共同信仰,从而有别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新疆维吾尔族,另一方面又以回鹘文化为基石,也与今天的蒙古族迥然不同。

尼玛仓觉和才项卓玛的《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西藏研究》第 4期)提出:清代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的产生,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由于 18世纪前期西藏世俗力量把握地方政权,使得世俗权力的代表或权力系统内部的成员认为需要以话语的力量,达到其“合理性”,即由各种社会权力构造和选择话语,旨在争取和维护某些人的利益和优势地位的有说服力、影响力的“说法”。基于这个理念来探讨和解读清代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解读清廷治藏策略和西藏地方的实际情况。

徐长菊和蔡秀清的《互助土族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基于对互助佑宁寺与信众之间互动关系的观察》(《西藏大学学报》第 4期),基于长期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选取互助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仰群众互动关系为案例,分析了土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现状和特点,认为土族民众的藏传佛教信仰是一种重功能而轻本体的形式,而“世俗化”和“现代化”则是土族僧人信仰的特征。

彭晓静的《岷州大崇教寺兴衰及其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第 2期)对岷州大崇教寺进行了研究,这座寺院是明代西北地区规模宏大而颇具影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是明代岷州地区藏传佛教文化的中心。由明而清,由于受政治、经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崇教寺的发展也由盛及衰。大崇教寺的兴衰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藏传佛教在岷州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及藏传佛教对其本土文化的冲击。

杨胜利的《伊利亚德宗教现象学视域下的西藏宗教》(《西藏研究》第 6期)介绍了美国宗教史学家、宗教现象学家伊利亚德,他不仅对世界各大宗教都有研究,他的西藏宗教研究也极具特色。他以宇宙—住所—人体一本同源的神话结构模式,分析了苯教和前弘期佛教以前西藏传统宗教即人的宗教存在的源头,认为西藏宗教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宗教(即人的宗教)、苯教、藏传佛教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又从神话的同构性与藏传佛教的宗教改革等方面论证了西藏各宗教的融合性、综合性特征。同时利用宗教现象学的方法,分析了光在传统宗教中的宇宙论功能、苯教中的本体论功能以及在藏传佛教修行中灵魂解脱的基础性作用。

邱熠华的《康萨仁波切与能海法师的师徒往事——兼论民国时期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西藏研究》第 6期)一文,对民国时期的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认为这种交流增进了汉藏民族团结的民意基础,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认为,作为中国现代佛教界著名人物的能海法师,为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民国时期他与拉萨哲蚌寺高僧康萨仁波切的师徒往事,可谓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能海上师传》《康萨喇嘛传》及《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选编》等汉藏文文献史料记载了能海法师两次入藏、师从康萨仁波切学法的史事。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