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藏学年鉴学界动态

发布时间:2021-12-09 10:22:06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1月

9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陕西师大国外藏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王尧先生追思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陕西等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追思和缅怀王尧先生。

18日

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和青海省黄南州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黄南州热贡艺术博物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西北民族大学承办的主题为“梵华盛世·祈福新年”首届国际唐卡大展高端论坛在兰州开幕。论坛除了展出唐卡,还邀请来自北京、西藏、四川和甘肃的专家学者,共话交流唐卡艺术。西藏大学教授阿旺晋美、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黄南州热贡艺术博物馆馆长赵潜、四川大学教授康·格桑益希等专家学者从唐卡艺术风格和画派定义问题、国内唐卡研究与保护的现状、唐卡的传承和发展等角度,探讨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推动唐卡艺术产业化发展亦成为当日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话题。

18日

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上线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济寺中国佛教协会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副会长演觉、宗性等参加。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第一批公布了 870位境内活佛的信息。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是国内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信息首次实现互联网查询,提供活佛信息查询服务,在中国佛教协会网站、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和中国西藏网同步上线。

3月

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人员研发的《藏语自然语言处理平台》正式上线。《藏语自然语言处理平台》涉及藏文字符研究、词法分析、句法语义以及机器翻译等内容。

25日

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 57周年及第八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的两集纪录片《废奴》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国内藏学界的众多学者参与了纪录片的拍摄录制。纪录片中,学者们通过还原真实历史,梳理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必要性,思考《废奴》对于人性解放和尊重人权的重要意义。

4月

1日 

由北京大学与西藏大学联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格萨尔》说唱语音的自动识别与格萨尔学的创新发展”项目启动、专家咨询会在西藏大学举行。

5—29日

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邀请,日本大谷大学藏学家康噶·崔臣格桑(Khangkar Tsultrim Kelsang)教授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古籍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方法——以青绛白央大师《俱舍论释》解读为例”。中心、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学者和师生 90余人参加。

6日 

“西安工程大学藏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安工程大学举行。研究中心将通过与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持续合作,创建藏族文化传播阵地,打造藏族文化建设平台。

15—16日

“西藏高原医学论坛”在西藏民族大学召开。来自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科技厅有关领导,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部分医院代表、西北大学部分研究生及西藏民族大学部分师生参加。本届论坛旨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为高原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15—29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藏汉翻译人才培养,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由西南民族大学和西藏自治区藏语委办(编译局)主办的“西藏藏汉双语翻译骨干培训班”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应邀参加。

此次培训为期 15天,共有来自西藏昌都、阿里、那曲、山南、林芝等各地各部门的 60名基层干部学员参训。培训班邀请了降边嘉措、多识活佛、格勒博士、杜永彬研究员等 19名专家学者讲授时事政治、民族政策理论、藏汉文化史、藏汉翻译史、翻译理论技巧等。

22日

《西藏日报》创刊 60周年座谈会在西藏日报社召开。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晓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区内媒体和中央驻藏媒体参加了座谈会。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西藏日报社负责人,报社退休老同志、老报人、在职干部职工代表,新华社西藏分社、经济日报社、区新闻出版广电局有关同志作了发言。

23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卫拉特学·托忒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藏传佛教与卫拉特历史文化:纪念卫拉特蒙古皈依佛教 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行。来自中国、日本、蒙古、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 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与会专家学者就藏传佛教与卫拉特历史、文献、文学、语言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5月

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吉林省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心组共同主办的“文化援藏与治边稳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和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院校的 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援藏与治边稳藏”进行讨论。此次研讨会是我国学术界首次以“文化援藏”与“治边稳藏”为主题的学术会议。

10日

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完成由意大利知名藏学家南喀诺布教授授权的首部海外藏学著作《南喀诺布文集》。本书由 5卷组成,字数 250余万字,内容涵盖藏传佛教、藏文化、藏医学以及藏族历史等多方面著述。

南喀诺布先生 1938年出生在四川省德格县,3岁时被认定为不丹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转世灵童,赴不丹研习佛法。1960年,受国际著名藏学家图齐邀请赴意大利,并于 1964年开始担任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藏蒙语言和文学专业教授,后在该所大学创建藏学和蒙古学专业,现为该校终身教授。

11—20日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第十二届高级学衔暨第四届中级学衔辩经考试、论文答辩及学衔授予活动在北京西黄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举行。这是自 2015年 6月 1日施行《藏传佛教学衔授予办法(试行)》(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 12号)之后,首次依照文件相关规定开展藏传佛教学衔考试和授予活动。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领导和来自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宗教界人士 300余人参加学衔授予和证书颁发仪式。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作重要讲话。13名学员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22名学员获得“智然巴”中级学衔。

今年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的僧人均来自苯波派,这是藏传佛教新学衔制度实施以来,第一批考取“拓然巴”高级学衔的苯波派高级学衔班毕业生。至此,藏传佛教格鲁、噶举、宁玛、萨迦、觉囊、苯波六大教派均有了“拓然巴”高级学衔,壮大了藏传佛教代表人士队伍,增进了各教派的平等团结。

15—28日

“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行”走进欧洲活动在意大利米兰和德国法兰克福、斯图加特举行。活动以文化交流为载体,通过民族歌舞表演、影视展映、图片唐卡展、图书展和专家交流等多种形式,向意德两国及欧洲各界人士介绍中国西部,特别是中国西藏和新疆等地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以及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真实情况。

20日

纪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 3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主持。中央统战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 50位专家学者参加。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发来贺信。中央统战部七局副局长金志国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游洛屏在座谈会上发表致辞。

20—25日

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主办,中国北京吉祥唐卡画院和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文体局承办的中国唐卡艺术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共展出古代唐卡 4幅,现代唐卡 23幅。唐卡艺术展展示了唐卡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22—26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所长廉湘民等一行 6人赴南非共和国访问交流。这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第三次组团出访南非。

在前两次出访成果的基础上,出访团继续加深与南非智库全球对话所、金山大学、南非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及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的交流,并与智库研究人员、高校教授、孔子学院师生及大使馆工作人员进行深度沟通。5月 24日上午,代表团团长廉湘民与约翰内斯堡大学孔子学院校长孟耶(Merthold Monyae)签署合作意向协议。

出访团还向南非智库、高校及我驻南非大使馆等赠送了中国藏学出版社新出版的中英文图书,展示了中国藏学最新研究成果,宣传了我国西藏政策及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各项建设事业取得的成就。

24—31日

为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组成以周炜、李德成、扎呷、肖杰、杨涛为成员的 5人南亚出访团,对“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斯里兰卡和尼泊尔进行访问。

出访团以藏文化交流为切入点,在两国共进行了 10场交流活动。出访团先后与斯里兰卡体育发展部、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斯里兰卡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斯里兰卡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大学、斯里兰卡佛教与巴利语大学、斯里兰卡民间佛教组织、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等机构人员座谈交流,全面介绍了西藏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成就。

出访期间,出访团与斯里兰卡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大学、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等单位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

29日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代表作了“中国精准扶贫方略若干前沿思考”“政府要为发挥社会力量自愿扶贫精准扶贫的优势创造条件”“‘五个一批’与精准扶贫的若干问题”“绿色发展与精准脱贫”“发展现代农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中国贫困特征与社会扶贫研究”“同步全面小康进程中四川精准脱贫研究”等报告,并围绕精准扶贫中的政府与社会参与、乡村治理、制度创新等相关议题进行学术探讨。

30日

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成果《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第一辑、第二辑图书在河北廊坊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首发式。

《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由兰州大学教授洲塔和西藏百慈藏文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嘎玛德来担纲主编,带领专家团队,历时十余年完成。全书共 120函。

30—31日

西藏大学首届高原医学与高原心理学高峰论坛在拉萨举办。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知名的医学和心理学专家近 30余名以及来自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的 90多名师生参加。会议以“高原医学与高原心理学——高原特色下的交叉与融合”为主题,旨在促进高原医学与高原心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西藏大学高原跨学科群的发展。

30日—6月8日 

“中国藏文化交流团”访问匈牙利、冰岛、丹麦北欧三国。访问期间,代表团同三国议会、科学院、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当地的藏胞进行广泛接触。代表团通过科研成果宣讲活动,展示了西藏自和平解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变化。此外,代表团还分别给驻三国我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做了关于“西藏问题”的专题报告。

6月

5日 

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西藏扎西德勒”西藏唐卡展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此次展出的 47件唐卡作品,涵盖了西藏社会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故事、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

7日 

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召开审读会议,讨论《藏汉英对照藏区地名规范手册》(四省藏区部分)。

13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 32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开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所研究员杜永彬应邀参会并参加多场多边会议。

16日

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在京委员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者交流座谈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民族宗教委员会部分在京委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领导班子、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

座谈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主持。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游洛屏分别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所长张云研究员、宗教所所长周炜研究员、社会经济所格桑卓玛副研究员作了专题报告。

18—27日

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任团长的学术代表团赴挪威卑尔根参加第十四届国际藏学研讨会。代表团成员参加的小组讨论主要围绕西藏宗教、藏族文学、寺庙历史、藏文信息技术、唐卡艺术和转型中藏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图书资料馆扎西次仁与两名海外学者共同主持了“藏文信息技术”讨论小组的研讨。

除参加学术讨论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还专门在会场设立展位,展示了一批我国藏学领域的最新学术著作,受到与会学者欢迎。此外,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奥地利科学院、德国多所大学合作出版的梵文论文系列也被公开展出。

20日

由青海省政府主办,“青洽会”组委会、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十七届“青洽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西宁举行。来自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加快对外开放、深化交流合作,打造战略支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等内容进行研讨。

21—23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格桑卓玛副研究员带队的西藏脱贫攻坚课题组在西藏定日县扎西宗乡进行调研。

24日

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指导协调,陕、甘、青、川、藏五院联合攻关的“唐蕃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前期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兰州召开。

24日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洲塔教授主编的《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第一辑 40册,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洲塔教授介绍,此次出版的《藏传佛教高僧弘法手迹珍典》第一辑 40册,

接下来还会陆续推出第二辑、第三辑,全部出齐,预计有 120多册。这批文献中有很多成书于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内容涉及后弘期初期藏传佛教诸派高僧大德的稀见著述、生平传记、道歌、教法史、佛经注疏、礼赞等。代表性的珍贵资料,有历来被认为是第一部藏文历史典籍《巴协》的一个新版本,全书共62页,字迹清晰,保存完整,为《巴协》版本的对勘提供了新资料。此外,还有玛尔巴、米拉日巴等大成就者的传记,其中仅《米拉日巴传》就有 6个不同版本,有一个版本声称是米拉日巴家族的一子弟在跟随上师讲经传法、调解纠纷过程中每天所做的记录,如果属实,则为当朝人写当朝事,具有“实录”性质。

25—26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西藏大学、西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党的治藏方略暨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藏大学等高校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26日—7月 21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张云研究员带队,梁俊艳副研究员、邱熠华助理研究员等参加的课题调研组,赴西藏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云南等省藏区进行实地调研,完成了《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政策项目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28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宗教经济研究课题组在西藏墨竹工卡县工卡镇进行调研。

29日

中国社科院西藏智库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科院等 34家单位的近 80名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发表讲话,并为西藏智库揭牌。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章程》《西藏智库项目管理办法》《西藏智库成果管理办法》,听取了理事关于西藏智库工作的意见建议。

西藏智库是由中国社科院发起、联合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共同成立的,将在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在中国社科院党组领导下,围绕国家治藏战略和西藏及四省藏区发展与稳定,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29日

《中国宗教》杂志社在京召开“200期,《中国宗教》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座谈会。来自宗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国家宗教局的 30多位代表就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宗教宣传工作展开讨论。

30日

《信息技术藏文词汇》国家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字的信息技术词汇国家标准,标志着历时 10年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申报立项并承担编制报批的国家标准已经顺利完成。

7月

5日 

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协办的 2016年度藏语文新词术语翻译专家审定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地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30余人参加。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于 2008年启动新词术语规范化项目,连续 7年在相关省区召开了 7个语种的翻译专家审定工作会议。专家审定会先后在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召开,共审定藏语新词术语 2000余条,收集整理新词术语汇编成 7册。

7—8日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拉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拉萨召开。来自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30余位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围绕“西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主题和“创新发展:机遇与选择”“协调发展:传统与现代化的接轨”“绿色发展:潜力与优势”“开放发展:‘一带一路’的新愿景”“共享发展:精准扶贫与民生改善”五个分议题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议上发言。会议形成《拉萨共识》。

8日 

甘肃省 2016年藏医药学术研讨会在甘肃迭部召开。来自西藏和四省藏区的260余名藏医界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学者们就辨识药材、鉴定药性,推动藏医药事业发展,更好服务于各族群众的健康等议题展开研讨。

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格萨尔研究西南基地”挂牌仪式在成都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和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边境共同为“全国格萨尔研究西南基地”揭牌。

8—9日

由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主办,以“依法治藏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法律问题”为主题的第二届“青藏高原法治论坛”在西宁举行。青海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民间法 /民族习惯法”“民族问题与民族法制建设”等论题就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群体性事件应对、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8—10日

由甘肃省文化发展学会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合作举行。中华美学学会、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文化发展学会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围绕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献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等问题展开讨论。

13日

由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省藏学研究所联合承办的“藏羌彝民族走廊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西部五省区社科院院长联席会议”在兰州召开。来自五省区社科院、甘肃省民族研究所、藏学研究所等科研学术机构的 8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研讨会围绕藏羌彝民族走廊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实现路径,文化产业融入“一路一带”建设的战略构想,文化产业开发与民俗旅游业拓展,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等问题展开研讨。

15—19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所长兼北京藏医院科研教学处处长仲格嘉一行 6人出访美国,在南加州地区开展“藏医文化周”活动。出访团通过开展藏医健康咨询义诊和藏医学讲座等活动,为海外侨胞送温暖,传播藏医文化,受到当地各界欢迎。美国《侨报》、环球通讯社做了采访报道。

16—17日

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 80余人参加。研讨会以“红军长征与少数民族”为主题,通过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展开交流。

19—20日

由青海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国宗教学会联合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宗喀巴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宗喀巴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 54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分为汉语组和藏语组进行分组交流,40多名专家在讨论中汇报了各自最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20—8月3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拉先加助理研究员携课题《“ཡིག་ཆ”在格鲁派传统主属寺中的使用及对其发展的影响考析》前往青海、西藏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进行实地调研。

22日

西藏仓央嘉措文化研究协会成立大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总干事拉巴平措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该协会是从事仓央嘉措文化研究的非营利性民间社会团体,致力于还原真实的仓央嘉措及其文学作品,推动相关领域文化研究及文学创作产业开发。

协会以国内部分藏学家为骨干,由各方面相关专家学者组成。大部分成员通晓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协会计划组织创作有关仓央嘉措的文艺、影视作品,将在国内外举办仓央嘉措文化学术研讨、文艺演出、展览展示等活动,筹办仓央嘉措文博馆以及研究网站等。

8月

2—3日

由青海民族大学与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青藏高原与‘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讨论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等 2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近 70名专家学者参加。

与会专家围绕“青藏高原全面对外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藏高原各民族与‘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现实关系”“全面对外开放格局下西南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三个主题,以“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全面小康”“精准扶贫”、现代“岷江道”、“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女性文化”“土司文化”“家庭美德”“祭山习俗”“口传文化”“宗教消费”“语言文化”等关键词进行探讨。

2—4日

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出席研讨会的代表共计 325人,其中国内 216人,海外 109人。本届研讨会共收到提交论文 416份,选定 308篇,涵盖藏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研讨会上,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裔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游洛屏、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白玛朗杰先后致辞。十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对西藏可持续发展问题、梵文贝叶经研究、藏传佛教经典研究、活佛转世制度研究、依法治藏研究、藏区生态文明建设等藏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藏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大会发言。研讨会按“一带一路”与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社会转型与变迁等 19个专题进行小组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论点严谨,讨论热烈,交流和谐,气氛良好,既有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探讨,也有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思考。

研讨会期间参会者还参观了活佛转世专题展览、明清时期北京及蒙古族地区藏文文献经函展览、藏学图书展览、“匝嘎利”展览及讲座、民族志纪实专题电影《凡尘净土》观摩会、实地考察等活动。

4—6日

西藏大学文学院与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藏高级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 12人围绕“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藏”“1949年前帝国主义对藏政策的历史考察”“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三个问题进行研讨。

会议还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领域初步达成共识。

9—12日

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承办的

“2016年第四届青藏东北缘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鲁朗镇召开。来自国内外 22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的 57位代表出席。

本次研讨会围绕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结构及介质不均匀性与各向异性,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运动、地球动力学及其相关科学问题,青藏高原周边大地震活动与地震灾害,青藏高原及邻区地球物理学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技术等进行讨论与交流。

10日

《中华大典·藏文卷》青海工作站挂牌仪式在青海师范大学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出席并致辞。中心科研办主任李德成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扎布等出席。

11日

由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课题组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和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青藏高原环境与山水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宁举行。来自北京以及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藏区的 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研讨会上,近 30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山水文化与地域历史、信仰和认同”“山水文化的实地调查研究及方法”“苯教研究中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化与环境(文化)保护”“文献中的山水文化”等内容,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参会人员围绕主题报告,对青藏高原山水文化的独特性、青藏高原山水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神山圣水实证研究等议题进行交流。

11—13日

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抢救保护《格斯(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内蒙古《格斯尔》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第八届《格斯(萨)尔》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抢救保护《格斯(萨)尔》工作成果展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匈牙利、蒙古、土耳其、日本等国家的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北京、西藏、青海、内蒙古、四川、新疆、甘肃、辽宁等 8省区市的 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格斯(萨)尔》演唱艺人参加。

11—14日

由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主办、西藏大学和湖北省动物学会承办的

“第一届高原原生动物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办。来自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第二军医大学等单位的 26名专家参加。与会代表就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学者们还就自游生和寄生类原生动物等前沿问题进行讨论。

12日

由青海省藏医学会主办、玉树州藏医院承办的“仲曼流派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及康巴地区藏药材识别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玉树州举行。来自青海、湖南、江西、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四川阿坝、四川德格和青海各州县的 140多名藏医界专家、学者参加。

12日

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历时 8年时间编纂而成的《现代藏语词典》出版发行,成为西藏出版的首部综合性现代藏语词典。

该词典共收录了 8万余词条,除了常用的词汇,还收录了较为普遍使用的新词术语、部分梵文词汇以及西藏历史档案中的公文术语等,适合小学至大学乃至研究者等不同人群使用。词典约 240万字,近 2300页。这部词典除了涵盖藏族历史、文学、医学、天文、民俗等不同类别的词汇外,还有涉及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名词解释、民族简介和现代科技领域的词。

13日

以“民族医药,互鉴互融”为主题的“全国民族医药学者论坛”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学者,西藏、新疆、广西、宁夏、四川、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医药专家 60余人参加。

14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情调研基地挂牌仪式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青海大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和青海省委统战部的专家、学者和干部参加。

15—18日

由西藏大学理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西藏自治区能源示范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首届高原能源环境技术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研讨会”在拉萨召开。与会专家就西藏高原地区的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环境技术发展和需求、“十三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以及高原污水处理等进行研讨。

17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和省社科院、青海省内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与会人员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信息化等主题展开讨论。

18日

由浙江美术馆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主办的“汉风藏韵——汉藏佛教艺术与国家文化认同学术论坛”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相关单位的 4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

20日

西藏大学召开“创新·融合·发展——民族地区学术期刊与名栏建设暨西藏大学学报创刊 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教育部社科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各大学术期刊负责人及西藏大学各学院(部)的师生代表、《西藏大学学报》的作者代表共 166人参加。会议期间,各参会代表围绕民族地区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和评价指标、民族地区学术期刊名栏建设和期刊定位研究、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外宣工作和规范化工作以及新媒体下民族地区学术期刊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交流。

21—23日

“拉萨门孜康建院 100周年暨世界中联藏医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拉萨举行。会议邀请了 12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挪威、奥地利等国学者及国内 300余位藏医药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主题为“传承、交融、创新、发展”。会议内容包括藏医历史文化、学术理论、临床实践、藏药产业等。共有57位国内外学者分别在主会场和 4个分会场作学术报告。

21—23日

毛尔盖·桑木旦大师学术研讨会在其故乡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高僧大德参加。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高僧大德围绕毛尔盖·桑木旦的爱国情怀、学术成果、教育理念、治学风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了毛尔盖·桑木旦大师纪念馆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

21—28日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藏文化交流团访问了蒙古国和韩国。交流团与当地官员、学者、藏传佛教界人士等各界人士进行深入交流,介绍和阐释了中国西藏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宗教政策,以及中国根据国情和西藏特点保护、传承西藏文化的成功做法。

25日

由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英德拉南德·阿贝塞克拉带领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斯里兰卡征文比赛”获奖选手代表团访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代表团与中心学者进行座谈交流并参观了西藏文化博物馆。

“‘一带一路’倡议和斯里兰卡征文比赛”活动旨在让斯里兰卡人民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并为斯里兰卡发展建言献策。

9月

2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在京签订合作意向书,就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调查研究、资料编纂、成果展示、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和业务支持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2—4日 

首届西藏民间收藏精品展在西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共展出艺术精品 94件,聚集了佛像、唐卡、藏币和古代民间器物等收藏品。展品之一的“印度早期帕拉王朝石雕”已达到馆藏级水准。

10—16日

由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人间圣地·天上西藏”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开幕。本届藏博会以“突出主题,提升品质;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简朴隆重,体现特色;正面宣传,主动发声;跟踪问效,全程监管;确保安全,和谐有序”为原则,突出活动实效,体现主题特色。

此次“藏博会”主体活动包括欢迎招待会、开幕式、开馆巡展、主旨论坛、展览展示产品展销、2016·西藏喜马拉雅摄影文化节、重点项目签约、布达拉宫珍宝馆开馆巡展、招商引资暨经贸洽谈、闭幕式暨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等10个方面。

“藏博会”期间还召开了包括以“‘一带一路’与西藏加快建设国家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为主题的中国西藏旅游文化主旨论坛,以及“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旅游分论坛”“文化分论坛”“藏医药分论坛”和“中国西藏青年创新创业发展论坛”等 5个分论坛。

12日

《中华大典·藏文卷》西藏工作站在拉萨挂牌成立。《中华大典·藏文卷》西藏工作站设在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古籍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西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出席并揭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藏医学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西藏大学文学院、科研处、藏学研究所领导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参加。西藏大学图书馆馆长尼玛扎西主持挂牌仪式。挂牌仪式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向西藏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中华大典·藏文卷》系列丛书《萨迦五祖文集》(1—25册)。

12—13日

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高端论坛在拉萨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唐卡研究学者及画师,拉萨当地画师、画坊学徒及高校唐卡系学生等 150余人参加。

本届唐卡高端论坛共分为 4个单元,围绕唐卡艺术风格、流派理论探索与梳理;唐卡艺术保护方法及新技术应用;唐卡艺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唐卡艺术鉴赏与收藏;唐卡艺术经典文献翻译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13日

西藏自治区动漫协会挂牌成立。西藏目前已有十余家文化企业从事动漫影视产业,运用动漫影视作品展示传播西藏文化。我国首部格萨尔题材动画片《格萨尔传奇》也已启动,约有 50集。

此外,西藏影视动漫产业基地今年 8月也挂牌成立,已入选国家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

13日

中国西藏首届藏医药国际论坛在拉萨召开。国内外 4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藏医药未来发展,论坛宣读《拉萨公报》,达成藏医药学发展五项共识。

14—22日

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晋美旺措为团长的西藏文化交流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捷克、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等国。访问期间,交流团与三国政界人士、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等进行互动交流。介绍了西藏的发展情况,并就邀请访藏、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17—18日

由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承办,杭州佛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主题为“因明与玄奘大师”的第十二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陕西铜川举行。来自北京、台湾、浙江、西藏、内蒙古、青海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70余名汉藏僧人及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40余篇。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培育等发表讲话。与会学者围绕因明理论、历史、文献以及因明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等议题展开讨论,研讨专题包括“汉传因明”“藏传因明”“蒙古因明”“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以及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8—28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登巴达吉研究员带队的藏药材考察组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等地进行药材考察与标本采集。

20—21日

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中国藏学杂志社联合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 2016年学术年会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藏大学等单位的近 60位专家参加。

开幕式上,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郭郁烈、中国藏学杂志社社长黄维忠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西夏学家史金波先生代表与会专家讲话。大会分敦煌吐蕃文献、吐蕃历史、西夏学、蒙古和回鹘文献等六组分会主题由3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分组发言。

21日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校长陈富荣等参加签约仪式。期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读者出版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旨在藏文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编译、出版推介,以及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专业资源数据库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业务合作,致力于保护和发展藏族文化,提升藏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水平。

23日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召开“201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 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24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共同主办的“共享发展与藏区精准脱贫”学术研讨会在西宁举行。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民委、部分高校、党校和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社会科学院的 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本次研讨会除了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环节,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

24—25日

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的“2016汉藏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台湾地区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各藏传佛教学院、西藏和四省藏区各大寺院的活佛、堪布,共同研讨汉传、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如何在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等问题。

27日

由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翻译协会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座谈会暨全国民族译协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 13个省、市、自治州的 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交流开展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情况。

29日

由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联合主办的“西藏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高端论坛”在拉萨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的 100余人参加。

本次论坛是西藏首次以“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大型研讨活动。与会专家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措施落实等方面为西藏水土保持建言献策。

10月

7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的《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程,在西藏大学成立工作站。

《中华大典·藏文卷》主要收录历代藏族学者的原文著作,相关编纂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已整理《菩东文集》120多函,25册《萨迦五祖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2013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启动《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程,确立了为期 15年的出版计划,出版内容时间跨度从 7世纪到 20世纪中叶,计划收书上万种。此前,已在青海大学等院校设立工作站。

10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协办,中国藏学杂志社、金川县委县政府承办的“红军长征在藏区学术研讨会”在金川举行。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以及金川县委、县政府等单位的 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专家们从不同视角回顾了红军长征在藏区的历史意义,研讨了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1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暨纪念牙含章先生诞辰 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百余位民族理论学、藏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参会并致辞。

12—18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北京藏医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藏医药高级研修班”在北京藏医院开班。来自北京、内蒙古、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八省区的 60多家相

关机构的 150名藏医药医务人员参加。研修班邀请了青海果洛州的当增教授向学员讲授“《月王药诊》释难”。

16日

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与南亚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来自全国 18个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 28位相关学者参加。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藏通往南亚的大通道建设问题”的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16日

第三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青藏高原隆升与风化剥蚀和气候变化”专题分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科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以及兰州大学等国内相关单位的 36位学者参加。会议旨在通过学术会议的平台向国内同行展示项目的最新成果并进行交流。

17—25日

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所长张云研究员为团长的西藏文化交流团先后访问比利时、英国和爱尔兰三国,就西藏文化保护和传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藏传佛教研究等议题与当地官员、学者、媒体及普通民众进行交流。

18—25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资料馆馆长桑丁才仁研究员带队的一行 6人赴德国参加第 68届法兰克福书展。这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第五次组团参展。

本次参展书籍包括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项目《中华大典·藏文卷》系列丛书《萨迦五祖文集》、国家社科重点科研课题《西藏通史》等 150余种藏、汉、英藏学精品图书,内容涉及藏文古籍文献、藏族历史、语言文字、社会经济以及藏传佛教等诸多领域。

出访团成员向前来咨询的藏学家、文化学者、藏胞及留学生介绍了《萨迦五祖文集》、《西藏通史》等丛书的内容与编纂过程,加深了他们对中国藏学研究成果和中国藏学出版社最新出版成果的了解;书展团有关藏族同志现身说法,向西方读者介绍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巨大变化,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及治藏方略。书展团成员还主动与藏胞联络感情,了解其思想生活状况,并向他们赠送书籍和最新书目。

1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西藏基地”正式揭牌。揭牌仪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还就西藏基地建设和西藏智库发展进行了座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西藏基地”是自 2006年中国社科院启动国情调研工作以来,建立的 11个院级国情调研基地之一。

19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会见印度佛教学者代表团一行 9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主任李德成研究员、宗教研究所所长周炜研究员、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登巴达吉研究员等陪同接待。索迈亚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会后,代表团还参观了西藏文化博物馆。

24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主办,中国藏学杂志社、四川大学《藏学学刊》编辑部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藏学期刊协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北京、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新疆的 20多家期刊、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7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藏学研究期刊的发展,旨在进一步推动藏学期刊的交流合作,加强藏学研究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藏学期刊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5日

《中华大典·藏文卷》四川工作站在西南民族大学挂牌成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主任李德成研究员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结束后,双方就如何做好四川工作站各项工作,如何进一步推进科研合作等进行座谈交流。

《中华大典·藏文卷》四川工作站是《中华大典·藏文卷》继甘肃民族学院、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工作站之后的第四个工作站。

26日

石刻版《四部医典》26日在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揭幕。此次石刻版《四部医典》是以布达拉宫珍藏的《四部医典》为母版,采用传统藏族石刻技艺,选用青海玉树珍稀石材,由四位技艺精湛的藏族石刻艺术家历时三年制作完成。石刻由 578件石块组成,总重量达 5吨。

27日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青海省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召开全省党史系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的 55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与会代表围绕“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班玛的情况及其影响”“长征精神在青海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红军长征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及其现实启示”等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11月

4—6日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全国 65所参会单位的 130余人参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新形势下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机遇、挑战与未来”。与会学者围绕“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少数民族典籍英译‘走出去’路径研究”“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标准、策略与方法”“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中的翻译批评研究”“跨学科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等议题展开研讨。

5—6日 

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新史料、新视角和中国藏学研究”暨首届中国藏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安召开。本次论坛有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西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 25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 60名青年学者参加。论坛围绕“新史料、新视角与中国藏学研究”,从民族学视野下的藏学研究、历代中央治藏、有关西藏的文本研究、宗教与社会等议题展开讨论。

7日 

“2016年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嘉木样活佛等高僧和藏传佛教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共 100余人参加。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及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 15位高僧和专家学者围绕“藏传佛教与和谐思想”进行主旨发言。

大会还组织分组讨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专家学者及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高僧就如何挖掘、整理和弘扬藏传佛教教规教义中的和谐思想等积极因素,以利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积极探索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进行了交流。

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建设老专家座谈会”,十余位从事藏学研究的离退休老专家和学者应邀出席。

11—13日

由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剑桥大学“康河计划”四川大学工作站暨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项目承办的“喜马拉雅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法国国家科学院喜马拉雅研究中心、美国史密森尼民俗与文化传统中心、尼泊尔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的专家学者 60余人参加。学者们围绕区域历史与文化研究、区域文化遗产研究、区域研究与人类学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生计适应、文献与数字化以及“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 6个议题展开讨论。

13日

由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全国格萨尔研究西南基地”年度工作会议在西南民族大学武侯校区召开。来自北京、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格萨尔非遗文化”的相关专家学者 30余人出席。

18—19日

由云南民族大学、楚雄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跨学科视野下的边疆民族研究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的 50余名学者参加。与会学者分别就边疆民族史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多学科视角下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与经济研究、边疆民族与涉外关系研究、近代边疆民族的学术史研究、宗教与民族关系的互动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等议题进行讨论。

19日

“才旦夏茸与桑珠嘉措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兰州举办。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教授等相关学者参加。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学术经历,交流了对才旦夏茸与桑珠嘉措两位先生学术思想的认识,追忆了两位大师在民族教育事业方面作出的贡献。

21日

西藏当代艺术首度在“心坛城”群展—上海站进行展出。本次展览除了三幅明清时期的坛城古唐卡珍品外,还从西藏邀请了两届中国国际唐卡艺术节金奖获得者夏鲁旺堆、珠木巧,专门为展览创作传统唐卡。同时也纳入了韩书力、裴庄欣、贡嘎嘉措、嘎德等海内外知名现当代艺术家凝聚当代精神的作品。

23日

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 2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帕巴拉·格列朗杰当选为会长,聘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为名誉会长。

25—27日

由西南民族大学主办、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西南民族大大学学报》和《民族学刊》编辑部协办的“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2016年学术委员会暨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本次年会的研讨主题为“‘一路一带’国家战略与青藏高原‘两屏四地’建设”。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就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进行研讨。

25日

由西藏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西藏自治区书画艺术研究院承办、雪域音像电子出版社、天利文化传媒集团协办的“西藏自治区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在拉萨举行。研究院今后将担负起传承、保护、发展西藏民间书画艺术的重任,加大与内地相关文化单位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艺术家了解西藏民间书画艺术,创作出更多具有西藏特色的作品。

29日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行《甘肃民院报》创刊首发仪式。

12月

1日 

由中国驻斯洛伐克大使馆举办的“中国故事·中国西藏”图片展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开幕。在展出的百余幅摄影作品中,“中国故事”系列图片从自然风光、社会生活、生产建设等多个角度讲述中国故事,而“中国西藏”系列图片则充分反映了西藏的自然、人文、经济、宗教、科学、卫生、体育等领域的面貌。

3日 

元代北京汉藏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宗教学会、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宗教局、北京市佛教协会相关领导嘉宾,国内外佛教史、元代史、藏学研究专家学者、大德法师近百人出席。

本次研讨会采取专家发言与评议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分“元大都汉藏佛教人物”“元大都汉藏佛教综论”“元大都汉藏佛教仪轨”及“元大都汉藏佛教文献与艺术”四个议题进行讨论。

8日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中央党校西藏民族干部培训班学员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进行座谈。座谈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研究员主持。中心党组书记安七一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柳应华,党组成员、当代所所长廉湘民,中央党校培训班副主任李作钦,西藏班 80余名学员及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向西藏班赠送了 900余册图书。会后,西藏班学员参观了西藏文化博物馆。

8—9日

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以“藏传佛教文化——黄寺与紫禁城”为主题的第三届黄寺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著名寺庙的 56名专家学者参加。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高级学衔班学员等 60余人旁听。本届论坛会期两天,安排了四场专题发言。

与会学者围绕着黄寺与紫禁城的关系,清代皇家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探讨了西黄寺清净化城成塔现存雕塑、经咒的图像来源、设计思想与象征主义;六世班禅在京朝觐觀期间在黄寺和紫禁城的相关活动及影响;驻锡东黄寺第四世敏珠尔呼图克图对西方宗教的论述等进行研讨。

11日

“2016年首届生态民族学论坛”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及其内涵、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变迁、全球变暖、气候变化与雾霾、生态移民研究、草地和林地保护、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知识、景观胜地与朝圣等学术领域和地域视角探讨了“生态民族学”主题,为我国生态与民族学有机结合提供了原则与方案,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长洛桑灵智多杰、中国社会科学院降边嘉措研究员等 20余位学者,围绕“格萨尔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民族学视域中的牧区水资源危机及其管理:以内蒙古额济纳为例”“宗教信仰与生物多样”“山地生态文化传承状况与应用价值:以内蒙古巴林蒙古族为例”“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研究:以武陵山生态功能区为例”“生态民族学浅议”“云南藏族神山信仰生态文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以云南省德钦县红坡村为例”“德保苏铁的故事:反思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治”等议题进行专题发言。

12—14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办、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人力资源中心联合举办、中国藏学杂志社承办的首届全国藏学编辑培训班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科研办主任李德成、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洪涛以及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北京等省区的 32位编辑参加。

首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西藏的藏语文立法及语言权益的保护、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与社会、出版物涉及的民族宗教问题、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与版权运营、容易被忽略的编校知识等。

13日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国际政治中的涉藏问题”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就国际政治中的涉藏问题进行学术讨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所长廉湘民研究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作重要讲话。

13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华文化学院 )西藏佛协理事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委会成员、宗教办副主任平措旺堆等出席并讲话。西藏佛协理事班共有 40余名学员,均为来自西藏各地寺院的重要教职人员,具有深厚的宗教学识和广泛的信众基础。研修班为期 14天,以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为教学主题,以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为主线,以积极推进我国藏传佛教中国化为重点,分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宗教理论政策”两个教学模块组织教学,培训班还安排了参观考察、现场教学、小组讨论、联组交流等环节。

15日

西藏藏医学院首届白袍授予仪式在拉萨举行,这是建校 27年来首届白袍授予仪式。

白袍授予仪式是国际上许多医学院校在新生入学时举行的一项活动,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能够在进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15日

由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展品包括牦牛标本、与牦牛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以及与牦牛相关的艺术品共 500余件。牦牛构建了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成就了高原牧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

18日

由北京福慧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佛教在线协办,西安大兴善寺、诺那华藏精舍支持的近现代中国密宗文化暨《先驱——忆普佑法师诺那呼图克图》图书出版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佛教在线等有关单位的 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本次学术座谈会以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汉蒙藏佛教文化交流为双主线,围绕中国密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学者还就中国密宗文化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19日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成功申报了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全区申报的 495部珍贵古籍中,有 59部(133函)藏文珍贵古籍成功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示,还完成了对“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和《西藏自治区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的汉藏文翻译校对审定工作。

20日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部召开。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学生 130余人参加。

21日

达拉岗布寺古籍木刻版抢救与再造项目验收会在西藏图书馆召开。会议就该寺发现的有 500多年历史的 2000多张藏文古籍木刻版保护和再造善本的结果进行验收与公布。

达拉岗布寺古籍木刻版的抢救与再造,也是西藏首次将藏文古籍的再造善本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结合,对将来再造善本和非遗技艺的传承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23—25日

第六届西藏唐卡艺术博览会在拉萨召开。本届唐博会共展出作品 92件,其中等级画师精品唐卡 74件,优秀唐卡作品 18件,接待群众累计 5000余人次。

24日上午,唐卡产业发展学术高峰论坛在自治区群艺馆礼堂举办。论坛上,罗布斯达、阿旺晋美、达尔文·尼夏等 4名专家从唐卡艺术的传承与未来的发展前景、藏传绘画“齐吾岗巴画派”的艺术风格特点与其历史定义等,与现场听众进行交流。

27日

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藏高原研究所小组、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青藏高原地表灾害与生态环境青年学术研讨会”在青藏高原所北京部召开。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和青藏高原所科研人员及学生等近 50人参加。

27日

西藏藏医药学会借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6年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与科技公共服务工程”项目,开展了藏医学领域科技进步奖“强巴赤列青年奖”暨“企业卓越奖”评选工作。2016年度藏医学领域科技进步奖“强巴赤列青年奖”暨“企业卓越奖”终审评定共奖励 9项,其中强巴赤列青年奖一等奖 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3项,企业卓越奖 3项。

28日

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完成对《嘎尔传承人平措玉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传承人喇嘛米玛》《拉萨囊玛传承人洛布曲珍》《热巴舞(丁青热巴)传承人四郎曲珍》《藏戏(尼木塔荣藏戏)传承人欧罗巡巴》《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传承人丹增彭措》《廓孜传承人(扎桑)》《芒康三弦舞传承人江白轮珠》《羌姆(拉康加羌姆)传承人白玛群久》《宣舞(普堆巴宣舞)传承人罗杰》共 10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的《口述片》《实践片》《综述片》和《宣传片》等抢救性记录保护。

抢救性记录的内容包括传承实践经历与人生经历、项目背景、技艺流程与特色等,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对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影音及图书资料,进行必要的素材加工或数字化加工后,将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29日

“庆祝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 30周年暨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发表重要讲话。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对中国藏学出版社成立 30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中国藏学出版社为庆祝成立 30周年活动,特推出三部重头作品:《西藏通史》8卷 13册、《雪域藏医历算大典》130卷和《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藏族地区及其当代启示》。

30日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来自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五省区及北京市的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语言学、藏文翻译和藏文出版界的学者和教授 44人,历时 10年完成的《信息技术藏文词汇》国家标准将于 2017年 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此标准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涉及信息技术词汇的藏文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发布。《信息技术藏文词汇》共收录词条 6000多个。

《信息技术藏文词汇》标准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重大科研工作,也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发挥国家涉藏智库作用的重要体现,该标准的实施将对藏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藏族地区信息化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