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嘎藏陀美,藏族,生于1963年6月,甘肃碌曲县人。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1991年起,在拉卜楞寺、碌曲西仓新寺等著名寺院,拜从诸多高僧精心研修藏传佛教五部四续理论。1994年10月到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从事藏学研究工作,2006年9月被引进到西北民族大学海外研究所,主要从事藏传佛教、藏文文献、藏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015年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撰写出版了《藏传佛教五部大论概说》等11部专著;藏译并出版了《文明论概略》等4部哲学名著;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篇;整理出版了《香敦丹巴嘉措大师文集》等54册本。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藏传佛教大辞典”(12&ZD127)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出土藏译汉文佛教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10BYY078)等校内外各类项目6项,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编目与整理出版工作,任《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18册)编委和《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8册)副主编,在敦煌古藏文佛经文献的定名与比对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的基础工作,为敦煌佛经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现兼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藏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青海省宗喀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甘肃省民族出版社学术顾问。
成果介绍
一、著作
(一)专著
1.《西仓新寺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7月。
2.《藏族历史百问》,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2月。
3.《简明世界佛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
4.《赤钦·热丹嘉措传》,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
5.《藏传佛教五部大论概说》(上、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
6.《藏族十明学问答》,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
7.《藏传佛教僧侣与寺院文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年11月。
8.《藏传佛教宇宙学通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
9.《菩提道次第广论疑难明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
10.《佛理疑难释证》,民族出版,2005年11月。
11.《藏族文化散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
(二)译著
1.《文明论概略》,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
2.《人生的亲证》,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
3.《西方著名哲学家》,民族出版社,2009年2月。
4.《吐蕃史论译集》,民族出版社,2010年4月。
(三)文献整理
1.《中观理聚六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
2.《颂词释解汇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
3.《因明疏解详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2月。
4.《菩提道次释难·文殊言教》,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
5.《宗喀巴师徒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
6.《密宗根本论》,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
7.《贡唐洛哲智大师作品拾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
8.《贡唐洛哲大师因明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2月。
9.《格西益西旺秋文集》(一、二、三),甘肃民族出版社。
10.《教诲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
11.《金刚论及其注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
12.《疏要庄严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3.《戒律摄要释解》,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4.《宗喀巴师徒因明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5.《现观辅助讲文精选》,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6.《摄类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7.《佛学地道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
18.《佛教戒律研究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19.《现观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20.《贡唐丹贝仲美文集选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21.《贡唐洛哲加措大师俱舍释难》,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
22.《藏传佛教修养研究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3.《藏传佛教理论研究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4.《藏传佛教格鲁派辨了不了论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5.《现观论诠释》,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6.《菩提道次第广释解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7.《香顿丹巴嘉措大师文集》(1-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
28.《第五世嘉木样大师传》,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
29.《智华谢珠大师文集》(1-1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
30.《阿迦太师洛桑顿珠文集》(1-2),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8月。
31.《阿迦洛桑丹贝坚参文集》(1-2),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8月。
32.《贡唐罗哲大师律宗论辨析》,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8月。
33.《丹特尔拉仁巴文集》(1-2),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8月。
34.《至尊更登珠释量论摄义》,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年8月。
二、论文
1.《考吐蕃名将噶赤真赞姿其人》,《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
2.《吐蕃历史上究竟是否出现过顶赤赞布其王》,《西藏研究》1990年第2期。
3.《谈藏汉翻译技巧》,《西藏文艺》1990年第6期。
4.《试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青海教育》1990年第5、6期。
5.《苯教的兴衰与早期藏族历史的若干问题》(一),《攀登》1990年第4期。
6.《吐蕃时期历代王妃考》,《中国藏学》1991年第2期译。
7.《苯教的兴衰与早期藏族历史发展的若干问题》(二、三、四),《攀登》1991年第1、2、3期。
8.《关于吐蕃王朝时赞普的地位、议事规程及官宦制度》,《西北民院学报》1992年第2期译。
9.《浅谈藏族文学翻译》,《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
10.《新疆藏文简牍考述及释例》,《合作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11.《〈册府之龟〉中有关藏族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国藏学》1992年第4期。
12.《谈西仓十二部落之最初形成》,《合作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13.《关于吐蕃史研究中几个“定论”的质疑》,《中国藏学》1993年第1期译。
14.《〈贤愚经〉第六篇与藏族史记载的个别现象比较研究》,《西北民院学报》1993年第1期。
15.《藏与藏民族的形成》,《西藏研究》1993年第4期。
16.《“东君”词义考》,《藏语文研究》1993年第3期。
17.《联姻在吐蕃王朝中的作用》,《西北民院学报》1994年第2期译。
18.《论藏传佛教格鲁派五部大论的传承及特征》,《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19.《论藏族声明学的发展与教学方法》,《安多研究》1995年第1期。
20.《浅谈韵律学中的数字词藻》,《青海教育》1995年第4期。
21.《谈拉寺四大色赤世系的功绩》,《西藏民族宗教》1995年第2期。
22.《对藏族历史与现实的几点思考》,《达赛尔》1996年第1期。
23.《论藏佛教前后弘期历史年代的分歧及其对吐蕃赞普生卒年代的影响》,《安多研究》1997年第5期译。
24.《西仓新寺简史》,《达赛尔》1997年第3-4期。
25.《爱国活佛赤钦热丹加措》,《甘肃民族宗教》1998年第1期。
26.《谈吐蕃名将噶赤真赞婆其人》,《安多研究》1998年第1期。
27.《第二世嘉木样及其〈书信集〉》,《达赛尔》1998年第3-4期。
28.《佛教在西欧的兴盛》,《合作师专学报》1998年第1-2期。
29.《西藏中世纪阿里王朝世系》,《西藏研究》1990年第3期。
30.《试论藏医四部医典的渊源问题》,《安多研究》2001年第1-2期。
31.《历毕桑察大师传略》(一、二),《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2003年第1期香港天马出版社出版。
32.《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载噶当派高僧之生平考述》,《安多研究》2003年第1-2期。
33.《浅析拉卜楞寺中观讲习俗传统》,《西北民大学报》2003年第2期。
34.《安多著名寺院西仓新寺述略》,《安多研究》第一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5.《试论戒律本论及其在拉卜楞寺的修学过程》,《安多研究》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36.《试述般若论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拉卜楞寺的讲习传统》,《西藏研究》2006年第1期。
37.《试论俱舍论的形成与发展及该经典在拉卜楞寺的讲习方式初探》,《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
38.《试述佛教发展初期的有关问题》,《安多研究》第二辑2006年刊,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
39.《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中的〈普现行愿王经〉写本初探》,《中国藏学》第3期2007年6月。
40.《法藏敦煌古藏文写卷〈普现行愿王经〉语法特征探析》,《敦煌论集》2007年10月。
41.《浅谈佛教经典所涉及的宇宙观》,《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2.《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P.T150〈普现行愿王经广注〉残卷研究》,《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43.《法藏敦煌藏文P.T150号译者噶瓦贝则译师研究》,《西藏研究》2008年第1期。
44.《藏传佛教伦理思想中的“十善”与构建和谐社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5.《试论俱舍论及其在拉卜楞寺的修学体制》,《中国藏学》20年论文精选2008年1月。
46.《吐蕃时期历代王妃述略》,《藏族文献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47.《敦煌古藏文佛教文献<百拜忏悔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中国藏学》2009年3月第1期。
48.《法藏敦煌藏文P.T151号解析》,《西藏研究》2009年第2期。
49.《藏传佛教伦理中的进步思想——论“六度”的实践价值》,《安多研究》第四辑,2009年5月。
50.《法藏敦煌贤愚经研究》,《安多研究》第五辑,2009年12月。
51.《试述〈释量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拉寺的修学规程》,《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
52.《吐蕃时期大译师郭法成身世新探》,《西藏研究》2010年第1期。
53.《略谈藏文辞典》,《西藏研究》2010年第3期。
54.《佛教文献<普贤行愿王经>述译》,《西藏大学学报》2010第3期。
55.《敦煌古藏文佛教文献〈普贤行愿王经〉语法特征初探》,《西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6.《略析敦煌古藏文音译汉文佛教文献P.T448号〈般若波罗蜜多经〉》,《西藏研究》2011年第3期。
57.《藏传佛教伦理思想“四摄法”的社会价值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8.《敦煌藏文佛教文献P.T889号〈异部次第念诵轮异部说集〉残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59.《藏族翻译大师郭法成译著考析》,《西藏研究》2012年第1期。
60.《论噶当书的文学性及思想性》,《安多研究》第八辑,2013年1月。
61.《新编藏传佛教大辞典的编纂方法新探》,《西藏研究》2013年8月第3期。
62.《英藏敦煌古藏文写卷中观本论无畏释解析》,《西藏研究》2014年2月第1期。
63.《论噶当宗师问道录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安多研究》第九辑,2013年12月。
64.《敦煌古藏文禅宗音译文献P.T1228号<南天竺国菩提达磨禅师观门>研究》,《西藏研究》2015年第1期。
65.《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15)目录》,《中国藏学》2014年S1期。
66.《敦煌佛经祈愿文献P.T.1III和IOLTibJ1772V祈愿文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三、科研项目
1.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藏传佛教大辞典”(藏汉双解)首席专家,项目编号:(12&ZD127)。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出土藏译汉文佛教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10BYY078)。
3.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编目与整理出版工作,任《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18册)编委和《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1-8册)副主编。
四、获奖情况
1.主编的《藏文古籍精品丛书》荣获国家民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民族图书二等奖。
2.整理的《菩提叶丛书》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三等奖和第六届全国藏文优秀图书二等奖。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