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周炜,汉族,博士后,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匈牙利罗兰大学中亚系教授。研究方向:藏语文,西藏语言问题和政策,双语现象,藏传佛教。曾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主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所长。
1958年3月24日出生于西藏昌都沙共乡。1996-1997年11月在西藏山南曲松县下江插队锻炼。1977年考入西藏民院语文系藏语文专业, 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85年9月任《西藏日报》藏文版编辑和记者。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藏族语言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指导老师佟锦华教授。1988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藏族古典小说研究》。1988年7月至1995年9月一直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的编辑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藏学研究。
1995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藏语。指导教师胡坦教授。1997年3月至1998年 4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选派到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部留学,并兼任客座研究员,指导老师长野泰彦教授。
1998年6月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米拉日巴传>的语法特征及比较》(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Grammar features and of“Biography of Mi-la-Ras-Pa”),32万字。2000年8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从事西藏语言文化的研究。并与胡坦教授等同志一起承担藏研中心的研究课题“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藏语文问题”。
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经中心和北京大学同意,在职不脱产,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与西藏语言和社会文化问题。博士后出站报告(论文)《西藏城乡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使用、双语现象及文化交融》(Languages Use, Bilingu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Rural/ Urban Tibetan Residents in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36万字。获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博士后优秀报告。本报告经过修改补充,2003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为《西藏的语言与社会》。
2009年至2010年,在匈牙利罗兰大学中亚系任教授,教授现代藏语、古代藏语、西藏文化、西藏佛教等课程。
成果介绍
一、专著
1.《迷人的西藏》,上海百花出版社,1992年。
2.《不败而败的悲剧》,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3.《成佛之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活佛转世揭秘》,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5.《从灵童到领袖》合著,海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6.《西藏文化的个性》,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
7.《自我的金刚》,海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8.《<米拉日巴传>的语法特征及比较》,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
9.《佛界——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10.《生长神灵的山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藏传佛教大师生涯》,中国台湾,2000年。
12.《活佛转世与神秘西藏》,中国台湾先智出版社,2001年。
13.《西藏的语言与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14.《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西藏高僧》,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15.《21世纪西藏社会经济文化论坛》,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6.《西藏的藏语文工作》(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7.《21世纪西藏农牧民增收的途径》(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8.《西藏的民族宗教问题与文化发展》,副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19.《中国西藏反贫困战略研究》(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20.《藏区农村前沿发展报告》(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21.《西藏佛教与历史问题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22.《中国西藏农村新农村安居工程报告》(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
23.《西藏的平叛》(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中国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报告》(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
25.《中小学藏语词典》(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
2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权益保护研究——关于西藏语言立法、管理与教育的调查》,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
2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人民出版社,2013年。
28.《中小学藏语常用词典》,民族出版社,2014年。
29.《藏传因明研究》(1)(副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30.《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藏传佛教与精神文明研究专辑》(2)(编委),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31.《中国藏学年鉴》(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32.《藏英汉对照新词术语词典》(第一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33.《吉祥宝藏》(上下卷)(第一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34.《藏传佛教研究》(上下卷)(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第二主编,2015年。
35.《佛界——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修订再版),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36.《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修订再版),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37.《中国藏学年鉴》(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藏语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第二作者,2016年。
39.《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研究专辑》(3)(编委),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6年。
40.《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藏传佛教与戒律建设研究专辑》(4)(编委),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6年。
41.《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藏传佛教与和谐思想研究专辑》(5)(编委),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42.《藏传因明研究》(2)(副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43.《中国藏学年鉴》(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译著
《丹增嘉措文集》(合译,藏译汉),台湾,2000年。
二、论文
1.《藏族古典小说的观念》,《西藏民院学报》1989年第2期。
2.《藏族文学传统与藏族古典小说》,《中国藏学》1989年第3期。
3.《藏族话本小说考辨》,《中国藏学》1988年第2期
4.《记忆与诗史的传承方式》,《西藏研究》1993年第1期
5.《诗史的流传与接受》,《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第2期
6.《英雄诗史“格萨尔”的研究现状》,《雪域文化》1992年夏季号。
7.《国内外藏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西北民院学报》1991年第2期
8.《藏族古典小说文体与审美接受》,《西北民院学报》1989年第3期
9.《藏戏概述》,《西藏民院学报》1983年第2期
10.《藏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西南民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1.《藏族民间文学的类别与基本特征》,《西北民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2.《“格萨尔王传”中的巫术观念》,《雪域文化》1991年秋季号。
13.《藏族古典小说兴盛的文化背景》,《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
14.《“说不完的故事”的思想和艺术性》,《西藏民院学报》1983年第1期
15.《“旋努达美”新论》,《西北民院学报》1992年第3期
16.《藏族民间文学的连环结构》,《民间文学论坛》1992年第2期
17.《藏族寓言小说》,《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3期
18.《论清代金瓶掣签制度》(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汉) 1995年第5期
19.《论清代金瓶掣签制度》(合作),《中国社会科学》(英)1995年第6期
20.《清朝金瓶掣签制度的设立及其历史意义》(合作),《人民日报》1995年5月19日
21.《“哲蚌宗教源流”与果莽札仓的学经内容》,《西藏民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2.《活佛转世灵童的培养和教育》,《西藏民院学报》1994年第3—4期
23.《有关宗喀巴佛典传授年代的几个问题》,《中国藏学》1992年第3期
24.《藏传佛教化身理论与格萨尔的本生》,《中国藏学》1994年第2期
25.《清代金瓶掣签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合作),《中国藏学》1995年第3期
26.《藏传佛教的祈祷内容和方式》,《西藏民俗》1995年第1期
27.《瑜伽师“盖当娃”西藏密宗巡礼》,《中国西藏》1993年第2期
28.《宗教仪式与西藏戏剧艺术》,《西藏民院学报》199年第3期
29.《往生夺舍法及其神秘传说》,《雪域文化》1992年秋季号。
30.《藏传佛教四十年》,《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2期
31.《藏传佛教的祈祷内容和方式》,《西藏民俗》1995年第1期
32.《西藏的忏悔仪轨》,《菩提树》(香港)1991年第4期。
33.《西藏的十地经论》,《菩提树》(香港)1992年第5期。
34.《垂范后世昭彰未来——纪念班禅转世7周年》(合作),《人民日报》,2003年。(垂范后世昭彰未来——纪念十一世班禅寻访认定七周年 《西藏日报》2002年12月10日)。
35.《佛教化身理论对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影响,》《觉群》2006第1期。
36.《写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颁布之际》(合作),《中国法制报》2007年7月18日。(尊重活佛转世传统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写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颁布之际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法制日报》2007年8月2日)
37.《以史为鉴规范管理——关于〈藏传佛教活佛转世管理办法〉意义》(合著),《法音》2008第4期。
38.《宗教研究所30年科研历程》,《中国藏学》2016年第S1期。
39.《西藏19世纪以来的水灾》,《中国藏学》1990年第3期。
40.《西藏近代雪灾档案研究》,《西藏研究》1990年第1期。
41.《从西藏灾异档案看清代以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援助》,《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42.《关于所谓“西藏大藏区”的历史批判》,《纽约华人报》2009年。
4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改变》《合著》,《人民日报》2009年7月6日。
44.《国外藏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北民院学报》1999年第3期。
45.《关于〈米拉日巴传〉形容词的研究和比较》,《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46.《藏语话语研究》(1),《中国藏学》2000年第3期。
47.《藏语话语研究》(2),《贤者新宴》(2),2001年。
48.《〈米拉日巴传〉中vbrel-sgra(vs)的组合关系及比较》,《西藏民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9.《〈米拉日巴传〉作格助词与动词的意味》,《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
50.《助动词yin的功能及其比较——关于〈米拉日巴传〉判断动词的思考》,《中央民院学报》2000年第6期。
51.《国内藏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52.《藏族古代文法研究》,《西南民院学报》1999年第3期。
53.《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中国藏学》2001年第4期。
54.《西藏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1),《西藏研究》2001年第1期。
55.《西藏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 (2),《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56.《关于西藏城乡居民语言使用的入户调查》,《贤者新宴》(3),2001年。
57.《西藏的人口构成与语言互动》,《西南民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58.《西藏双语政策的形成与完善》,《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59.《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60.《影响拉萨城镇居民双语使用的若干因素》,《西藏民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1.《西藏双语的特点及双语发展的主要原因》,《西北民院学报》2002年第5期。
62.《西藏语言政策的发展》,《当代藏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63.《西藏农牧民增收与农牧区教育的发展道路》,《当代藏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
64.《西藏农村居民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中央民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5.《西藏双语教学综述》,《西藏民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6.《拉萨市藏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贤者新宴》(3),2003年。
67.《西藏语言政策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2月。
68.《西藏的藏语文管理机构及40年变迁》,《中国藏学》2005第3期。
69.《西藏的藏语文字立法》,《语言文字应用》2005第4期。
70.《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及藏语文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研讨会,2005年,北京。
71.《现代化进程中的藏语文信息处理》,《中国藏学》2006第2期。
72.《<米拉日巴传>中yin的功能及比较》(藏文),2006年德国波恩11届国际藏学会。
73.《西藏的藏语文政策及藏语文教育的发展》,《第一届海峡两岸西藏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台湾。
74.《语言学理论在藏语文研究中的运用》, 2006藏研中心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
75.《西藏藏语文立法问题》, 2006北京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论坛。
76.《西藏的语言使用问题》,2006社会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
77.《西藏藏语文立法工作的政策背景》, 2006纪念费孝通先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央民大、北大、国家民委。
78.《国际国家背景下的藏语文立法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权益》,2006少数民族语言立法与权益国际学术研讨会。奥斯陆大学、国家民委、西藏语委。拉萨。
79.《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藏语文编码国际标准研制工作》,《中国藏学》2007第2期。
80.《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1.《西藏语言立法与语言文化保护,“中国西藏文化论坛”》,2007年,北京。
82.《西藏语言立法与语言权益的保护——与欧洲少数人语言立法的比较》(英文),2007北京论坛、北京大学。
83.《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收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84.《藏语和藏语规范化问题》(合著),《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85.《中国西藏的藏汉双语教育与加拿大法语浸式教育之比较》“2008北京藏学讨论会”。北京。
86.《15世纪藏语〈米拉日巴传〉的形容词前置及比较》,2008年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
87.《藏语和藏语规范化问题》(合著),《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8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改变》(合著),《人民日报》2009年7月6日。
89.《欧洲宪法性条约中的少数人语言权益保护机制》,《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90.《1987-1989西藏中小学藏语文教学相关政策的出台》,《西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1.《关于西藏自治区藏语文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藏学》2009第1期。
92.《西藏的语言管理机构》,《中国藏学》2010年第3期。
93.《Over the past 15 years——My studies of the Tibetan 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 problems》2010年匈牙利国际藏学研讨会(乔玛遗产:匈牙利藏学研究的现在及未来)。2010年布达佩斯,罗兰大学。
94.《当代藏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藏语文工作》2009第1期。
95.《西藏自治区小学藏语文教育调查报告——以拉萨市6所小学为例》,《中国藏学》2011年第2期
96.《城乡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使用、双语现象级文化交融》,收入《藏族社会发展研究》马戎,2011,民族出版社。
97.《50年西藏语言政策的历史成就》,《中国西藏》2015年第4期。
98.《西藏的语言立法与语言发展》,《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99.《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甘肃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传统调研》(合作),《中国藏学》2015年第5期。
100.西藏藏语新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初创时期的五个重要节点《》,《中国藏学》2016年第S1期。
101.《第十二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藏学》2016年第4期。第一作者。
102.《“兴边富民”行动与西藏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英文),2007年11月,加拿大。
103.《关于西藏当雄(纳木错湖景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原因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104.《西藏稳定和国家安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西藏边境县极度贫困情况及其对策建议》,《藏事探索》2004年第2期。
105.《西藏农牧区反贫困战略问题研究》(合著),《西部发展评论》2005第3期。
译文(藏译汉、日译汉)
1.从藏文《说不完的故事》《萨迦格言》《水树格言》《西藏民歌》《西藏民间故事》中翻译了多篇藏语作品。主要发表在:《西藏群众文艺》《西藏日报》《西藏文学》《雪域文化》《拉萨河》等杂志和报刊上。约15万字。
2.《以萨迦派资料为基础的密宗经典的分类》 [日],索南嘉措《国外藏学动态》。
3.《藏文经典中的忏悔仪轨》 [日],《国外藏学动态》[6]。
4.《在十地的法师体系,对西藏翻译的〈十地经纶〉的补充解释》 [日]伊藤,同上。
5.《西藏的贵族[日]中根千枝》,《国外藏学译文集》[9],西藏人民出版社。
6.《藏文佛典概观[日]御牧克己》,《国外藏学译文集》[10],西藏人民出版社。
7.《藏传佛教活佛研究》 [日]山口瑞凤,《国外藏学译文集》[10],西藏人民出版社。
8.《关于宗喀巴传记的考察和研究》 [日]长尾雅人,《国外藏学译文集》[10]。
9.《活佛研究》(1) [日]山口瑞凤,《西藏研究》1992-3。
10.《活佛研究》(2) [日]山口瑞凤,《西藏研究》1992-4。
11.《藏语的变迁和文字》 [日]西田龙雄著,《国外藏学译文集》[15],西藏人民出版社。
12.《藏语的方言》 [日]西嶬朗著,《西藏研究》2002.4。
三、课题
1.重点项目: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问题,1998年,主持。
2.西藏城乡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使用、双语现象级文化交融,北京大学博士后资助项目,1998。
3.国家民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立法与欧洲少数人语言立法比较研究,2007,分项目主持。
4.重点项目:西藏的语言立法与语言权益保护研究,2010年,主持。
5.重点项目:中国式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以西藏自治区为例,2011年。
6.重点项目:中小学藏语词典,2009年,主持。
7.重点项目:中小学藏汉对照词典,2014年,主持。
8.重点项目:藏英汉对照词典,2013年,主持。
9.重点专项:《大藏经》对勘本Unicode电子文档,2014年,主持。
10.重点专项:藏语术语标准化项目,2104年。第二主持。
11.专项:乔玛学术著作翻译与研究,2014,主持。
12.专项:《藏英汉对照藏族地名规范化手册》2014年,主持。
13.重点项目: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2009,主持。
14.重点项目:西藏反贫困战略研究,2004年,主持。
15.重点项目:藏传佛教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2016年,主持
16.重点项目:西藏政治态势研究,2014,主持。
17.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两屏三地一通道项目,2014年,分项目主持。
18.重点项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调研,青海分报告第二主持。2014年。
19.重点专项:藏区综合调研,2014年,分项目主持。
20.重点专项:大型画册《吉祥宝藏》(上下卷),2014年,主持。
21.重点专项: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第二主持。
四、获奖情况
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
1.《古藏文<米拉日巴传>的语法特征及比较》,第一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三等奖(汉文专著),2006年。
2.《论清代金瓶掣签的历史意义》(合著),第一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三等奖(汉文论文),2006年。
3.《中小学藏语词典》(合著)第一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三等奖(专著),2013年。
藏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
1.《关于我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2004,主持。
2.《西藏反分裂斗争政策与策略研究》2011,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主持之一。
3.《安居乐业方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011,藏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
4.《珍惜生命,遵纪守法》2013,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主持。
5.《境外回流僧人管理》2013,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主持。
6.《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13,特等奖,参与。
7.《外交人员西藏读本》2013,特等奖,主持。
8.《甘青川藏传佛教主要寺院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2014,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主持。
9.《藏传佛教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2014,藏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主持。
10.《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青海调研报告》2015,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主持之一。
11.《藏传佛教僧尼状况调研》2015,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二主持。
12.《部分藏学家建议藏研中心推进涉藏智库建议》2015,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主持。
13.《引导藏传佛教加强活佛转世过程中宗教仪轨的规范化建设》2015,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主持。
14.《关于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活动研究》2015,藏研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主持。
藏研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西藏稳定和国家安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西藏边境县的极度贫困情况及其对策建议》(合著,第一作者)。2005。
2.《评美国政府“西藏谈判报告”》(合著)。2005。
3.《中央对达赖政策研究》(合著)。2007。
4.《党的西藏政策研究》(合著)。2007。
5.《关于西藏当雄(纳木错湖景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原因的调查与对策建议》。2008。
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权益保护研究——关于西藏语言理立法、管理与教育的调查》2013,藏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
7.《藏传佛教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2014,藏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主持。
8.《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2015,藏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
9.《运用佛教资源加强中不关系研究》2016,藏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主持。
中心藏研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活佛转世与西藏文明》。2005,独立。
2.《安居乐业方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2012年,主持。
3.《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藏传佛教与精神文明研究专辑》2013,藏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主持。
4.《吉祥宝藏》2015,藏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主编,主持。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藏文词汇》2016,藏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主持。
6.《甘肃藏传佛教爱国主义传统调研报告》中央统战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
7.《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究》2015年,主持。
中心藏研研究中心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西藏的语言与社会》,2005年。
2.《西藏的藏语文工作》,2005年。
3.《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2016,藏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参与。
4.《藏传佛教研究》2015,藏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二主编。
5.《藏英汉对照新词术语词典》2015,藏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主编。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