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典 藏文卷》

发布时间:2021-09-26 16:17:3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旨在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国家“十二五”重点编纂出版项目《中华大典·藏文卷》开展工作已有三年。三年来,在中心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地学者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各方面的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初见成效,发展势头良好。

一、项目缘由、立项及总体工作思路
  2010年1月,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座谈会时强调,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创新、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2011年2月,根据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设立并实施有关类似汉文版《中华大典》的藏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提案、议案,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和藏族群众加强藏文古籍保护和抢救方面的诉求,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向中央统战部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的请示》。中央统战部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经部领导研究同意后,报请贾庆林主席批准,拟将整理出版《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作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文化工程。2011年10月,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中央领导和中央统战部的批示精神,《中华大典·藏文卷》正式获准立项。2012年8月,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时,藏研中心领导对外正式宣布,国家将投巨资,计划用15年的时间编纂、出版藏文传统经典文献上千册。消息被多家中央媒体报道。2013年1月,《中华大典·藏文卷》筹备小组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同年4月,正式组建《中华大典·藏文卷》办公室。办公室组建后,着手起草相关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中心党组的指示精神并征求多方意见,《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协调,广泛组织和动员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四省藏区及其它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出版社、印经院、寺院以及私人文献收藏者参与其中,依托各地、各部门现有文献资源优势、专业人才优势以及技术设备优势,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将《中华大典·藏文卷》打造成继《中华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整理出版之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藏族传统文化精品工程,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二、成功召开项目启动会议和第一次项目工作会议
  (一)启动会议
  2013年7月12日至14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下称藏研中心)组织的《中华大典·藏文卷》启动会议在藏研中心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向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报告《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立项申请情况及《中华大典·藏文卷》办公室工作汇报;审议并通过《〈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管理办法草案》《〈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通则草案》。十届人大副委员长热地、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张裔炯、时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先后致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公保扎西、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游洛屏、四川省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西藏及四省藏区、北京、成都、兰州等地方的专家学者、中央有关媒体记者合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热地副委员长指出,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能够深刻反映藏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伟大成果,有利于推动和打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建设,能够服务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对大典编纂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坚决抵制国际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思想文化渗透,积极构筑思想文化领域反分裂斗争的牢固防线。以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境界积极做好大典编纂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按照全面、系统、完整、准确、科学的原则,努力打造精品,既珍视历史和文化传统,又勇于破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密码。三是树立攻坚意识、实干精神。既要有迎接挑战的准备,又要有攻坚克难的谋略,既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完成任务。
  张裔炯同志强调,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藏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整理出版《中华大典·藏文卷》是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继承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他希望大典编纂工作,一要树立标杆。要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好这项工作,成为保护和弘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二要精心组织。要制定工作规划,组织专门力量,并调动各项积极性,有条不紊地做好编纂工作。三要服务社会。藏族史料中有许多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关系史料,以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维护祖国统一的生动事例,要充分挖掘,使这项文化工程更好地服务现实工作需要,更好地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拉巴平措同志的讲话在回顾《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前期调研、申请、批准立项经过后指出,从历史的纵向看,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利于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伟大事业。从横向看,编纂大典,以点带面,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他指出,大典的编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藏族人民的关怀和对藏族文化的爱护,也寄托着几代藏族人民的梦想和藏学工作者的期盼。凝结着祖国的厚爱、人民的重托,必须树立政治意识,以高度责任心、使命感,努力把大典打造成文化精品,既对得起古人,也对得起后人,既不辜负祖国的关怀,也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他指出,编纂大典毕竟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要高质量完成好如此重大项目,绝非易事。为此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认识到位,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编纂工作之中,努力打造精品。二是组织到位,在中央统战部领导下,在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为龙头,充分发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协调全国藏学研究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协调机制和组织机构,认真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各项组织工作,整合优秀人才和优势资源,从组织上保证大典编纂的顺利进行。三是措施到位,在充分调研、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大典编纂委员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编纂规划、工作方案,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制订规划,必须理清思路。在谈到具体工作时指出,“大典”非“大全”,面对浩如烟海、卷帙浩繁的藏文古籍文献,“求精不求全”,把那些有学术含量、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及濒临失传的珍本、善本为重点编纂对象;在学科分类上要有创新,坚持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编纂工作必须面向未来,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推进《中华大典·藏文卷》全文数据库建设,为将来在互联网上使用和推广做好相关准备。拉巴平措最后强调,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是新时期新阶段藏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伟大工程,将载入史册,谱写华章。需要我们切实制订更高的标准,坚持更严的要求,付出更多的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审阅了由《大典办》提交的《〈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管理办法草案》《〈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通则草案》。经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和审议,原则通过这两个方案。根据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中华大典·藏文卷》要采取项目招标、项目委托和开展自主项目来实施。所申报项目须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编委会通过后方可立项。关于选题范围确定了三个原则:一是主要收集、整理和出版1951年前的藏文文献典籍。二是改革开放以后正式出版的藏文文献原则上不再版,但藏传佛教几大教派中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作根据需要纳入再版计划。三是藏传佛教藏文《大藏经》和苯教《大藏经》不列入选题范围。会议要求,纳入再版计划的文献,原则上本着“不重复劳动,节约经费”的原则,与相关出版社和责任方协商解决相关事宜。与会专家学者还就按学科分类编纂还是按文集编纂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化繁为简、先易后难,“现编文集,后编别集”,对编纂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召开第一次(2014年度)项目工作会议
   2014年11月14日至15日,《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工作会议在藏研中心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审议并通过第一批编纂项目;向《中华大典·藏文卷》专家委员会委员、编纂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游洛屏、时任副总干事洛桑·灵智多杰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有关部门、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领导及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时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时任中央统战部七局副局长韦刚先后致辞。
   拉巴平措同志指出,《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的提出、立项、启动、编纂,始终是在中央和中央统战部关心下进行的。项目启动以来,《中华大典·藏文卷》办公室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建章立制,西藏和四省藏区有关部门和广大专家学者积极响应,编纂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获得了一些有益经验。拉巴平措强调,当前,藏学研究事业面临着大好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科学规划,务实工作,努力把《中华大典·藏文卷》打造成高标准高质量的藏学研究精品。
   在会议上,中心领导向五十多位被聘为《中华大典·藏文卷》专家委员会委员、编纂委员会委员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之后专家学者们分组对自大典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申报的约三千余条文献目录进行审议。对这些文献初选、复选后确定,由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青海师范大学、甘南民族师范学院、萨迦寺、楚布寺等二十多家单位和个人申报的、约一千卷文集编纂项目获得通过,分别是:
          བོ་དོང་ཕྱོགས་ལས་རྣམ་རྒྱལ་གྱི་གསུང་འབུམ།《菩东班钦文集》;ས་སྐྱ་གོང་མ་རྣམ་ལྔའི་གསུང་འབུམ།《萨迦五祖文集》;མར་མི་དྭགས་གསུམ་གྱི་གསུང་འབུམ། 《玛尔巴、米拉日巴、塔布拉杰文集》;རྗེ་བཙུན་འཇིགས་མེད་དམ་ཆོས་རྒྱ་མཚོའི་གསུང་འབུམ།《杰尊久美旦切嘉措文集》;གནུབས་ཆེན་སངས་རྒྱས་ཡེ་ཤེས་སོགས་ཀྱི་གསུང་འབུམ།《努钦·桑吉益西等文集》; ཆོས་ཀྱི་རྗེ་རིན་པོ་ཆེ་སྟག་ལུང་ཐང་པ་ཆེན་པོ་བཀྲ་ཤིས་དཔལ་ལམ་མངྒ་ལ་ཤྲའི་སོགས་ཀྱི་གསུམ་འབུམ།《达隆法王扎西巴朗等文集》;པཎ་ཆེན་སྐུ་ཕྲེང་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班禅大师文集》(不含克珠杰文集);རྒྱལ་དབང་སྐུ་ཕྲེང་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达赖喇嘛文集》;སྡེ་སྲིད་སངས་རྒྱས་རྒྱ་མཚོའི་གསུང་འབུམ།《第司·桑杰嘉措文集》;ངོར་པའི་ཁྲི་རབས་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俄寺赤巴文集》;འཇུ་མི་ཕམ་འཇམ་དབྱངས་རྣམ་རྒྱལ་རྒྱ་མཚོའི་གསུང་འབུམ།《久米庞·朗杰文集》;དཀོན་མཆོག་འཇིགས་མེད་དབང་པོའི་གསུང་འབུམ།《贡却晋美旺布文集》;ཀུན་མཁྱེན་པདྨ་དཀར་པོའི་གསུང་འབུམ།《贡钦白玛噶布文集》;ཐུའུ་བཀྭན་བློ་བཟང་ཆོས་ཀྱི་ཉི་མའི་གསུང་འབུམ།《土观·洛桑曲吉尼玛文集》;གསེར་ཏོག་བློ་བཟང་ཚུལ་ཁྲིམས་རྒྱ་མཚོའི་གསུང་འབུམ།《色多·洛桑崔臣嘉措文集》;གླིང་གེ་སར་རྒྱལ་པོའི་སྒྲུང་།《格萨尔王传》;སྲིད་པ་རྒྱུད་བོན་གྱི་ཡིག་ཆ་བདམས་བསྒྲིགས།《原始苯教文献选集》;བིས་པ་མི་ཕམ་ཟླ་བའི་གསུང་འབུམ།《彼巴·米庞达瓦文集》;འཇམ་དབྱངས་མཁྱེན་བརྩེ་དབང་པོའི་གསུང་འབུམ།《绛央钦则旺布文集》;ཐུབ་བསྟན་དགེ་ལེགས་རྒྱ་མཚོའི་གསུང་འབུམ།《土旦格勒嘉措文集》;ཀརྨ་པ་སྐུ་ཕྲེང་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噶玛巴文集》;ཞྭ་དམར་སྐུ་ཕྲེང་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夏玛文集》;ཇོ་ནང་ཏཱ་ར་ནཱ་ཐའི་གསུང་འབུམ《觉囊·达热那塔文集》;ཡོངས་འཛིན་ཡེ་ཤེས་རྒྱལ་མཚན་གྱི་གསུང་འབུམ།《永增·益西嘉措文集》;ཀོང་སྤྲུལ་བློ་གྲོས་མཐའ་ཡས་ཀྱི་གསུང་འབུམ།《贡珠罗追塔叶文集》;ཀློང་ཆེན་རབ་འབྱམས་ཀྱི་གསུང་འབུམ།《龙钦饶强巴文集》;དཔལ་ཕག་མོ་གྲུབ་པའི་གདན་རབས་རིམ་བྱོན་གྱི་གསུང་འབུམ།《历代帕木竹巴文集》;བདུད་འཇོམས་འཇིགས་བྲལ་ཡེ་ཤེས་རྡོ་རྗེའི་བཀའ་ འབུམ།《堆炯·晋哲益西多吉文集》;རྗེ་ཡབ་སྲས་གསུམ་གྱི་གསུམ་འབུམ།《宗喀巴师弟三尊文集》;ངོར་དགོན་དཔལ་ལྡན་ཆོས་སྐྱོང་གི་རྣམ་ཐར།《俄尔寺班典曲炯传》;བློ་བཟང་འཇམ་དབྱངས་ཡེ་ཤེས་ཀྱི་རྣམ་ཐར།《洛桑绛央益西传记》;བློ་བཟང་ཚེ་འཕེལ་གྱི་རྣམ་ཐར།《洛桑次培传记》。   

以上获批项目中,由萨迦寺承担的《萨迦五祖文集》25卷本,作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图书,于2015年8月公开出版。该文集的出版,标志着《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启动以来,对编纂出版工作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第一批项目成果初见成效。《玛尔巴、米拉日巴、塔布拉杰文集》《历代班禅大师文集》《久米庞·朗杰文集》以及《彼巴·米庞达瓦文集》也已完成前期编纂和验收工作,已交出版社编辑,这些文集合计约70多部,有望年内出版。其余项目的文集大约于2018年年底前后结题,届时将陆续安排出版。

  三、未来几点工作思路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演时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土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去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也就藏文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以落实。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作为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文化建设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和国家文化建设方面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既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承和保护工作,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以高起点、高标准,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
   (一) 将《中华大典·藏文卷》打造成藏文化精品工程。从历史上看,藏文古籍文献主要有原生态载体、金石载体、口碑载体和书面载体。其中,书面载体的文献作者大部分是学富五明、精通显密的贤德高僧以及著名学者,书面载体文献以其存量之巨、内容之精、门类之全著称于世,是藏民族最杰出、最能代表藏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最能集中反映藏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是藏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大藏经》藏文译本更能代表藏文化,更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文化和学术价值。如此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藏民族文献,将其系统整理、编纂和公开出版,在当前世界尚属首次。因此,面对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国家实施的“十三五”文化精品工程总体要求和任务,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精品”上多下功夫。具体讲,在遴选文献方面求精不求全,“大典”非“大全”;在整理编辑方面要求细不求快,保证质量为第一;在装帧设计与出版方面,要有特色、有品味、保质量,不求奢华。总之,《中华大典·藏文卷》如同其名,要把它打造成能代表目前我国最高水准的文化精品工程,经得起时代与历史的考验。

(二) 以点带面,创新发展,逐步推进《中华大典·藏文卷》数据库建设与互联网技术应用。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文化建设纲要中提出的,文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整理和出版《中华大典·藏文卷》最终的目标,是要受众于社会、受众于群众,为广大读者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资源,而不是要把它束之于高阁、放之于殿堂,成为一种样品或赏品。因此,我们的项目成果既要有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图书,同时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发展,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我们要以创新机制、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提升效能等方法,逐步推动《中华大典·藏文卷》数据库建设和互联网技术,让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效能,提供更多精神财富。

(三) 我们要参照汉文大型丛书,一般编纂专题目录索引做法,适时要起草大典目录索引方案,积极推进目录索引编纂工作。如果这一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将开创我国藏文大型图书有索引目录的历史,为广大读者阅读文献,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四、几点工作体会
  大典编纂工作实施3年来,我们是一边学习、探索,一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并使大典编纂工作初见成效。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我们觉得有这样几点体会值得总结:一是中心党组和编委会的坚强领导和支持,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开展《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最大困难是我们缺乏管理大项目的经验、缺少组织和协调能力,又无成熟办法可鉴,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中心领导对此非常关心,各方面给予我们许多具体指导。特别是游洛屏书记和拉巴平措总干事,多次听取大典办的工作汇报,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办法、出主意,亲自协调和理顺各方面关系,为顺利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专家学者们也就我们需要咨询的业务工作,积极参与,出思路、解难题,甚至有些专家以书面形式对业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使各项业务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二是要解放思想、敞开大门,集结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编纂《中华大典·藏文卷》这样一部鸿篇巨著,单靠一两个单位单打独斗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树立“大家事情大家办”的思想,要广泛调动和鼓励我国藏学界、出版界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凝聚力量,共建共享,精准发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三是项目管理难度大、责任重大。鉴于《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分散、参与者多、周期长、管理难度大、责任重的特点,必须要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发展,通过科学有序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目在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坚决避免因制度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工作人员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以精诚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 郑堆  桑丁才仁 摘自《中国藏学》2016年第S1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