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宗:文化“软实力” 脱贫“硬支撑”

发布时间:2021-04-15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次仁央宗 | 责任编辑:

文化作为软实力,毫无疑问具有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它始终与政治、社会、经济发展有效地衔接在一起,并且还能为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建设起到搭桥开路的嫁接作用。就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建设发展历史而言,文化扶贫经历了从一般性文化扶贫到对文化精准扶贫的逐级递增演变的过程。

文化意识在西藏的苏醒

在西藏历史上,人们通过佛教思想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学会了安居乐业与和平共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佛教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西藏人民的创造热情和想象空间。

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引发了西藏社会经济建设的热潮。“人民当家作主”,打破了固有的佛教因果思想的限制性束缚。现代教育的建设和普及,不仅填补了西藏教育历史的空白,还成为西藏历史发展中第一个扶贫扶人的大举措,也是扶贫扶智的大决策,更是扶贫扶志的最坚实基础。

1951年3月,西藏昌都建立了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昌都小学”。1952年8月,拉萨建立了西藏第一所公立小学——拉萨小学(今拉萨第一小学)。据1979年统计,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西藏已有6266所小学,在校生240000余人。西藏现代教育建立和发展的背后,正是西藏贫困文化逐步改造和改变的发展缩影。

1959年,中等学校教育在西藏逐级普及,意味着现代化教育在西藏的全面实施,也是“教育扶人”的关键举措之一。“老拉中”,一个响亮的名字成为当时最骄傲的代名词之一,他们正是通过接受拉萨中学的学校教育步入各行各业,并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所长。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更好地让西藏的青年人与祖国内地接触、交流,西藏分派藏族年轻人到祖国内地学习进修,同时引进内地各大城市名校的教师来援助。尽管那时候没有“援藏”的概念,但“援藏”的思想和行动早已落实到当时的政策和实施当中。

贫困文化的改造和改变,给西藏人民带来了价值观念上质的变化。首先,人民自觉地用国家领袖像代替了神像、佛像。其次,有很多新名词开始诞生。另外,一些顽固的传统观念也得到了改变。比如说,西藏的传统服饰有很多讲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意识到服饰既要适宜日常生活也要符合审美,有着多样性的选择。到了上世纪70年代,很多西藏的年轻人对于服饰的要求与内地一样,为自己弄套草绿色军装或者弄套劳动布的工人装穿,“劳动者最光荣”,不仅是口号,也是渗透在内心深处的审美意识,更是当时年轻人一腔热情、奉献青春的价值观念。

西藏现代文化的发展

1980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保护和继承藏族民族文化的方针政策。

1982年,完成了《拉萨城市总体规划》,并于1983年获得国务院批准,拉萨成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次对拉萨古城进行修缮保护工作。拉萨古城面积的扩大和建设,无疑是西藏传统城市文化概念的一次重新定义,也是拉萨古老城市文化概念真正与现代化城市文化内容接轨的实践。城市的扩建,给拉萨传统的行业组织搭建了重组的平台,并且通过这一平台,传统手艺人不仅得到了展示技艺的机会,同时创造的劳动价值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着重强调,藏族有古老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学艺术遗产丰富多彩,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进一步提出,汉藏等各民族间,在文化艺术上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西藏自治区政府明确了保护西藏民族文化的工作思路,并首次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为了使西藏人民尽快富起来,中央决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山东、福建等九个省市援助西藏建设43项工程。43项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西藏的农牧民子女成为工人,也拓宽了西藏广大人民的视野。就如当时在拉萨修建的“群众艺术馆”(群艺馆),让包括拉萨市民在内的西藏人民,看到了与传统不一样的现代建筑文化。与此同时,这座建筑让参与者共享到该建筑内所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诗歌朗诵、故事会、卡拉OK、交谊舞会以及各种文化知识的辅导等等。“群艺馆”,不仅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在某种意义上,这座建筑还代表了西藏人民建立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

随着现代化建筑的逐渐增多,拉萨首次出现私人修建独立住宅。各个机关也为职工修建职工住宅。而随之同步的是,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等现代化工具逐渐走街入户。文化交流交融日益增多,文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

西藏自治区为促进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举行各种“文艺宣传下乡”活动。该活动结合农牧民生活实际,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形式,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现代化知识、讲述身边故事。地、县、村各级政府为农牧民创办各种扫盲班、举行各种科技下乡活动等。走村入户,宣传实施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进行各种奖赏举措督促适龄儿童接受学校教育。通过扫盲,农牧民的自信逐步建立起来,在农闲、牧闲季节开始选择走出农田、离开草地,走进城市,参与城市建设,增加经济收入。西藏第一次有了农民、牧民万元户、百万富翁,也第一次出现了农牧民自觉在城区买房定居的经商者。这些走出来的农牧民不仅熟悉拉萨等西藏各城市的街道,也开始熟悉内地的很多街区。他们不仅做传统的生意,也接触现代生意。富起来的农牧民,不仅生活变了样,最为关键的是他们的认知观念有了质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在拉萨做了300户入户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拉萨卷》一书。据统计,在这300户农牧民“城漂们”当中,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是:接受最好、最高的教育,走最远、最美的地方,看最靓丽的风景,吃最美味的食品,感受不同人生。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朴实的想法,超前的价值观以及实际的行动,都与政府采取的“文艺宣传下乡”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艺宣传下乡”活动,让农牧民在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中开拓思维,激发了他们想脱贫、想富起来的内生动力。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中央及地方援建62项工程。其中文化教育领域占12项,占总投资的30%。1996年,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政策指引下,开展了各种活动,图书报刊、电影、电视走村入户,创造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获得劳动知识、获得劳动技能,进而改变文化价值观念,是文化三下乡给农牧区带来的直接变化。

坐落在拉萨城区的777藏式服饰品牌,是来自山南扎囊县农民两姐妹创建起来的服饰品牌。起初,她们通过电视和广播宣传,了解到家乡外面的世界,进而激励了她们离开村庄走进拉萨。到拉萨城区后,她们从租房、接缝补活儿开始接触城市生活,后来通过租赁铺面,她们找到了接近城市文化的一条路径,最终创建了777藏式服装品牌。如今,777品牌的生产、营销形成了规模,刺激了西藏服饰文化市场。666品牌、888品牌、999品牌以及各种服饰品牌,在拉萨相继出现。而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又给西藏的服饰文化市场注入了新的价值和审美观念。

西藏的文化精准扶贫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文化扶贫也因此发展到“文化精准扶贫”的阶段。

西藏自治区政府从实际出发,理清思路、因地制宜。对不同生活条件、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不同文化认知背景的地方,推行不同的扶贫措施,从而达到精准扶贫。

瓦巴村,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平均海拔3980米。该地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如今,既没有富起来的生活条件,也没有改变生活的生产条件。

瓦巴村境内有一个大湖叫然乌湖,还有一座非常宽阔的冰川,这无疑是禀赋极佳的旅游资源。八宿县位于川藏南线318国道、川藏北线317国道以及214国道构建的“中”字型路网核心节点。而瓦巴村处在昌都与林芝的交界处,也是通过318、214国道进藏的必经之地,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如果然乌湖能够成为进藏、出藏游客的补给点,毫无疑问,该村村民可以依托“旅游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政府抓住优势资源,注册成立了“八宿翔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综合停车场、旅游服务咨询中心、会议中心、餐厅、咖啡厅、便利店、农副产品体验店、休闲酒吧、帐篷露营、房车露营、观景平台等,累计解决160余人次的就业,人均工资达3400元/月。同时该公司积极推行和帮助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文化素质培训、企业经营素养培训等活动,树立农民的致富观念和增加收入的渠道。通过培训,许多农民找到了适合自己富起来的路子和办法,然乌特色牦牛酸奶、然乌特色菌类餐饮以及然乌各种旅游体验活动等相继推出。

“旅游+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西藏“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行为。文化产品的开发,助推“文化精准扶贫”。

“加加面”,是昌都芒康县盐井地方的传统食品。2009年,“加加面”通过了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当地政府抓住机遇,开创了“加加面”特色文化饮食产业。一个个致富典型,在不断继承创新的“加加面”饮食文化产业中脱颖而出。

毫无疑问,“文化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二字。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定点滴灌”的方式,抓住文化要点,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文化扶贫的效率,从而助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西藏》2021年第1期,作者:次仁央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