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智志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1-04-12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杨涛 | 责任编辑:

贫困的形成既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也有缺乏摆脱贫困内在动力不足的自身因素。对此,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在推进精准脱贫的过程中,针对激发西藏脱贫内生动力所面临的制约和挑战,提出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激发西藏脱贫内生动力面临诸多挑战

2017~2020年,我们对西藏脱贫内生动力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500来户农牧民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发现,西藏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想脱贫,但缺乏脱贫的信心、破罐破摔;二是脱贫与否无所谓,安于现有生活状态;三是不想脱贫,“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等着政府来脱贫。导致这些外在表现的深层次因素构成了激发西藏脱贫内生动力形成的诸多挑战。

挑战一:人力资本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生产技能不高。2018年西藏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5年,但是这个年限只相当于中学毕业水平,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不突出。贫困家庭对现代制造技术不熟悉,偏好于简单技能,如驾驶员、厨师等,而对机床、建筑技术等较复杂的技能不太了解。同时,对现代劳动制度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生产线上的纪律观念、时间观念和卫生观念还没有充分形成。

日喀则桑珠孜区光伏小镇搬迁房(2018年)

挑战二: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对贫困的主观认知和宗教性活动支出造成了影响。从问卷中,“你认为你家为什么会成为贫困户?”的回答来看,认为是运气不好、出生不好、前世不好等宿命论的回答在一些地区、一些家庭中仍然存在,尤其是以女性和老人为主的家庭。“重来世、轻今生”的观念仍然存在,宗教性活动支出仍在家庭支出中占据一定比例,尤其是与丧事相关的支出占到其家庭当年收入的1/3左右。

挑战三:贫困面广、贫困度深,降低了想脱贫的积极性。2016年,西藏贫困率达到1/4,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贫困人口,因此作为贫困户,百姓认为也不是丢脸的事。同时,西藏脱贫标准是国家标准的1.5倍,2020年,已达到6000多元,这些利益对部分贫困户产生了诱惑,继续吃贫困饭的心理成本就更低了。此外,一些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认为脱贫工作干部比自己更着急,于是更加滋长了“等靠要”的懒惰观念。

破解难题所取得的经验

为了激发西藏贫困家庭的脱贫内生动力,西藏在精准扶贫中深入实施了志智双扶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脱贫经验。

经验一:增强贫困家庭的脱贫信心。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现代劳动制度教育,2016~2019年,西藏自治区共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7.63万人次,基本覆盖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劳动力。创造外部环境,增加转移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牧区经济合作社,开发公益性岗位。2016~2019年间,累计实现转移就业34.05万人次,实现了既让贫困家庭看得到就业机会,还能让贫困家庭有能力抓住机会。

经验二:引导传统观念与精准脱贫相适应。树立可复制的脱贫典型,并大力宣传。借此让那些持有宿命论的贫困户,通过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引导理性宗教活动支出,防止宗教支出挤占医疗和教育支出,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将生态、民生与西藏基层群众神山圣湖、万物有灵观念相结合,大力推动生态脱贫,设置了66.7万个生态岗位,人均每年3500元,实现了神山上有护林员,圣湖边有水管员,草原上有野保员。

调研中与墨竹工卡县直贡梯寺僧人交谈

经验三:设置精准退出的节奏。西藏脱贫起点低,脱贫之初采用了物质帮扶与志智双扶相结合的办法。同时,从西藏自治区政府到各级区县设置了精准脱贫倒计时,精准退出的时间节点,让那些等靠要的贫困户断了长期依赖的念想。

经验四:一对一结对帮扶,打通最后一公里。好政策要落到地离不开各级干部,为解决这个问题,西藏自治区采用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政策,打通了中央扶贫政策到基层农牧民的最后一公里。2011年,西藏实施了强基惠民政策,到今年共有19.3万名干部驻扎到村里;2016年精准脱贫以来,区县和乡镇的每个干部都与贫困户结对,精准帮扶;形成了区直、市直、区县、乡镇到基层的全覆盖结对帮扶体系。通过结对帮扶,不仅促进了西藏60余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而且还促进了民族团结,许多汉族干部与藏族基层群众增进了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干群和谐,许多机关干部加深了对基层农牧民的了解,农牧民也感受到了党员干部的关怀。

西藏自治区虽然实现了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但是仍面临巩固脱贫成果的压力。因此“十四五”期间仍要加强志智双扶工作,进一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持续有效。

(来源:《中国西藏》2021年第1期,作者:杨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