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宏觉寺始建于藏传佛教后弘初期。北宋时,唃厮啰建立地方政权,筑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市),宏觉寺系当时重要寺院之一。元代时,藏传佛教著名高僧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都先后到访过该地。后该寺倾圯,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建,颇受朝廷重视,该寺主持扎巴索南被封为国师,多次进京朝贡。公元1445-1449年,宏觉寺主持勺思吉赴西安主持重建荐福寺即今小雁塔。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华丹益西应乾隆帝之邀请东行,驻锡宏觉寺并为广大藏传佛教僧俗举行了盛大法会。1951年12月,中央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习仲勋专程前来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赴藏送行,并在宏觉寺与十世班禅商讨具体赴藏事宜。现在,宏觉寺成为促进藏汉民族团结和谐的宗教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弘扬爱国爱教、良好道德风尚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基地。
近年来,宏觉寺的两座旧殿因年久失修而成为危房,受到了青海省文物局高度重视,拨专款进行修复工作。在近期修复观音殿时,在旧建筑的两根大梁上都发现了明朝时期的重要文物题记,其中一根上的题记时间分别为永乐十一年和宣德二年,所题内容为:“建修差太监刘建修灌顶净慈普应国师托思巴监参”、“敕赐弘觉寺金佛一台灌顶净慈普应国师托思巴尖讃”;另一根大梁上的题记时间分别为万历二十四年、康熙二十一年、乾隆四十二年,所提内容为:“重修人本寺国师峩□唻众佃户文海等……(此处为几位人名)”、“建修大殿一座国师峩忘□□众佃户文地仓等六户功德主……(此处为几位人名)”、“黄河南佛僧加木样胡图克杨□张三柱等倡众重修功德主……(此处为若干位人名)”。通过题记所示年代和内容来看,此大殿明清时多次进行了修复,明代时朝廷派出太监主持修建并有敕赐的金佛一尊,可见明朝廷对河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宏觉寺的重视程度,清代汉藏等多民族对宏觉寺修复所做出很大贡献。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大殿两个大梁题记从一个侧面生动体现出明清以来河湟民族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场景。
宏觉寺修复前的观音殿
宏觉寺修复后的观音殿内部
宏觉寺观音殿西面大梁
宏觉寺观音殿东面大梁
撰稿人:陈立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观觉尖措(青海西宁宏觉寺)
图片提供:观觉尖措(青海西宁宏觉寺)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