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7-18 05:25:00 | 来源:《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 | 作者:张可佳 | 责任编辑:闫景真

2019年6月24—26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中共松潘县委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藏学》杂志社、四川省民族研究会、松潘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是继2017、2018年在四川西昌市、泸定县召开的“藏区精准脱贫研究”系列学术研讨会的第三次专题会议。来自京、川、津、甘、藏、青、陕、滇、豫等地21家高校、科研及党政机构的近4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藏区生计、收入、人口、产业、文化、生态、旅游等主题切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精准脱贫,在大会及分组会议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探讨。松潘县相关部门领导列席旁听了会议主题发言。

会议开幕式由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书记袁晓文研究员主持。中共松潘县委书记贺松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研究员代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讲话。贺松书记首先就松潘县脱贫攻坚工作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正值松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本次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共商藏区精准脱贫大计、共谋藏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扎洛所长指出,在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松潘县召开本次会议,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藏区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藏区精准脱贫事业进入决胜阶段,下一阶段的藏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必将更加艰巨,期望大家在本次研讨会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关注藏区精准脱贫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开展深入研究,推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了发言交流。

一、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研究

在全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藏区精准扶贫也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严峻考验,需要更精细化的扶贫思想、更精准的扶贫举措,扶贫脱贫经验总结与交流至关重要。与会学者就西藏及甘肃、青海、四川精准脱贫的藏区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展示,并围绕关涉生计方式的制度设计、人口、收入、社会组织等话题探索藏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启示。

四川藏学会副会长、凉山藏学会会长周文安在《科学把握内在逻辑着力藏区持续发展》发言中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了决胜关键时刻,藏区要立足实际,科学把握内在逻辑,着力在“五个再发力”和“三个对接”上狠下功夫,不断推进藏区可持续发展;中央民族大学马胜春等以《藏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探析》为题,指出当前藏区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就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调需要促进藏区人口思想观念的快速转变,促进其市场观念的建立;加强正规教育投入,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人口流动和跨省劳务输出,促进民族间地区间的交流交往;加快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提高扶贫效果,避免返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陈默副研究员在《西藏农牧民可持续增收的路径分析——基于浙江和西藏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简要分析》文中,通过对浙江与西藏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私营企业发展比较,提出发展乡村民营经济、产业要立足西藏的资源禀赋等持续增收的对策与建议。甘肃省政府参事、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道周在《甘肃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发言中聚焦甘肃脱贫攻坚的主要经验,强调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大的价值取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从精神层面开展精神扶贫、精神脱贫,帮助困难群众形成扶贫攻坚、脱贫攻坚的源动力和内生力;云南民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杜发春、鲁茸拉木的《青海长江源村牧民脱贫的动力机制研究》重点探讨长江源村生态移民搬迁14年来(2004—2018)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及其实现稳定脱贫的因素及其动力机制,提出长江源村牧民生态搬迁后,逐步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从雪山到城市、从牧民到市民等巨变及其生计方式的转型;国家草原生态奖补的基础性支撑、集体经济增收和非牧就业孵化器、牧民自主创业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等成为长江源村脱贫的主要因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扎洛研究员的《草场使用制度变革及其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以三江源地区为例》从关涉传统生计方式的制度性设计角度切入藏区牧民脱贫与发展议题,提出草场使用制度设计,需要深入认识草原畜牧业与农业的差异、草原与农田的差异。

西昌学院何文海在《四川散杂居藏区精准脱贫经验探析——以平武县的藏族乡为例》发言中,聚焦散杂居藏区精准脱贫的主要经验,对平武县藏族乡在加强民族团结互助实现共同富裕、“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助推精准脱贫、结合外来力量与本土资源摸索创新脱贫路径、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研判发展风险、及时推动产业发展转型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提炼,对散杂居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四川农业大学陈焱在《长征时的民族工作对社工介入藏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启示》发言中强调社会工作独特的伦理价值和务实方法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扶贫观念,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以及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的方法和优势视角、增权理念的融入,可提升精准扶贫对象的脱贫能力,挖掘精准扶贫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更好地发挥“造血功能。

二、旅游助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特别是旅游作为一种扶贫手段,正在解决农户温饱问题、促进脱贫致富上逐步发挥作用。与会学者从乡村旅游提高农户收入、高端旅游融入文化内核、旅游扶贫经验等角度探讨旅游业促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次仁央宗的《藏区高端旅游发展思路中的文化设计——以拉萨为例》为题,强调实现高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灵魂。拉萨立足于藏文化沃土上,能够在旅游中发挥其能量,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四川大学李锦在《乡村旅游中农户人力资本的结构及影响》发言中,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为例,探究农户人力资本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回应乡村旅游发展如何提高乡村藏族群众参与度,如何有效提高农户收入水平的问题;指出采取措施提高农户从事乡村旅游的技能水平,提高农户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结构,提高农户获得旅游收入的能力。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耿静在《对川西北高寒牧区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发言中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为例,总结其旅游扶贫“三大产业”发展经验:旅游产业、牧业产业、路沿经济产业;通过扶智与扶志,转变牧民观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杨勇在《甘南州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发言中指出甘南州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等精准脱贫模式,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利用各种藏族文化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旅游先行”的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甘南藏区旅游脱贫和乡村振兴之路。

三、文化助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民族文化推动精准脱贫具有“可持续性”,既是扶贫,也是扶志,是一种保护性的开发,是可持续的发展。与会学者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组织以及文化产业的视角探讨民族文化助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议题。

成都师范学院陈波在《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藏族节庆体育创新发展的探讨》的发言中,积极探索拓展藏区乡村旅游与节庆体育的融合,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创新藏族节庆体育的发展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和乡风文明建设。成都市委党校王胡林在《民族民间文化组织参与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九寨沟县白马文化艺术协会为案例》的发言中,分析了九寨沟县白马文化艺术协会发挥民族文化扶贫的“协调者”作用,将政府扶贫资源、企业市场资源、贫困群众民族技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动白马藏族文化传承保护、生产性发展,既有助于脱贫攻坚,又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自信。天津大学切羊卓玛等在《社会排斥视角下藏区文化产业促进贫困治理研究——以热贡艺术产业为例》的发言中,聚焦艺术产业促进贫困治理,认为文化产业能促进藏区文化、社会、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对贫困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发展陷入社会排斥五大维度困境中,应该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制定系统有效的社会政策、兼顾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发展、实现产业融合等路径以突破困境,从而实现贫困治理目标。

四、生态助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是生态扶贫致力的方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沈茂英在《四川藏区农村妇女生态扶贫参与维度研究》的发言中,聚焦女性在生态扶贫中的作用,从藏区妇女传统角色地位出发,分析藏区农村妇女参与生态扶贫的途径以及制约因素,包括女性脱贫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村级决策层面女性数量不足、妇女在社区层面缺少决策权、常住人口增加挤占就业空间,对藏区农村妇女就业本地化形成持续的压力等,指出女性在生态扶贫中的独特作用需要得到重视并加强。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王海燕在《川西北山区藏寨生态扶贫实践与经验——以理县熊耳村为例》的发言中,以精准扶贫为背景,立足于生态扶贫视角,对川西北山区藏寨熊耳村生态扶贫实践的研究,观察熊耳村生态扶贫的做法与成效,提出了川西北高山峡谷地区藏寨在脱贫攻坚战进程中生态扶贫的实现路径。

五、产业助力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精准脱贫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兴旺是基础。与会学者就产业精准脱贫与生态保护关联、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的模式与经验、产业类型与转型助力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

阿坝师范学院李治兵等在《四川藏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协调发展研究》的发言中,强调四川藏区的精准脱贫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精准扶贫相结合的观点。提出四川藏区应当推动政策性文件出台,同等对待两者地位;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构建发展强大后盾;强化保护性发展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等举措。郑州轻工业学院李国政在《精准援藏与矿业发展:以西藏“华泰龙模式”为例》的发言中,聚焦华泰龙公司将精准援藏与矿产资源开发有机结合的“华泰龙模式”,以“老西藏精神”为引领,以生态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技术水平为保障,以和谐矿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援藏效果为目标,进而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李健在《试论小微产业和社区经济在藏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发言中提出不同于“产业和经济发展都需要规模优势”这一传统观点,认为藏区的特殊区情、资源的规模约束和自然人文特征更有利于在产业经济上做小做精而不是做大做强。已有的实践经验显示,未来藏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大与小、内与外、中心与边缘、政府与市场、传承与创新、边疆与内地等一系列二元关系。成都市委党校杨莉芸在《四川藏区城镇产业绿色转型路径研究》发言中提出四川藏区城镇产业绿色转型能实现四川乃至整个藏区的跨越发展和安定团结。作者分析了四川藏区城镇产业绿色转型的现实条件,提出升级传统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等转型路径。

六、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发展与建设研究

国家实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城乡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步骤,两者之间有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相互补充,以乡村振兴助推精准脱贫。与会学者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反思精神扶贫、民族文化传承、劳动力就业、驻村干部参与意愿、特色边境建设议题,强调了文化和精神力量、精神关怀的重要性,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徐伍达在《西藏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精神扶贫研究》的发言中,针对农牧区精准扶贫中精神贫困现象,探讨“扶志、扶智和扶制”在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之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四川省民族研究所韩正康、袁晓文在《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与对策研究——以西昌市兴胜乡联合村藏族、蒙古族移民定居点为个案》关注移民搬迁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传承与发展如何融入乡村振兴,强调将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形成乡村振兴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促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西南民族大学肖怡然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的发言中,结合阿坝州州情,指出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杨帆在《扶贫驻村干部留任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发言中,通过对268位扶贫驻村干部的问卷调查,分析扶贫驻村干部留任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结果显示乡村振兴的人才吸引力度有待增强,而精神关怀的作用不容忽视。西北大学徐宁等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西藏特色边境乡村建设的思考》的发言中,提出边境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西藏边境地区具有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和兴边富民的紧迫性,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要求,在具体实施上,把它具体化和量化,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分任务,精准地推进。强调深入挖掘整合边境地区地方独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底蕴、特色资源,加强边境地区特色边境乡村建设与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推进边境地区边民增收、生活水平提升的繁荣和谐美丽西藏特色边境乡村。

总体上,与会学者从藏区实际出发,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为藏区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带来新见解、探索新办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扎洛在会议总结发言中强调,希望与会学者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促进成果的运用、转化和宣传,为提高藏区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建言献策、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张可佳,女,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成都 610036)

来源《中国藏学》2019年第4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