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藏地江南”:领略生态林芝,感受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06-24 19:55:00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作者:肖维霖 | 责任编辑:李昭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不得不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把这一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得淋漓尽致。林芝是全国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冰天雪地”的地方之一。在这里,雪域的壮阔与江南的秀美得到了神奇的统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有怎样动人的故事带给大家呢?

图为尼洋河畔风光

图为6月18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调研组一行来到久巴村和色果拉村调研

据了解,2003年,久巴自然村与色丁当噶自然村合并为久巴行政村。久巴行政村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族乡,位于318国道旁、尼洋河畔,距离林芝市区30公里左右。全村共有30户、123人。这里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属于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自然环境良好。冬季温和干燥、夏季湿润无高温,适宜种植天麻、草莓、苹果、樱桃、李子等经济作物。

2002年以前,久巴村群众的收入主要来源为砍伐林木、上山挖松茸,日子过得紧巴,尤其是后来西藏自治区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不允许砍伐树木后,村民们失去了经济来源。

图为久巴村村民从大棚采摘的新鲜草莓

现任村支部书记多布杰介绍,在林芝市、巴宜区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党支部及村妇联的带领下,2009年久巴村成立了草莓种植产业合作社。目前,久巴村共有温室大棚56座,平均每户拥有2座温室大棚。草莓合作社项目,通过对久巴村妇女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发放农业知识手册,来提升妇女农业种植技能、提高群众农业生产水平,鼓励妇女群众在提升产量和产值上下功夫。按照全村1户2个温室大棚计算,每户年平均增收6万元,做到了全村没有贫困人口。如今的久巴村,居民家家户户有了收入来源,每家每户都住着500平米的房子,宽敞笔直的水泥公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是久巴村留给大家的印象。

图为久巴村社区街道

色果拉村位于米瑞乡西方向、雅鲁藏布江沿岸,距县城40公里左右。全村37户,173人。多年前,由于受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雅鲁藏布江一带的沙化问题很严重,植被变少,到了河水泛滥期,良田更是被汹涌的江水肆意破坏,沙尘天气频发,不仅对村里的房屋造成破坏,也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开始带领村民实施防沙造林工程,制定了每年种树面积1000亩到2000亩的任务,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过。10年间,色果拉村已经种了几十万棵树,种植面积接近6000亩。现在的色果拉村,绿树掩映,景色迷人,一栋栋特色鲜明的工布民居错落有致。庭院里,鲜花怒放,居室内,窗明几净。

图为色果拉村一户居民的住所

据色果拉村村支书介绍,色果拉村居民喜爱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屋顶,以往由于风沙大,经常把插在屋顶的国旗吹歪,于是村民自发在每家每户门前修建了升旗台,每到国庆、“七一”等重大节日,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另外,村委会有专门的旧国旗回收箱,用来收纳村民家里的旧国旗,村民上交旧国旗可以换取新的国旗。

林芝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生态环保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林芝的“大环保”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除了久巴村和色果拉村的人民生活状态的改善,“十三五”以来,林芝在改善民生和生态保护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是推进全面参保计划,落实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政策。林芝扩大了现在自治区规定的代缴范围,将中度残疾人、五保户、寺庙僧尼等困难群体也列入代缴范围,每人每年为其代缴最低档次100元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同时,还健全维权机制,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林芝建立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保障农牧民工合法权益。2016年以来,先后为各类劳动者追发劳动报酬超过2亿元。2020年6月7日,林芝市确定了首批73名农牧民学员前往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参加川藏铁路项目“订单式培训”(钢筋工、焊工、机械维修等),培训后可实现转移就业。

在教育方面,注重落实教育惠民,提升人民素质。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实现人民群众有学上的愿望。林芝目前的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小学阶段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89.83%、99.97%、104.15%、96.92%、93.45%。二是推进教育改革,均衡优质资源,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林芝市充分借助广东省对口支援的优势,现有60所学校与广东省结成友好学校。林芝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疫情期间,全市统筹规划网课教学,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覆盖到了全市所有的乡镇。三是立足实际做好教育扶贫、教育惠民工作。林芝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3705名建档立卡在校贫困生实施精准资助,实现了无一人因贫辍学的目标。

并且,林芝市在夯实创业载体,助推创业发展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建成了永久精准扶贫双创孵化基地,鲁朗创客产业园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7县(区)均已建成双创基地,实现市县(区)两级全覆盖。2018年以来,全市281家企业和团队入驻双创基地,吸纳就业1835人次(其中:西藏籍高校毕业生391人)。

林芝有着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条件,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难以两全是一个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问题,而林芝在经济快速高质量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环保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确保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林芝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林芝市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联动机制》,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推行“环保+公安”“环保+市政”“环保+旅游”等联合执法新模式。

林芝还注重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生态保护区工作,加快推进土壤生态修复和治理,对医疗废物处置中心、7县(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土壤常规监测,建设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土壤环境质量数据,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在生态工程建设方面下功夫,2019年,林芝造林绿化3.42万亩,治理沙化2.37万亩,森林抚育10.5万亩。2018年12月,林芝创建全国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市共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1个,自治区级生态县6个、生态乡镇44个、生态村410个。

图为工布江达县一景

不断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林芝的工布江达县专门设立绿色储蓄银行——“垃圾兑换积分超市”,为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可通过捡拾路边垃圾交到专门的“超市”积分,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近些年,林芝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辖区内主要江河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湖泊水质总体达到Ⅰ类标准;18个地表水断面、8个国控断面各项指标均达标,水质达标率100%;13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林芝这个“藏地江南”,正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幸福。(中国西藏网通讯员/肖维霖)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