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前期分会——梵文小组讨论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

发布时间:2020-01-16 11: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1月8日,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前期分会——梵文小组讨论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李学竹研究员和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弗朗西斯科•斯菲拉(Francesco Sferra)教授共同召集,会期一天,来自中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6个国家、10余个研究机构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讨论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李学竹研究员主持,他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召开缘由和参会学者情况,并邀请大家继续踊跃参加将于2020年8月份召开的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出席会议并致辞,郑堆回顾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尤其是宗教研究所梵文研究的历程以及在梵文领域与国外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的情况,并对本次参会的专家学者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新一辈的梵文学者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梵文研究更上一层楼。

image.png

图为会议现场

本次研讨会共有13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内容涉及因明、密教、佛教文学以及字体、语法、梵藏汉的比较研究等。不仅有贝叶经写本和梵文文献的研究,还有对人物的考察分析。来自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思想史研究所的室屋安孝(Yasutaka MUROYA)研究员对原藏于功德林的《论议正理论注》进行了考察,指出现行的梵文校定本中存在错误读法的问题。来自泰国玛希隆大学的托尔斯敦•格洛夫(Torsten Gerloff)博士发表了关于《无上五次第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比较了该论梵藏文本,发现藏译本与梵文本并不一致,指出梵文本可能有所缺失。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皮特•佩斯达克(Peter Pasedach)学者通过《劫宾那胜生史诗》,讨论了该史诗作者吉祥主是佛教徒还是湿婆教徒的问题。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的弗朗西斯科•斯菲拉(Francesco Sferra)教授介绍了有关《金刚句精要集》的研究情况,并考察了该论著作者那若巴的著作风格。来自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松冈宽子(Hiroko Matsuoka)研究员介绍了阎魔梨《释量论庄严疏》项目的进展情况,同时讨论了该书中关于引用文献的特点。来自德国汉堡大学亚非研究院的张思睿(Daisy Cheung)博士通过对《明鬘论》等文献的考察,论证了甘婆罗属于瑜伽行派,并非有人认为他是中观行派的问题。有7位中国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的张丽香教授介绍了和田新出婆罗谜字体梵语、于阗语佛经残片的研究情况,并展示了由她释读出的一些研究成果。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的欧珠次仁副研究员主要讨论了梵文佛经藏汉翻译的异同问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的萨尔吉副教授介绍了有关《十地经》的梵文写本情况,并作了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的王俊淇博士讨论了月称《明句论》中的自他共三种比量,并与玄奘、窥基等汉传因明进行了比较研究。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贝叶经研究所的大普仓助理研究员发表了西藏所藏梵文贝叶经写本中有关箭头形字体的研究情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的录目草副研究员介绍了《四赞广释》写本以及相关的研究情况。同样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的顿珠次仁助理研究员讨论了藏译《法华经》于阗写本中关于古藏文术语的特征。主旨发言之后参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image.png

图左为会议召集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李学竹研究员,图右为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弗朗西斯科•斯菲拉(Francesco Sferra)教授发言

image.png

图右为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思想史研究所室屋安孝(Yasutaka MUROYA)研究员发言 

image.png

图右为荷兰莱顿大学皮特•佩斯达克(Peter Pasedach)学者发言 

image.png

图左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系萨尔吉副教授,图右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王俊淇博士发言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