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笑、徐平: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的农村生活变迁——以帕拉庄园所在班觉伦布村为例

发布时间:2019-04-03 15:00:00 | 来源:《中国藏学》2019年第1期 | 作者:邓笑 徐平 | 责任编辑: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进驻西藏,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此后8年,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并未根本性地改变。1959年3月10日,西藏分裂主义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挑起武装叛乱。同月20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反击,迅速取得平叛斗争的胜利,民主改革相应在全西藏蓬勃地开展起来。自此,延续700年的封建农奴制终于寿终正寝,百万农奴彻底翻身解放,掀开了西藏历史崭新的一页。

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人民正式开始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其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起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社会面貌呈现出日新月异、万象更新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进入21世纪后,伴随国家前所未有地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以及各种援藏政策和援藏计划的出台更新,西藏社会在方方面面发生了更大变化。2017年10月18日,随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精神指导下,国家继续加大对西藏的支持与投入,高度重视在西藏及四省藏区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西藏整体呈现焕然一新的局面。

从1959年到2019年,在短短60年的时间内,西藏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的伟大飞跃,西藏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也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改变。为探寻这种变化在西藏农村的展现,笔者选择了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班觉伦布村,先后于1995年、1997年和2004年3次入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了充足的资料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于《中国藏学》先后发表了《西藏农民半个世纪生活的定量分析》与《西藏农村的新变化——以帕拉庄园所在村庄的调查为例》两文。时值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笔者继续以班觉伦布村为个案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追踪这个当年的“朗生村”60年来的变化,用具体生动的数据和事实,来反映西藏农村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变化。

一、帕拉家族及其庄园与班觉伦布村的历史

帕拉,是帕觉拉康家族的简称。帕拉家族在旧西藏众多贵族中,是仅次于历辈达赖喇嘛“亚谿”家族的五大“第本”家族之一。[1]相传,帕拉家族的先祖是不丹帕觉拉康寺的僧侣,17世纪时因为政治斗争失利逃出不丹投靠了西藏地方政府,自此成为了西藏的世俗贵族。[2]直到1959年,以帕拉·扎西旺久为代表的领主家族逃亡印度,帕拉家族在西藏的贵族史由此正式告一段落。

帕拉庄园是帕拉家族的祖业庄园,坐落于西藏古城江孜县西南3公里处的班觉伦布村。帕拉家族的祖业庄园最早是建在江孜县重孜乡的萨鲁庄园,经过100多年积聚以及帕拉家族政治势力的增长,家族庄园于18世纪80年代迁到了江孜城东的江嘎庄园,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主庄园——岗居苏康。在1904年的抗英保卫战中,江嘎庄园与岗居苏康被战火毁坏。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帕拉家族在西藏官场上的步步走红,最后一任领主扎西旺久终于在1955年建成了帕拉庄园如今的模样。[3]经过剧烈的历史风云变迁,帕拉庄园作为西藏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领主庄园,成为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从兴旺到衰落的缩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94年将其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4月又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其成为江孜县乃至西藏的“唯一”级著名旅游景点,前去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4]

60年前,帕拉庄园作为帕拉家族的“脸面”,是其管理所有庄园与农奴的权力中心,也是整个家族穷奢极欲地享受生活的天堂,与此同时,它也是农奴们备受欺辱的地狱。1959年民主改革前,班觉伦布村是地道的农奴村,主要居住着围绕领主服务的“朗生”农奴,他们一生都在庄园辛勤劳作,除了上厕所与睡觉外,几无片刻安宁。尽管每年庄园会给农奴发放16如克粮食与一卷下等氆氇布,但放粮时不仅大斗进小斗出,而且其中掺杂着杂草和泥土,这还只是发给能劳动的朗生,家里的老小都靠这点粮食生活,每天只能喝着稀薄的糌粑面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理需要,时常处于饥饿之中,难怪他们说:“我们不是吃糌粑长大的,是饿大的。”一年中只藏历年有一次吃肉和米的机会,多数农奴穿劣质氆氇制成的衣服,根本无法抵挡寒冷,终年生活在无尽的苦难之中。

在领主眼里,农奴与牲畜的区别只在于农奴会说话而已,领主可以随意毒打他们,农奴们除了忍气吞声别无他法。例如,帕拉庄园的最后一任领主扎西旺久非常痴迷于打麻将,一场麻将有时会输掉几千的大洋,他会半夜冲进朗生小院,见人就毒打,把气撒在无辜的农奴身上。扎西旺久还以各种荒谬的理由,强行搜刮稍微富裕些的差巴家的财物,成倍地加重其下辖庄园农奴的税收,使许多差巴户沦为朗生,其庄园则变得更富有。在封建农奴制社会的黑暗统治下,农奴们没有婚姻自由,只能在其庄园范围内结婚,如果违反了规定就会惨遭毒打,不仅婚姻受到破坏,甚至还会面临家破人亡的危险。帕拉庄园下属的一个农奴由于从达孜娶了新娘,领主将他关进监狱并抄家,使其家人不得不流落外地,小伙子也在监狱中被殴打致残。在那段黑暗时期,阶级压迫和阶层歧视也给农奴们施加了无尽的苦难,如果庄园里的朗生和铁匠、铜匠等受歧视阶层的人恋爱结婚,或者与其他领主的农奴结婚必须要支付高额赔偿,否则他们就会被驱逐出庄园,所生的孩子也会倍受歧视蹂躏。[5]

帕拉庄园的领主就这样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将其所辖的农奴视同牲畜一般对待。没完没了的乌拉差役,昼夜劳作依然无法偿还的无底债务,无法解脱世代相随的农奴身份,农奴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奈煎熬着。就如同他们唱的这首民歌:雪山即便化成酥油,依然由官员占有;河水即便融成牛奶,也没有喝一口的权利……

1959年的民主改革,翻身农奴欢天喜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60年过去了,帕拉庄园的建筑依旧,但班觉伦布村人民的生活却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帕拉家族及其庄园,是外界了解新旧西藏变化的生动典型,它向人们展示着西藏沉重的昨天,也让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二、民主改革60年来班觉伦布村农民生活的变迁

在1995年、2004年以及2018年3次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班觉伦布村人口的变化进行了统计(见表1)。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封建农奴制的解体,班觉伦布村的村民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还拥有了医疗健康的权利以及自主婚嫁和生育的自由,其家庭户数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两者呈现翻番的增速。在民主改革前,农奴生病只能听天由命,自己不能决定自己能否成家,不得与其他阶层或其他庄园的人通婚,生育的孩子也无法养活只能送人或寄养他家。60年来,班觉伦布村的村民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家庭数量和人口数量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其中,2004年因为外出工作、上学人数的增加,家庭户数和人口数量有所下降;2010年后由于行政村范围扩大和本村经济快速发展,使班觉伦布村户数和人口数剧增。  

在3次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就班觉伦布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进行了统计(表2)。根据表2可以明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班觉伦布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居住面积有着巨大的差距。民主改革前,帕拉庄园有3层楼、82间房屋,合计5000余平方米的居住面积,但是,大多数农奴只能蜷缩在黑暗低矮的“朗生院”里,现在保留完整的一处“朗生院”总共不到150平方米,每间房只有10平方米左右,曾经塞满了14户60多个农奴。农奴的人均居住面积还不到2.5平方米。[6]

民主改革后,农奴翻身做了主人,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分到的房屋里,这是祖祖辈辈做农奴的人们,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第一次成为自身、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安居工程的推行,修建新屋、扩建楼房与内部装修成了班觉伦布村的新潮,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幅提高,内部更是辅以豪华装修与各种家电家具,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彻底的改善。晚上躺在属于自己的床上,曾为“朗生”的米玛顿珠老人说:“每天早上起来,看着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就像是做梦一样。”[7]值得指出的是,因为并村后人口的显著增加,统计显示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减少,实际人均居住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笔者的房东德吉家就是生动的写照,其父辈一家住的是“朗生院”一间房,人民公社时期盖起平房,改革开放后盖了二层土坯房,2015年后新建成800多平方米的三层现代楼房。 

班觉伦布村牲畜数量的变化可见表3。与内地农村的小农经济不同,西藏农村的经济结构是农牧结合,在农业保障生存的基础上,牧业直接关系着西藏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表3,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班觉伦布村牲畜数量的变化。民主改革前,为了着重保证农业生产,班觉伦布村的许多草地被垦成农田使用,直接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与牲畜数量的增加,而且封建农奴制更是确保绝大多数的牲畜属于领主,朗生几乎不可能拥有牲畜。民主改革与人民公社时期,牲畜总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但使用的种类与功能发生了一定变化。[8]改革开放以来,班觉伦布村牲畜数量呈十倍以上的增长速度,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反映出人民生活质量的迅猛提高,牲畜不仅是食物来源和燃料来源,更是交通工具与创收方式。

我们再来看一下班觉伦布村村民受教育水平的变化情况(表4)。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是全村接受小学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断提高,学生入学率在2018年达到100%;另一方面,全村文盲率不断降低,从32%下降到5%,全民脱盲指日可期。进入21世纪后,班觉伦布村的整体教育水平不断增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还出现了大学本科生。截至2018年,村里基本每家每户都培养出了大学生。伴随西藏自治区从有关政府部门到家庭要承担学龄儿童辍学被问责,以及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的政策与对农牧民子女“三包”和学前教育财政补助的政策,班觉伦布村对孩子的教育空前重视,近年来几乎所有孩子都能从幼儿园一直上到高中或大学毕业。显示出60年来西藏农村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班觉伦布村农民生活的变化还表现在农业生产上。随着两个长期不变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农民们开始富起来,思想不断解放,因循保守的旧观念、封建迷信的旧思想被打破,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农牧产业带来的收益,转而开始在手工业、养殖业、温室育苗、大棚种植、多种经营等方面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截至2013年,班觉伦布村96户人家共508人拥有农田1767亩、牲畜1682头(只)、大大小小的农用机械共92辆,有50辆收割机、60辆耕作机……人们开始运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耕作,农牧林等总收入达到522.5万元,人均收入7400元,全村93户新建了楼房,其中有85户是二层楼。村里还开通了高压电、自来水、公路、电话、广播、电视等,冰箱、搅乳机、打酥油茶机、暖气炉等现代家具的覆盖率达到70%,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空前提升。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健身中心等都配备成套的器材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体生活。

由表5可以,截至2017年,班觉伦布村农牧经济总收入达到748.83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0.64万元,同比增长率为5.74%;农民人均收入10212.12元,已基本与同年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30元持平。改革开放以前班觉伦布村一直是江孜县最贫困村之一,如果再比照60年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朗生村”,班觉伦布村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95年、2004年以及2018年3次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以4户朗生家庭的生活变化为例,具体生动地展现“朗生村”60年的变迁。

个案1.边巴仓决家

民主改革前,边巴仓决是帕拉庄园的裁缝,父亲次旦是骡马朗生,母亲尼玛片多织氆氇,全家2代5口人居住在11.89平方米的小屋中,拥有的家具只是一个小茶桶,睡的是土坯床,铺的是羊皮垫,用的是土陶器。1989年,边巴仓决家花费2万余元修建了上下10柱的二层楼房,1993年又扩建一间2柱的大客厅,住房面积达到476平方米,家具一应俱全,还购置了电视机、录音机,银行存款1万多元。1997年,老母亲尼玛片多仍在世,全家4代9口人,是全村唯一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9]2002年,尼玛片多于90岁高龄去世,边巴罗杰时任班觉伦布村村长兼村委会书记,不仅带领村民使全村经济迅速发展,也推动自家家庭经济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家中楼房又一次扩建装修,并于2000年首批用上了电话,新购了四轮多功能拖拉机。[10]到2018年,边巴仓决家有8口人,边巴罗杰仍是班觉伦布村村长兼党支部书记。不仅购置了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还购买了运送土石的德龙车(大型装载车,价值60余万元)和装载机用以创收,现在是班觉伦布村最富有的家庭。

个案2.尼玛顿珠家

民主改革前,朗生尼玛顿珠在庄园管奶牛,与妻子、孩子及姨母3代4口人住在12.6平方米的小屋中。人民公社后期,尼玛顿珠担任江热区供销社的主任,改革开放以后其家庭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率先盖起了2柱上下10间570平方米的楼房,家中子女先后参加工作,是村里出干部最多的家庭。其中,最小的女儿德吉从西藏水电技工学校毕业,先在县电站工作,后任江热乡政府妇女主任,对我们历次在班觉伦布村的社会调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11]2015年德吉家在保留村中传统土木结构旧房的同时,在离县城较近的帕拉庄园路边新建了3层800多平方米的现代楼房。时至2018年,德吉现任乡政府人大主任,其丈夫西洛是当地浦江希望小学校长,儿子2018年考上了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

个案3.拉巴家

民主改革前,拉巴家是祖传铁匠,被别人叫做“黑骨头”,是地位最低等的贱民,一家人带着一顶既不挡风又不遮雨的破帐篷四处流浪,有活就做工,无活就乞讨,如果生病只能死撑,熬不过去只有死路一条。拉巴的哥哥阿贵从小被领主带走,当做“人猴”供领主娱乐,甚至在冬季被扔入水沟中取乐。民主改革时,拉巴家在班觉伦布村分到了土地和房屋,这才结束了流浪生活。1995年后,拉巴家做上旧货生意与铁匠生意,一年净收入4500元,建起了5柱的新房,花费920元购买了黑白电视机,通过自己的劳动赢得乡亲们的尊重。2003年,拉巴家改建了新房并进行了内部装修,购置了整套藏式家具,新购了组合音响、彩色电视、摩托车,安装了电话。[12]到2018年,拉巴家是班觉伦布村变化最大的一家,全家有10口人,儿女均已成家,共有4个孙子、孙女。新添置了三轮车、摩托车、大型货运车,家中儿子从事货运生意,拉巴和妻子继续做小买卖。

个案4.罗布次仁家

罗布次仁是帕拉庄园领主扎西旺久的私生子,母亲拉珍是庄园负责做酒的朗生。民主改革前,罗布次仁虽然不能享有贵族子女身份,却过着贵族子女的生活,吃、穿、住各方面都比较丰裕,零食随便吃,水果也不缺,过节时还可享用一些山珍海味,全家居住在4柱的3间房屋中。民主改革后,罗布次仁一直在家务农,住房被减为两间半。1995年罗布次仁被选为江孜县政协委员,1997年又被选为常委。1986年他家住上了20柱10间的两层楼房。2004年,罗布次仁仍担任江孜县政协常委,住房经过一次装修,是村里最早一批安装了电话的家庭,新购了拖拉机、彩色电视机、录音机、自行车与洗衣机。[13]截至2018年,罗布次仁家共有9口人,有2个儿子、3个孙子和1个孙女,家中新配置了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和德龙,大儿子从事大卡车货运,小儿子在家干农活。

三、新时代班觉伦布村农民生活的新变化

“东边的那一朵白云,不是天空的补丁;被白云遮住的太阳,总会有晴空朗照的时候……”黑暗落后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注定无法延续下去的。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封建农奴制终于寿终正寝。1959年民主改革以来,班觉伦布村同西藏其他地方一样,终于不再生活在封建农奴制社会乌云的天空之下,而是沐浴在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之中,经历了民主改革、互助组、人民公社、承包制度、改革开放、全面小康、驻村工作、扶贫攻坚等历史进程,今天的班觉伦布村人,更加奋力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2017年,班觉伦布村在集体经济、农牧业生产、攻坚脱贫、党建工作、教育工作、社会安定和文明建设6个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1、集体经济方面

班觉伦布村高度重视发展集体经济,并不断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第一,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工作组的帮助下积极对外寻找销售,最终实现市场盈利4万元;第二,经过与县农牧局沟通和不懈努力,育种产业最终获利4.5万元;第三,村集体的4辆拖拉机运输获利2.3万元,村民相应获利2.5万元,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2017年班觉伦布村集体共获利13万元,极大地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2、农牧业生产方面

农业是班觉伦布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方式,村集体坚持做好以下8项工作,稳步提高农业产出:第一,更好地培植土地;第二,加大农业投入;第三,选好优良种子;第四,继续保持统一耕种;第五,统一使用农药;第六,及时消除杂草和害虫;第七,夏季做好农田管理工作;第八,农田灌溉自动化。

牧业方面,班觉伦布村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积极开展牲畜传染疾病预防工作;第二,做好母畜接生工作和饲养幼崽工作;第三,继续引进优良品种;第四,加强培育推广优良新品种。此外,2017年8月部分羊只突患重病,村委会迅速购回药物,并组成以兽医为主的医疗小组进行了及时治疗,通过对羊圈等地进行消毒防疫使牲畜脱离了大面积传染的危险,有效避免了村民的牧业损失。伴随市场上对畜牧商品需求的日益增大,班觉伦布村的牧业收入获得显著提高。

3、贫脱攻坚方面

班觉伦布村从2016年开始,经过村委会干部、监督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多次筛选最终确定扶贫对象。扶贫工作不仅严格遵守县乡政府的统一要求,也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2016年在贫脱攻坚工作上获得258000元资金资助,2017年又落实了268331元。村委会严格把控扶贫资金,成立了监督会,严格审查和监督钱款用处,保障落到实处,重点在修建房屋、购买车辆、农用机器、家具、偿还债务和保证大学生上学等多个方面对贫困户投入资金,争取全部实现脱贫。

4、党建工作方面

班觉伦布村共有31名党员,通过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基层党组织发展、服务人民、体恤民情等方面,提高了每位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坚持党风清廉和反腐败教育,班觉伦布村正在努力建设作风过硬的基层党组织,2017年发展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大扫除、整顿村容村貌等多项具体工作,在春耕秋收等关键环节加强督促指导,村两委获得村民的普遍赞誉。

5、教育工作方面

西藏自治区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的政策,对农牧民子女“三包”与学前教育财政补助的政策也正式落地。受此鼓舞,班觉伦布村更加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向村民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没有教育就无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道理,在村内培养“知识为本”的共识。目前班觉伦布村有95名学生分别就读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其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有51人,初中以上教育阶段的学生有44人,教育已实现适龄儿童上学全覆盖。昔日的“朗生村”和文盲村,现已培养出一大批中专生和大学生。截至2017年,全村先后有53人考上了国家公务员。

6、社会安定和文明建设方面

班觉伦布村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建设平安乡村。在村集体和双联户之间、双联户与个人之间实行维稳负责制,实施年中检查和年末总结双管齐下的制度创新。注重引导家庭和睦和邻里关系和谐,倡导和执行国家婚姻户籍制度,历史上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等婚俗逐渐消失,加强婴幼儿疫苗注射,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和稳定率不断提高,在家庭中培养和保持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村民们互帮互助、邻里和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7年班觉伦布村被评选为县级文明建设先进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和维护着这一荣誉。班觉伦布村每年都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10万元,用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优秀村民和村干部,每年1万元固定用于举办夏季文化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小结

从上述的数字和事例中不难看出,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帕拉庄园所在的班觉伦布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折射出西藏农村整体的社会变化与文化变迁。通过对西藏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可以发现,贫穷、落后、愚昧逐渐被消灭,政治、文化、经济、卫生等方面都在发生巨变。如同“水能解渴,但不能忘记挖井的人”这句谚语,面对今天幸福的生活,班觉伦布村人发自肺腑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没有共产党更没有班觉伦布村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会上,再次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对全国各族人民是最大的定心丸,也是最大的推动力。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已经确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蓝图也已绘就,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豪情满怀地开启新征程,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班觉伦布村人和西藏300多万人民一道,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1]徐平:《帕拉庄园》[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2]毕达克:《西藏的贵族和政府》[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第64页。

[3]徐平:《帕拉庄园“朗生”的今昔——实地调查报告》[J],《西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121页。

[4]徐平:《活在喜马拉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5]徐平:《帕拉庄园》,第111—116页。

[6]常川:《翻身农奴唱新歌——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系列述评之一》[N],《西藏日报》2014年3月26日第1版。

[7]同上。

[8]易华:《藏乡静悄悄》[J],《民族团结》2000年第4期,第43页。

[9]徐平:《帕拉庄园“朗生”的今昔——实地调查报告》,《西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125页。

[10]徐平:《帕拉庄园》,第134页。

[11]同上,第140—141页。

[12]同上,第150—154页。

[13]徐平:《帕拉庄园》,第157—161页。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