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8-12-24 15:55:00 | 来源:《中国西藏》2007年第1期 | 作者:郭丽平 | 责任编辑:

2006年10月14日至16日“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联合主办,由首都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瑞士、尼泊尔、台湾、日本、韩国的海外代表24位、国内代表36位,并发表论文。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各位专家围绕汉藏佛教美术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讯息交流,包括了近年来藏族地区(特别是卫藏和阿里)考古发现、中国内地藏传佛教遗址、以及海外与故宫所藏藏传佛教相关文物的研究。

开幕式之后进行四场专题演讲。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系的韦陀教授的《大黑天和大悲空金刚》,介绍甘肃武威西夏博物馆收藏的两尊金铜造像,在与永乐款金铜佛比较分析后,认为在研究特定时代藏传佛教由藏入汉的过程中,将特殊造像风格的作品与其它相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日本爱知大学立川武藏教授的《俄尔寺曼荼罗全集的版本》,厘清了俄尔寺曼荼罗全集不同版本间的异同。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建林研究员发表的《西藏西部古代岩画与其它古代遗迹的关系》,重点讲解西藏阿里地区分布于罗布措环湖周边古代岩画遗迹。这些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充实了对西藏早期考古发现的深入研究。最后,由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系资深教授玛莎·霍夫勒演讲的《西方收藏的明朝中期的汉藏唐卡》,就西方收藏的这批唐卡作品的款识、材质、风格进行分析,区分出“成化”与“正德”两组,并试图将其制作背景与北京护国寺进行联系。霍夫勒教授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汉学背景对于研究汉藏风格作品的重要。

在此后的两天会议中,研讨会分多个主题进行论文宣读与讨论。

在以“早期考古”为主题的讨论会上,藏族学者、来自西藏博物馆的夏格旺堆馆员发表《西藏林芝地区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及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张亚莎教授发表《鸟图腾与古象雄王国》,两者皆关注于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早期文明,显示了各自考古学与民族学不同背景的治学方法。

在“吐蕃与敦煌”的讨论会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霍巍教授对近年流散于海外可认定为吐蕃时期的大量文物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这些文物极可能是出自吐蕃时期王陵级大墓的盗掘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熊文彬研究员发表《唐蕃古道上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造像》,重点分析了今年新发现的两处大日如来造像风格,并指出大日如来是吐蕃时期最为流行的信仰之一。青海考古研究所许新国研究员发表《都兰吐蕃郭里墓棺板画报告》,这是青海吐蕃遗址的新发现。另外,藏族学者、西藏大学洛桑扎西发表《解读〈巴协〉中“藏式佛像”之说》,试图从文献与遗存中勾勒出佛教初传时期佛像的面貌,从而提出已被遗忘的“藏式风格”存在的可能。

在主题为“苯教与民俗学”的讨论会上,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的杰夫·瓦特研究员发表《鉴别苯教艺术的关键特征点》,目的是在苯教宗教作品的鉴别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分类方法,希望籍以激励其它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交流和评论,最终创新总结出一种更加完备有效的研究方法。四川大学考古系李永宪教授发表《试析吐蕃的“赭面”习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福顺教授发表《羌姆面具艺术》,研讨会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藏传佛教艺术世俗信仰、习惯的佛教化和佛教的世俗化,可见艺术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在“早期(11-14世纪)西藏艺术”的主题讨论中,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史研究所卢恰尼茨教授延续其对于喜马拉雅西部艺术风格的关注,试图将喜马拉雅西部艺术的流传推演至17-18世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景安宁教授发表《西藏曼荼罗缘起》。不同于传统学界强调的印度起源说,景安宁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的“式盘”是西藏曼荼罗的直接源头,从而认为西藏密宗曾受到道教与汉传密宗的影响。瑞士亚洲佛教艺术研究院的米夏埃尔·汉斯先生发表《元代萨迦寺的尼藏与藏汉金铜佛像中是否存有阿尼哥风格?》,则对一般认为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相关的作品做了重新回顾与评估。

在“早期(西夏、元)藏汉艺术”的主题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谢继胜教授发表《贺兰山:达摩多罗、伏虎罗汉、布袋和尚与藏传佛教罗汉图像的纠结——西夏、元时期中国美术史多元风格的分析》,其认为宋、西夏时期,禅宗绘画中的一些人物形像体系影响了贺兰山佛像造像系统,之后逐渐渗透到西藏的罗汉造像体系和蒙古地区,由此可见12—13世纪中国美术史多元风格的成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尚刚教授发表《大都会博物馆藏大威德金刚缂丝唐卡分析》,推测此件作品原是为了元泰定帝制作,但因政权更替而供养人改为元文宗兄弟。德国波恩大学亚洲与伊斯兰艺术史研究所贝纳特?布诺斯卡姆研究员发表《布达拉宫藏不动明王缂丝唐卡的年代问题》。关于这件不动明王唐卡的年代,先前学界粗略定为13世纪早期;布诺斯卡姆在对这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应为14世纪早期的作品,并与蒙古皇室成员有关。

在“明清时期汉藏艺术”的主题研讨中,学者论文集中探讨明清时代受到汉地影响的西藏艺术作品。其中,法国国家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艾米·海勒博士详细地分析了一套竹巴噶举巴喇嘛唐卡肖像绘画,就其产地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并提出新见解。藏族学者、来自西藏博物馆的巴桑罗布先生发表《试考雪堆白造像艺术及其历史》,利用达赖五世等传记数据,重构了拉萨雪堆白造像厂的历史发展,弥补了西藏佛教造像本土化特征最明显时期的艺术史空白。故宫博物院胡国强副研究员分析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17世纪藏地所造铜鎏金杨柳枝观世音像,分析其藏文款识和造像风格,指出此杨柳枝观世音像为历史上汉藏文化艺术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故宫博物院徐斌先生发表《寺院的格萨尔信仰——由更庆寺的一组唐卡谈起》,论述了藏族本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佛教化及佛教的世俗化,进而如何反映于艺术领域。

在“明清时期藏汉艺术”的主题研讨会上,学者则集中探讨明清时代汉地制作的藏传佛教建筑与艺术品。其中,美国加州大学史维东教授发表《乾隆皇帝地宫的设计:对图像学和汉藏艺术元素的理解》,针对裕陵地宫藏传图像元素进行识别,并试图将其放入整个藏汉艺术的背景中来评价。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院伊莎贝尔·夏何露研究员《北京、内蒙及安多地区清代佛教建筑之比较——回廊式都刚风格》,探讨西藏格鲁派“都刚”经堂在内蒙与汉地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副教授发表《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法器与汉藏艺术交流》,分析西藏和内地收藏的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法器,说明明清时期汉藏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次国际研讨盛会结束之际,大会组委会还提出了成立“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国际联络委员会”的倡议,希望联络国际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同仁一道推进西藏艺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国内外从事、爱好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的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分享学术成果、交流学术观点和促进学术联系的平台,推动了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本届汉藏佛教美术研究国际研讨会为继第二届之后成功举行的又一次国际盛会,它将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历史等关于西藏及其周边地区和汉藏之间诸多问题的深入研究做出理论贡献。

原载:《中国西藏》2007年第1期,题目为《汉藏佛教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