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汉文部分)——藏语文教学与藏语文演变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8:2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三、社会语言学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社会语言学方面的成果主要涉及藏语文教学、藏汉英多语种翻译、藏语的实际使用情况调查等。

(一)藏语文教学与藏语文演变

语言文字的教学与实际运用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也一直是藏语文研究的一个热点,代表性的成果有:熊坤新、张培青的《西藏藏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建议》(《民族教育研究》第3期),鲁毛才让的《浅谈藏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新课程》[上]第2期),高洁的《农远工程“三种模式”藏语资源建设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第7期)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术语大量涌现,对藏语文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相关的研究成果有:胡星井、德吉《藏语文新词汇不断涌现》(《中国西藏》中文版第2期),利格吉的《刍议西藏城镇化进程中藏语的发展演变》(《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陈荣泽的《藏汉语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西藏研究》第3期),李永斌的《论西藏未来的语言发展趋势》(《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当增扎西的《现代藏文辞书的发展》(《中国藏学》第2期)等。

胡星井、德吉在《藏语文新词汇不断涌现》一文中,对大量涌现的新词术语进行了介绍。文章认为,规范藏语翻译是每个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大量新词术语进入到藏语在为藏语文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利格吉的《刍议西藏城镇化进程中藏语的发展演变》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演变都有它的内部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向。随着西藏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更多农牧民迁居城市,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使西藏城镇化人口的语言使用必然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作者对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藏语发展演变的因素、类型、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陈荣泽在《藏汉语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一文中,阐述了藏汉语之间的接触主要是跨地缘文化交流性接触和地缘接壤性接触,藏汉语方言之间的地缘性接触主要发生在藏语康方言与汉语西南官话、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之间。从地域上看,藏汉语之间的地缘接壤性接触主要发生在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藏汉语方言在地缘接壤性接触下引发的语言演变主要有特征的增加、特征的替代,特殊的双语现象和混合语等四种情况。李永斌在《论西藏未来的语言发展趋势》一文中,就西藏未来的语言使用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以汉藏并用为主要目标,藏族居民自由选择使用汉藏双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当增扎西在《现代藏文辞书的发展》一文中,通过对历史上一些主要辞书的介绍和分析,梳理了藏文辞书发展的历史脉络。

言语行为和语码转换同样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刘立的《社会地位与“拒绝”——英、汉、藏语“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描述并分析了藏语的“拒绝”行为,并从社会地位的角度对比了英、汉、藏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差异,认为英、汉、藏语社会地位观念的不同直接影响了说话者对“拒绝”策略的选择,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有深入了解各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规约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赵家红在《藏、汉、英三种语语码转换心理机制对藏族大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一文中,指出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结果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视。但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面语或会话层面,很少有研究从语码转换的心理机制对写作的影响进行分析。作者以藏、汉、英三语语码转换过程为基础,分析语码转换的心理机制在藏族大学生英文写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讨应对措施,以期提高他们的英文写作能力。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