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言文字的文法研究(藏文部分)——语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8:2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1年中国藏学界以藏文形式对藏语言文字的研究是相当可观,相续出版研究书籍和发表研究论文,为藏语言文字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归纳起来有四方面的特点:首先,研究的内容广泛,既有对藏语文的历史及发展的历时研究,也有对藏语文的语法学、方言学、语音学、文字学及现代藏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等方面的共时研究。其次,理论创新突显,在借鉴《三十颂》、《音势论》等著名古藏文文法典籍的基础上,结合比较学的方法对藏汉语法进行结构研究和理论研究,还有对当前藏语文的使用规范和未来发展方面的研究,如:术语规范、方言规范等。再次,研究方法多样,大多学者在研究藏语文的过程中运用文献比较学、列举法、对照法、社会语言学对藏文的结构学、历史学、字源学进行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最后,藏语文翻译理论研究深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民族的翻译工作态势蒸蒸日上,对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统一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专家学者对藏语言文字的翻译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水平大幅提高。下面按研究涉及的相关领域予以分别介绍。

一、藏语言文字的文法研究

藏语言文字的文法研究,由于所谓文法,包括语法、语音、文字和正字法等多种内容,受到印度语言文字研究传统的影响,因此,准确地说是现代藏语和古代藏语的语言学研究和文字学研究,传统的藏语文研究主要涉及文法、正音、正字、修辞和翻译、诗歌韵律等方面,以文字学习、古籍解读、佛经翻译为主要目的,研究对象为古代文献资料。2011年对藏语言文字的文法研究成果有数十篇。专家学者们对于藏语言文字本身的文法结构特点,结合现代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途径,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上对藏语言文字的语法、语音、文字、词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语法研究

传统的古藏文语法是指文法的研究,据传传统的藏文文法书原有八种,但传世的只有《授记根本三十颂》(简称“三十颂”)和《性入门》(也称“字性缀联法”)两种,成为后世文法研究的滥觞。《三十颂》论述正字法和语法问题,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字母分类和文字结构。第二,讲述虚词的形式及意义。第三,有关后加字的论述。第四,论述学习方法。而《性入门》共分三部分:第一,字性的分类,按发音方法把藏文字母分为阳性、阴性、中性等。第二,论述前加字和后加字的字性分类、缀联规则及作用。第三,论述字性分类和缀联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说《性入门》是从字性和缀联的角度对《三十颂》的注释、疏证和补充。所以藏文的语法有非常严密的语法结构和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的影响,千百年来很多术语和有关观念至今未变。

2011年有关藏文语法的研究有数十篇研究论文,其中边巴的《试析梵文和藏文名词变格》(《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是比较有新意的研究,文中主要是梵文语法中的八种变格与藏文文法里的八种变格的对比,由此得出藏文文法里的八种变格是梵文的八种变格的沿袭和发展,但是在沿袭的过程中又与梵文之间还存在着差别,比如藏文语法中第一二变格时藏文是没有连接词的。多布丹的《从敦煌藏文写卷试析吐蕃时期的上下加字》(《西藏研究》第1期)里主要论述了敦煌藏文写卷及其特点,文献中的缀加字的形状和特点,并通过上下加字的读音与安多和嘉荣一带的读音对比来论证《三十颂》和《性入门》出现之前就有缀加字,并且证明了读音跟现在藏语的发音很一致。在豆格扎西的《古藏语研究现状概述》(《西藏研究》第1期)里,主要论述了“古代藏文”的含义及古藏文研究的历程、古藏文研究的内容及特点,比如:三性中的文字的语音研究、词性的词汇研究、句性的语法研究等。此外,还探讨了研究中的难点和疑点。中普琼的《试论“萨绝喇嘛”和他的文法原理》(《西藏研究》第1期),主要从萨绝喇嘛的生平和萨绝喇嘛的名称由来,以及后加字“sa”去掉的原因及萨绝喇嘛的语法理论和动词的构成法等方面研究了萨绝喇嘛的文法理论。更藏加的《从古藏文特征浅谈连接词若干问题》(《西藏研究》第2期)主要论述了古藏文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关系,前加字的联法以及对照古藏文文法理论,从而得出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藏文是在前人学者的文法古籍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发展慢慢演变而来的观点。桑吉才让的《简述藏语语法〈三十颂〉和〈音势论〉的写作特点》(《西藏研究》第3期)主要从《三十颂》、《音势论》两部文法理论来论述古藏文写作特点与现代藏文语法学的统一,认为这两部文法理论的写作格律和用词的标准都完美一致,成为引经据典的先锋。在扎西达瓦的《藏语语法理论的时段分析》(《西藏研究》第3期)一文中主要从古藏文文法理论的历时研究,把文法理论历时阶段分为发明阶段、发展阶段、衰落阶段、发扬阶段、统一阶段、研究阶段。中布琼的《考述古藏文“v”字(二)——试析古藏文前后加字“v”的用法》(《西藏研究》第4期)一文中主要从敦煌文献和古藏文写卷、石碑等资料上论述了藏文前后加字“v”的特殊缀联性和文法理论上的统一性。在才航多杰的《词的含义及其特征》(《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指在词的性质和分类上加以论述和研究,着重点在于词的分类,把词性从时间和动词上进行详细分类,而且这种分类在词源学上具有很大的意义,不仅集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又应合了现在词性的特点,是一篇难得的论文。桑吉才让和仲格的《两部藏语语法诠释名著之辅音韵尾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一文中围绕扎德和斯德的两部文法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窥探了这两部文法理论在藏文后加字应用上的异同。才让拉措在《藏语语法领属词“yi”的历史演变》(《攀登》第3期)一文中主要论述了领属词“yi”和“yis”原先不是古藏文的变格词,而是后推的演变过程中相续产生,并应用古籍资料和文献来论证这一观点。索曲、尼玛次仁和洛追郎加的《简论藏文下加字“w”有关的若干问题》(《西藏大学学报》第2期)一文主要探讨了“w”是不是下加字的问题和下加字“w”的发音、为什么要加“w”的原因等,作者的切入点很好,抓住很小的问题展开加以论述,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邓德扎西在《论藏文自由虚词“dang”的添加式》(《民族》第1期)中主要论述了自由虚词“dang”在助词和及物动词中的应用及“dang”属引语和助词间的关系等问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