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8:2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传统文化、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仍是本年度的重点研究领域,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下面对一些重点文章和有新意的文章做简要介绍。

《同余思想在藏历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换算中的应用》(《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作者赵云认为,通过分析藏历纪年与农历干支纪年中的组合对应关系和循环规律,可探索出藏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数学规律。依据公元纪年数除以60所得的余数将公元纪年数分成60个集合,制成同余类换算表,给出了算余数直接查表进行藏历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换算的便捷方法。

卓嘎、廖伯琴《教育人类学视阈下的古代藏族天文历算文化传承探析》(《民族教育研究》第3期)一文认为,古代藏族天文历算传承经历了朴素的经验传承时期及神化的苯教巫师传承时期。在经验传承时期,没有特定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传承主要以自在教育形式存在;随着苯教文化的出现,传承逐渐开始以享有知识的少数人——苯教巫师等来替代,并相应出现不同的传承模式,形成初始的传承体系。这种传承体系不仅对藏民族的生存意义重大,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格萨尔拉康藏文签谱〈威慑惧全真日杰布之三界明镜灵签〉与汉文签谱〈关帝灵签〉之比较研究》(《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作者加央平措认为,将西藏拉萨的帕玛日格萨尔拉康内正在使用的《威慑俱全真日杰布之三界明镜灵签》签谱与相应的汉文《关帝灵签》进行比较,可说明格萨尔拉康内藏文签谱的由来,探讨格萨尔拉康的香灯师们在翻译、使用此签谱过程中,对汉文原本《关帝灵签》的内容与形式所做的删减、增加、调适、改造等藏族化、藏传佛教化的加工创新过程,从而反映出帕玛日格萨尔拉康内汉地儒、释、道文化与藏传佛教、藏族苯教文化相互交融、转化的宗教文化现象。

本年度对白马藏族的研究比较集中,如:朱伟《仪礼与交换——白马藏人葬礼中交换的文化诠释》(《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一文通过对四川省平武县三个白马藏族人村寨的田野调查,运用民族志的方法,展示出这样的一幅画卷:生活于藏彝走廊边缘的白马藏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计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葬礼等情境中的礼物赠予和互助行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遵照传统习惯,以食物作为最主要的礼物赠送他人,以彰显空间和物质的行为分类来区分社会性别等,不仅仅展现出人们之间深厚的情感,更加投射出白马藏人文化的深层涵义。作者试图从生存需要和文化逻辑双重角度出发,诠释葬礼情境中白马藏人在食物、空间等方面的禁忌与隐喻,从而解读葬礼中的礼物、猪肉与羊肉的对立以及村落与墓地的对立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属性。

余永红《从宗教信仰及造像管窥陇南白马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文化学刊》第3期)一文认为,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母体,由于特殊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陇南地域的白马人主要信仰天地日月以及山河树木等自然神和祖先神,体现了古老民族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为特征的原初性,而陇南地域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也体现了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性不仅体现在信仰的神灵大多相同或相似,而且信仰的仪式和祭祀的方式也基本相同,部分宗教造像中所传达的视觉形象也体现出趋同或相似的文化特征,这应是古代氐羌文化的白马藏族宗教文化与汉族宗教文化在陇南地域融合的结果。作者的另一篇文章《白马藏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特征及文化含义》(《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第2期)一文认为,白马藏族服饰以其独特的结构、色彩、款式以及寓意深厚的民族服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白马藏族服饰文化。其中服饰图案又是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视觉符号和载体,内容丰富,形式独特,文化意蕴深厚,既涵盖了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的内核,也传达出白马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更体现出白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西藏地区拥有悠久的建筑历史,各种风格的建筑物极具古老和神秘的气息,并结合西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因素而产生了具有高原特色的造型和色彩。西藏建筑色彩上的许多处理手法独具一格,如在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建筑色彩的构图比例以及色彩关系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色调美。王慧杰《西藏地区建筑色彩美的构成因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一文对以上这些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对继承与发展西藏建筑色彩的美学精华,并创造出和谐的建筑色彩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李文博、格桑央宗《西藏拉萨地区传统建筑风格探讨》(《西藏科技》第4期)一文阐述了拉萨地区传统建筑的起源、风格;分析了西藏建筑的造型手法、用色特点以及建筑材质的应用;此外,对今后拉萨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胡晓海、董小云发表了《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群体布局研究初探》(《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第21期)。藏传佛教建筑一直是在多种不同的建筑文化的支配力量中发生、发展的,并且产生了许多分支,文章从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及整体布局方面探讨了其建筑特色和民族文化意义。

刘志刚、张少泉《藏式建筑中的彩绘图案及其审美意蕴研究》(《社科纵横》第7期)一文根据对藏式彩绘的历史、方法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藏式建筑彩绘艺术的色彩、线条、布局等形式的审美意蕴作了初步的探究。

廖建新《诠释藏东人的“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以作者亲身获取的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为例,从房屋结构、婚姻形式、家庭结构、收入分配多个方面作了诠释,从中探讨了藏族人“家”的文化特征。

嘉绒藏族的家屋中,火塘是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卡布阿乌:嘉绒藏族老人超越家屋的权威》(《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作者李锦对雅安市硗碛藏族乡的田野调查发现,火塘旁边的“卡布”,是硗碛锅庄房中地位最高的位置,“卡布”与德高望重的男性老人“阿乌”结合,产生了硗碛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卡布阿乌”。本文通过对“卡布阿乌”活动的分析,讨论了其作为社会礼仪的主持者、社区文化传统的维护者、社会纠纷的裁决者的权威来源和表现,指出社会的权威实际由家屋的权威赋予。因此,房名成为人们选择命名自己社会地位的一种符号。

陈焱《宗教和谐价值的人类学分析——以硗碛嘉绒藏族乡为研究个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一文以硗碛藏族乡为研究个案,考察硗碛藏族锅庄舞、丧葬习俗中蕴涵的和谐向度的宗教思想,认为其宗教的核心理念是“和”,力求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和谐关系。

藏族民间的骰子游戏布局新颖,玩法独特,逻辑复杂,具有很强的策略性和娱乐性,是民间最常玩的一种游戏,堪称民间游戏的经典。仁青诺布、王玉春的《藏族民间经典游戏骰子的设计研究》(《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一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网络的民族特色游戏——藏族骰子游戏的开发设计。

万代吉的《桑的净化功能——〈狐狸烟祭〉中所反映桑的原初内涵》(《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试图通过解读《狐狸烟祭》这篇仪轨经文,来说明煨桑仪式所具有的强大的净化功能。

刘秋芝、蔡秀清《试论藏族节庆习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分析了藏族节庆习俗蕴含的个体身心的和谐、人际文化的和谐(族群内部和谐与族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文化因素,论述了藏族节日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认为藏族节日作为一种风俗制度和综合生活文化体系,在公共治理、人文调节、维护生态良性循环方面的功能十分突出,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资源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藏族所储存的文化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应当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夏吾卡先《吐蕃塔形墓的起源与原始塔葬》(《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通过吐蕃塔形墓考古材料的分类研究,把各类吐蕃塔形墓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文化形态上,早期塔形墓是由原始苯教的丧葬文化发展而来;晚期则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刘军瑞、刘明娟《浅析拉萨老城区贵族府邸等级特征》(《西藏艺术研究》第4期)一文介绍了拉萨老城区贵族府邸现状,从其规模、空间、色彩、细部构件——窗子、斗棋、柱子、栏杆等方面进行等级特征分析,最后对其等级特征进行了总结。从等级视角研究该建筑类型,有利于该类型建筑的保护和使用,也为拉萨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

拉本《青稞的民族文化内涵阐释》(《青海民族研究》第1期)一文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剖析了藏民族对青稞所赋予的文化内涵、青稞在传统生活中的应用、以青稞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开发及其前景等。

才让吉《青海藏族民间射箭文化述略》(《青海民族研究》第2期)一文从青海民间射箭活动的源流及箭文化的流派两个方面对青海民间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柴发柏《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湟中县为例》(《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一文对青海省湟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况、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和发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夏吾李加的《玉树地区石刻文献遗产整理研究述评》(《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一文在对玉树地区石刻文献遗产的整理研究进行详尽梳理的基础上,划分摩崖石刻、嘛呢石刻、石碑文献遗产三大类型,就玉树石刻文献整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归纳总结,旨在为灾后重建中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提供参照系。

吉高岩、鄂崇荣的《吉祥天女仪轨及功能在青藏高原民间信仰中的变化》(《青海社会科学》第6期)一文对密教护法神吉祥天女的渊源传说及供养仪轨进行了爬梳与阐述,并结合文本与田野资料探讨了吉祥天女在青藏高原多民族民间信仰中流变的原因。

青海乐都西来寺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寺内珍藏有一组(24幅)水陆道场绢本画,主要表现了佛、菩萨、神道、鬼怪及社会人物等,是集我国古代佛教、道教、儒教三教题材之内容纷然杂陈的一种创作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蒲天彪《青海乐都西来寺水陆画“五瘟使者”与疫病的鬼神想象诠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一文对西来寺水陆画第12图进行考释,为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谷枫、韦晓康、于洁、马强宗《“工布响箭”的文化变迁与传承保护》(《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西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布响箭”的基本结构与比赛形式、文化变迁、传承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布响箭”是在特定的地理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扎西尼玛、李生辰《浅谈藏族谚语中的早期天气预报》(《青海科技》第5期)一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的有关判断天气变化的藏族谚语,并以现代的气象科学理论论证了这些谚语的科学性,认为把谚语与现代的预报方法和工具相结合,会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起到积极作用。

范长风《纳浪藏族的集体记忆与“深生态”行动》(《兰州学刊》第7期)一文认为,“深生态”概念在当下环境主义运动中影响巨大。它强调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和生命平等的思想,改变过去主客分离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结构,倡导人们从急功近利的增长神话中警醒过来。本文有别于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对参与观察所获的人类学资料进行研究,从中获得来自藏族社会的生态智慧和环保经验。生态文明社会的推进,与其单纯依赖政府和财政刺激,不如退而结网以挖掘和积蓄地方社会的内生性力量。退而结网即是文化重建,其重点是地方环保组织的主体建构、民众生态意识的激发和生态行动的采取。

张实《云南迪庆藏族水文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根据作者多年在云南迪庆藏区的田野调查,从水与藏族民间传说、水在藏族家屋中的位置、水与藏族日常生活和水葬等方面论述了水与藏族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反映了生活在滇西北高原地区的藏族对水的崇敬与重视。水不仅在藏族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

李菲《文化记忆与身体表述:嘉绒锅庄“右旋”模式的人类学阐释》(《民族艺术研究》第1期)一文从田野考察出发,解读嘉绒锅庄“右旋”模式背后所隐含的族群文化记忆和表述语法,一方面探讨无文字族群嘉绒藏族以身体表述来传承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多层次意涵,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嘉绒藏族如何在特定社会情境中通过族群表述的选择、挪移与再造,将文化记忆转化为形塑共同体认同的文化资源。

樊大为《浅析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新西部》理论版第1期)一文分析了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发展阶段,阐释了不同时期唐卡的艺术特色:吐蕃时期尚处于模仿外来绘画的阶段,或吸收了印度、尼泊尔的艺术风格;中期唐卡绘制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分清它的层次轮廓,绘制手法质朴、拘谨,甚至有些笨拙;后期唐卡逐步发展为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复杂。

曾运东《嘉绒藏族民居装饰的现代设计应用》(《装饰》第3期)一文对嘉绒藏族民居装饰的表现手法、审美内涵进行分析,探讨其现代设计应用,进而认为设计艺术领域应该从现代审美需求出发,面向民族传统艺术吸收利用设计元素,进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实践尝试,使现代设计在追求时代创新的同时,融合民族元素,以利于促进设计的本土化、民族化。

李娜《藏门珞民族间跨文化传播方式探析》(《新闻界》第8期)一文以传播学为视角,从方式、渠道、表现形式、效果等角度进行挖掘,重点梳理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之间几种主要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方式及其产生的效果,并对这种传播活动的特质做出初步的总结。

邓嘉琳的《藏饰设计与宗教文化关联性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认为藏族的配饰设计一直是藏族文化中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一,深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藏族佩饰的艺术形态研究分析,深入探讨了藏传佛教对藏族佩饰文化、造型、审美的表现形式的影响,结合藏族人民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生活观念以及当地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特征,总结出藏传佛教对藏族佩饰文化的重要影响。

田玮、杨涛、李俊景的《藏族吉祥图案在云南彩雕黑陶表面装饰上的应用》(《中国包装》第9期)一文首先介绍了云南彩雕黑陶的概况,分析了彩雕黑陶的制作工艺,以及彩雕黑陶表面装饰的独特性,其次分析了彩雕黑陶的应用开发价值、介绍了它在包装设计中获得的荣誉,再次对藏族吉祥图案进行分类归纳,并说明其在藏族地区的实际应用,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出如何将藏族吉祥图案应用在云南彩雕黑陶上。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