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发布时间:2021-11-19 17:59:37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2年度地理研究成果仍然单薄,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古代交通和地名研究两个方面。

交通杨铭的《唐代吐蕃与于阗的交通路线考》(《中国藏学》第2期)一文在对公元7世纪—9世纪吐蕃进出塔里木盆地期间通于阗的交通路线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通过克利雅山口,经过于阗,北至麻扎塔格的路线和今新藏公路叶城至阿里的路线进行了梳理,其中包括对路线的走向、沿途的重要地点以及军旅、僧众的往来。最后,作者通过对“吐蕃—于阗道”上宗教、文化交流的分析,探讨了这条路线的历史影响。

张公钧的《西藏古桥解题目录》(《中国藏学》第1期增刊)一文以西藏历史为脉络,以唐蕃大道上的桥梁为起始点,综述了唐以后直至民国初各时期在西藏地区和驿道上的各种桥梁建筑,并以桥梁结构、建筑材料等特点,分设古代索桥、古代木桥、古代石桥和古代金刚桥等专题,以列举一些代表性桥梁的方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古代桥梁的结构特点和修造方法。

苏海洋在《从国际视野看丝路青海道的演变》(《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一文对连接内蒙古西北草原与中亚大地的古青海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盛衰做了介绍。文章指出,青海道早在卡约文化时期(相当于夏代晚期至西周晚期)和辛店文化时期(相当于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已经形成雏形,其后随着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安西帝国、汉王朝、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唐王朝、吐蕃王朝的相继兴起和相互交往,作为“丝绸之路”组成部分之一的青海道也历经繁荣。9世纪之后,青海道逐渐衰落。

地名叶拉太的《吐蕃地名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书以藏汉古文献为依据,对7世纪—10世纪敦煌古藏文文献(包括藏区本土及西域等地出土的古藏文文献)中吐蕃地名的由来、沿革变迁及其映现出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进行了论证。该书共分五章,依次从吐蕃赞普王朝的形成及其吐蕃地名的由来、古藏文文献所见吐蕃地名、敦煌古藏文吐蕃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汉文文献所见部分吐蕃地名、吐蕃地名之其他相关问题等五个方面考述了古藏文文献所见吐蕃地名及相关问题。

陆离在《敦煌吐蕃文书中的“色通(Se tong)”考》(《敦煌研究》第2期)一文中对敦煌吐蕃文文书中出现的地名色通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敦煌汉文文书中的西同,即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苏干湖及其附近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在该地设有敦煌通颊色通巴军事部落,由吐蕃、吐谷浑、党项、汉等部族成员组成,西同亦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记载的墨离川、墨离海地区。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