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论文资料要目(汉文部分)——社会

发布时间:2021-11-19 18:04:46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1.米拉交换与亲属关系的互惠实践——以西藏山南拉加里村为例/白赛藏草《中国藏学》2015:1

2.西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杨韦华《中国藏学》2015:1

3.纳粹时期德国的西藏人类学研究及其影响/赵光锐《中国藏学》2015:1

4.文化调适与社会资本重建:以三江源生态移民为例/韦仁忠、唐任伍《中国藏学》2015:2

5.白马藏族信仰与神灵体系的田野考察/格桑卓玛、杨士宏、班旭东《中国藏学》2015:2

6.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劣势分析/刘天平、谢春花、孙前路《西藏研究》2015:1

7.藏族“说事”与刑事和解:一个法文化本相的比较/熊征《西藏研究》2015:1

8.冬虫夏草产地的政治和文化传导——阿尼玛卿山虫草社会的经济人类学研究/范长风《西藏研究》2015:2

9.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以大渡河上游的沈村为例/郎维伟、周勇军《西藏研究》2015:3

10.藏民族心理认同机制探析/崔海亮、肖玲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

11.对藏族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的思考/葛数金《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

12.西藏高校学生利益诉求与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以西藏高校6个学生样本为分析对象/谢伟民、扎西、曹尤《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

13.西藏青年微信传播与舆论引导方式解析/张玉荣《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2

14.藏传佛教中的藏族家庭神圣空间探析——以拉萨市当巴社区为例/彭陟焱、叶健《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3

15.西藏农区婚姻习俗的传承与变迁——以拉萨市甲玛沟的婚姻家庭为例/金果•次平《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3

16.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研究——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徐丽敏、陈进、多吉、杨斌、扎西、巴珠《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17.我国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分析/王海涛、孟健、咸丽华《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18.西藏高校藏族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现状调查/肖铖、罗玉正《西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1

19.简述近十年以来西藏妇女扶贫及其成就/王超霞《西藏发展论坛》2015:1

20.浅析西藏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赵锐《西藏发展论坛》2015:1

21.西藏牧民安居点社会管理问题研究/王文令《西藏发展论坛》2015:2

22.传统社会控制:部落政权组织与制度运作——以甘肃藏区部落社会为中心研究/杨勇《青藏高原论坛》2015:1

23.玛尼康在安多贵德地区藏族村落的社会功能/看吉卓玛《青藏高原论坛》2015:1

24.藏传佛教价值取向的现世化——以青海省互助县QK村新建嘛呢康为例/李姝睿《青海社会科学》2015:2

25.青藏游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青海省班玛县和久治县的田野调查/张海云《青海民族研究》2015:1

26.安多—玛曲游牧藏族“兄弟共妻婚”刍议/刘军君《青海民族研究》2015:1

27.族群内部差异与认同策略——马蹄藏族乡Z村藏族的认同研究/李静、温梦煜《青海民族研究》2015:1

28.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索——以尖扎县吉利藏族移民社区项目为例/荣增举《青海民族研究》2015:2

29.藏区公民基层政治参与的特征、趋势和理性目标——以青海等省区的藏族聚居区公民基层的政治参与为例/薛红焰《青海民族研究》2015:2

30.藏族的地域特点及相关问题——兼论康区之特点/石硕《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

31.藏族游牧生计方式变迁中的文化影响——对甘南夏河县的调研/切排、许凯渤《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

32.礼物交换与佛教经济学——一个西藏“寺院—村落”共同体的互惠与团结/王玥玮《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

33.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跟踪调查——以尕巴松多镇、隆务镇13个村为例/张兴年《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

34.青海藏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和谐社会构建/李广斌《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2

35.滇川藏毗连藏区多民族族际共生关系的演变及其调适——一个演化博弈的视角/李灿松、景鹏、周智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

36.社会宏观因素对西藏自治区民族关系中的内隐偏见影响研究/张军《西北民族研究》2015:1

37.藏区青年僧侣思想状况调查——以青海省T寺和L寺为样本/马永孝《攀登》2015:1

38.青藏地区公职人员对宗教生态的认知——对青海省公职人员宗教生态问题调查问卷的分析/何启林《攀登》2015:3

39.藏区刑事和解习俗的特点及成因分析——以甘孜藏区为例/刘树国《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1

40.现代化背景下珞巴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的调查/王静雯《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3

41.“化外”的村落与“自在”的社会——对一个藏边村庄神山、阿曲与社会的人类学考察/刘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

42.根文化意义及移民的适应性困惑——以甘肃藏族村落GL村的调查为例/王晓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

43.藏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探讨——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徐学书、喇明英、廖海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6

44.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中“新贫困”难题破解——基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水电开发农村移民的实地调查/陈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6

45.影响农民工进城定居的因素分析——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王德强、唐菓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

46.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与社区文化重建研究/祁进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3

47.国内藏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及其社会融入调查分析——基于国家卫计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探讨/李灿松、周智生、梁海艳《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1

48.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共生关系——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蒙沽寺为个案/娥满、周智生《云南社会科学》2015:2

49.论西藏藏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张金洪、蒲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50.嘉绒藏族村落社会的宗教文化——以大渡河上游的沈村为例/郎维伟、周勇军《民族学刊》2015:2

51.当代东北地区藏传佛教现状调查/王佳《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2

52.维、藏、蒙族青年国家认同研究/刘涵慧《中国青年研究》2015:3

53.当代藏族尼众新教育体系的调查研究/白玛措《宗教学研究》2015:3

54.藏族习惯法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危机干预研究/严雪梅《贵州民族研究》2015:6

55.从族际通婚看海晏县蒙藏民族关系/元旦姐《民族论坛》2015:1

56.西藏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赵锐《戏剧之家》2015:3

57.西藏乡村的土地改革及经济变迁——以朗塞岭村为中心的考察/方素梅《中国藏学》2015:3

58.西藏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情况调查评估报告《西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执行效果调查评估》课题组/陈东升、杨宗彪、郝少奇《中国藏学》2015:3

59.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张军《中国藏学》2015:3

60.觉木隆巴的前世今生/桑吉东智《中国藏学》2015:3

61.藏尼走廊吉隆沟达曼村人的族际交往与身份认同关系调查/刘勇、纳森《中国藏学》2015:3

62.牧民的礼物世界——以西藏那曲嘉黎县为例/白玛措《中国藏学》2015:4

63.西藏的兄弟共妻:社会生物学理论的试验/辛西亚•M•比尔、Melvyn•C•戈尔斯坦、坚赞才旦《西藏研究》2016:6

64.西藏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意愿分析/任跃旺、尚杰等《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

65.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特征研究——基于对拉萨市周边农村的调查/赵燕《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

66.藏族传统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及其特点研究/余仕麟《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

67.民族社会整合视角下的甘青藏区回商(1944—1949)/马磊《青海民族研究》2015:3

68.近代康区公共生活中的汉藏关系/邹立波《青海民族研究》2015:3

69.试论近代藏边社会纠纷解决中的司法实践——以甘青藏族聚居区为考察中心/高晓波《青海民族研究》2015:3

70.试论康区的人文特点/石硕《青海民族研究》2015:3

71.后藏农村多偶婚姻现状及其原因——以日喀则夏鲁村为例/谭斯颖《青藏高原论坛》2015:4

72.论民族杂居地区族群和谐的社会基础和内在机理——对海南州贵德县四个民族杂居村落的调查/华热•多杰《青藏高原论坛》2015:4

73.跨文化视域下的青海藏族作家双语创作生态调查研究/丁琼《青藏高原论坛》2015:4

74.拉卜楞“寺院型”城镇化研究(1709—1949)/李稳稳、肖堃《青藏高原论坛》2015:3

75.甘南迭部藏族的“哈尼”组织研究——以多儿乡达益村为例/加毛《青藏高原论坛》2015:3

76.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青海藏区的初步实践/来君《攀登》2015:6

77.东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实践比较分析——以杭州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许智钇、裘国平、胡沂佳、严力蛟《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4

78.大众传播语境下甘南藏区社会交往观嬗变的实证研究/张硕勋、王晓红、何星洁《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2

79.迪庆藏区藏传佛教寺院尼众社会保障现状调查研究——以德钦县书松尼姑庵为例/王玉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

80.藏族骨系血缘外婚制的“非正式制度”解析——基于文献稽考与安多农区的田野实证/刘军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

81.“创伤经历”与幻想记忆——藏边社会民间叙事研究/钟进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1

82.心像•物像•绘像:阿尼格冬与藏边社会地方历史的图像隐喻/李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2

83.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研究/张军《云南社会科学》2015:4

84.论西藏藏族婚姻形态习惯与国家法的会通/李春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4

85.藏区差异性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其二元结构特征——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为例/李雪萍、丁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6

86.社会资本与移民适应: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失调与修补/韦仁忠、唐任伍《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4

87.90后藏族大学生婚恋观的质性分析/魏芸梅《鄂州大学学报》2015:5

88.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肖彩波、刘红卫《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9

89.论宗教信仰对藏族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影响/陈博《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

90、社会变迁中的族群认同——以甘肃宕昌县藏族乡为研究视角/杜东芳、李明琼《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4

91.青海藏区群体性突发事件解决机制研究——以同仁草山地界纠纷为例/闫自敏《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

92.法人类学视野里的藏族社会家庭生活及其隐形规则——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代乾村为例/马三宝《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7

93.黄南州同仁县生态移民权益法律保障的调查与研究/李秀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

94.藏族群众行使参与权对创新藏区社会治理模式的作用和启示——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几起事例为据/黄微、周良艳《民族学刊》2015:4

95.丝路沿线民族地区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及特殊性分析——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的调查为例/王永智、王金燕、王郡《世界宗教文化》2015:4

96.西藏生态移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葛数金《人民论坛》2015:21

97.西藏藏族农牧民外出务工群体问题研究——基于西藏8县农户调查/孙焕明《农业与技术》2015:13

98.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传统共生关系初探——以供施关系为线索/周智生、王丽萍、李灿松《学术探索》2015:6

99.甘南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合作市的调查/王竹溪、张文政《社会科学论坛》2015:6

100.甘南藏族地区居民法律意识的特征及锻造/郭凯娟、周晓涛《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6

101.安多藏区“债务庆祝”的法人类学初探/熊征《广西民族研究》2015:6

102.拉萨市乞讨的未成年人生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上官婉婧、尼珍丹增、卓嘎《经济研究导刊》2015:6

103.藏区民间调解的实证研究——以四川S藏区为例/叶晓彬《行政与法》2015:10

104.藏族部落—寺院—村落“共生”效应研究——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王录仓、李巍《经济地理》2015:4

105.宁玛派密修师的防雹仪式研究——基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完麻加《西藏艺术研究》2015:3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