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汉文部分)——吐蕃、宋

发布时间:2021-11-19 14:48:23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二)吐蕃、宋

1.吐蕃

吐蕃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唐蕃关系、组织制度和史料考辨等方面。

唐蕃关系研究方面,陆离、陆庆夫的《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社会及其与唐朝中央政府关系管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1期)一文对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社会与唐朝中央政权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进行了介绍,认为唐蕃双方在敦煌实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接触和交流。

索朗平措的《略考唐蕃神龙会盟之历史背景》(《西藏研究》第6期)一文认为,7世纪中至8世纪初唐蕃双方所共同经历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外姓专权,双方在西域、河源地区所展开的军事争夺以及各自内部出现的权力争夺,最终促成了唐蕃双方的第一次会盟。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崇信佛教,留诗有400多首。周莹的《王维出塞诗与吐蕃事略》(《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一文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诏出塞巡边时所作《出塞作》《使至塞上》等诗为例,回顾了王维唐蕃边塞诗的写作背景,并对王维边塞诗所反映的唐蕃和战关系进行了分析。

制度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政治组织制度、军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方面。政治组织制度方面的研究如林冠群的《吐蕃“zhang gsum blon bzhi”考疑——吐蕃众相制度探微》(《中国藏学》第1期),该文对藏文传统史籍中所谓的“zhang gsum blon bzhi”——“三尚一论”制度进行了考证,作者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对史料的认真解读,认为史籍所载吐蕃时期实行的“三尚一论”制度有违史实,吐蕃实际上一直实行众相制。

军事制度研究方面,陆离的《吐蕃驿传制度新探》(《中国藏学》第1期)一文从吐蕃驿传制度建立的时间和线路、邮驿的组织管理与馆驿设置、通信方式与符券、吐蕃驿传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吐蕃的驿传制度进行了探讨。朱悦梅的《吐蕃王朝军队给养方式探蠡》(《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对吐蕃军队的给养制度和给养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吐蕃军队的给养方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齐德舜的《吐蕃斥候考》(《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专门研究了吐蕃军队中的斥候,内容涉及斥候的种类与数量、来源与管理、斥候的职责等。杨永红、潘娜娜的《吐蕃军队的索巴》(《西藏研究》第2期)一文同样对吐蕃斥候进行了介绍。

文化制度方面有赵青山的《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写经制度》(《西藏研究》第3期)一文,作者从写经生的选派、佛经和纸张的分配、写经费用的运作、写经队伍中其他执事人员的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写经制度。

史料考辨方面,扎西当知在《吐蕃末代赞普欧松赞身世辩》(《中国藏学》第1期)值得一读。该文中根据对敦煌古藏文文献的进一步研究,认为欧松赞是达磨赞普遗腹子的传统说法可能有误。作者从蔡邦氏王妃的身份、敦煌文献史对欧松赞的称谓及汉文文献的记载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欧松赞的父亲并不是达磨赞普,而是达磨之弟热巴巾。

石硕的《<旧唐书·东女国传>所记川西高原女国的史料纂乱及相关问题》(《中国藏学》第3期)一文认为,《唐会要》和《旧唐书·东女国传》对川西高原女国的记载中存在史料纂乱的问题,这是因为历史上“东女国”一名有一个明显的转换过程,唐前期指葱岭之南女国,后期指川西高原女国,所以关于川西高原女国风俗的史料中出现了诸多与葱岭之南女国相同的记载。石硕《女国是苏毗吗?——论女国与苏毗之差异及女国即苏毗说之缘起》(《西藏研究》第3期)一文经过对女国与苏毗的地理位置、社会面貌及特点等史实进行详细考证与比较,同时还针对导致女国即苏毗一说缘起的两条关键性史料即女国“王姓苏毗”和附国“西有女国”进行了深入辨析,认为女国即苏毗的观点完全不能成立。

旺多的《古代史记中吐蕃赞普名号考》(《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一文探讨了汉藏史籍中吐蕃历代赞普的名号及其由来,通过对九位吐蕃赞普名号的考证,认为古代汉文史籍与金石铭刻、敦煌文书、藏文古籍一样,是研究古代藏族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能够窥见藏族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及语言特征和翻译技巧的基本发展轨迹;可以了解和展现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民族关系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索南才让在《从谐拉康碑文看钵阐布娘定埃桑布的地位》(《西藏研究》第5期)一文中对著名的娘定埃增桑波的身世和家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吐蕃政治、宗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此外,王小甫的《文化整合与吐蕃崛兴》(《历史研究》第4期)一文值得关注。该文从域外宗教传入的时间、空间以及松赞干布时代政治文化的性质三方面探讨了吐蕃王朝的崛起与文化整合的关系,认为松赞干布建立强大的君主集权后迫切需要树立政治正统,进行文化整合,强化族群认同。波斯宗教传入与本地信仰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本教,适应了吐蕃社会的这种要求,从而成为松赞干布及其父祖战胜传统、凝聚族群的新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

2.宋

关于宋代藏史的研究,去年(2008年)曾一度有所突破,但2009年度又趋于平淡。2009年度关于宋代藏史研究的论文主要有:

齐德舜的《从<清史稿>的一则错误考唃厮啰家族世系——“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辨误与补遗》(《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1期)一文以《清史稿》对狄道州赵土司的一段错误记载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各种零散材料深入分析了从赵阿哥昌之后唃厮啰家族的世系并附上世系表,对目前学术界的“唃厮啰家族世系表”进行了辨误与补遗。

杨惠玲《论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的发展》(《西藏研究》第5期)一文认为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时藏区人口的发展及与周边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使人民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为藏传佛教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熙河之役是宋朝与吐蕃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宋人对之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赞扬和反对。方新蓉的《从宋人对“熙河之役”的评价看宋与吐蕃之间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一文中认为,宋人对“熙河之役”褒贬不一,但其中展示了吐蕃的风俗,而且表明了宋人对吐蕃的关系、态度。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