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汉文部分)

发布时间:2021-11-19 14:48:2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音乐体现着民族性格,它同人民的生活习惯、感情表现、语言特征、审美习惯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藏音乐艺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虽刚刚起步,但在西藏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理论成果,充实了关于西藏音乐方面的学术文献。2009年度关于西藏音乐艺术研究的作品就反映出了这一学科的朝气和前景。

更堆培杰主编的《西藏古乐谱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以编纂于17世纪末的西藏宫廷音乐纲要文献《赏心悦目之喜宴》中藏传佛教诵经音乐“央译”乐谱和器乐音乐“瑞辞”乐谱等各种古乐谱为研究对象,对《赏心悦目之喜宴》的宫廷“卡尔”古乐谱的谱式,以及与该乐谱密切相关的七弦扎念的定弦、各弦的名称、指法及其称谓和其他演奏技法进行了翻译。同时,对其音高、节奏、词曲结合等作了逐一解析,还破译了书中是一个单元的所有曲目。该书为进一步推动宫廷“卡尔”音乐形态特征和发展脉络的研究,藏传佛教古乐谱的研究,乃至对整个藏传佛教音乐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觉嘎的专著《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西藏传统音乐的关系、文化交流对西藏传统音乐的影响,总结了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类型、结构中的个性与共性,并在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技法归纳中,探讨了西藏传统音乐结构形态的变异与发展。

关于佛教音乐研究的作品有:格桑曲杰的《西藏佛教寺院音乐的地域文化传统及特质》(《西藏研究》第3期)分析了西藏佛教寺院音乐的最终形成所受的四个影响因素:印度佛教音乐;本土苯教的音乐文化因素;中原汉民族音乐;周边伊斯兰地区的音乐。嘉雍群培的《藏传佛教“死亡修行”仪式中的音乐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第3期)通过分析藏传佛教对音乐的重视、对艺术实践的重视,结合相关佛教文献、论述考察了“死亡修行”音乐表达的显、密宗思想,以及“死亡修行”音乐的美学思想。晁元清、叱培虹所著的《塔尔寺花架音乐艺术探析》(《青海民族研究》哲社版,第1期)分析了具有独特演奏形式的塔尔寺花架音乐、乐队与乐器,认为乐队建制和乐曲都保留了汉族地区乐器和音乐的特点,其有可能源自汉地影响。文章对如何保护这一艺术形式,提出了自己见解。

关于音乐技法研究的文章有:央金卓嘎的《试论声乐艺术的科学发声法——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梳理》(《西藏研究》第1期)从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科学发声法的概念内涵、作用与意义、科学发声法的教学与歌唱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探讨。次旦卓嘎、央金卓嘎的《藏族音乐表演艺术民族化特征分析》(《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主要从声音的技巧、情感表达、歌唱语言、表现形式四个方面探讨了藏族音乐表演艺术的民族性特征。桑吉顿珠的《青海藏区民间歌曲“勒”的艺术形式》(《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总结了安多“勒”的特点:形式上以对唱为主,歌词都是口授或即兴创作。一般先唱出一个主音或者是骨干音,然后自由延长,或唱出极其短促、清脆而又连贯的喉颤音,颤音有的表现为长波音,有些转入平音,而后又用长波音结束。李英霞的《藏族女高音之风格及其特点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藏族女高音歌唱家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藏族传统唱法和发展前景。

杨曦帆著的《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和郭晓虹的《论“於菟”的音乐与文化内涵——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乡祭祀仪式音乐田野调查》(《青海民族研究》第3期)分别从文化内涵方面考察了“藏彝走廊”乐舞文化、“於菟”音乐的文化内涵。杨曦帆综合相关社会科学诸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宗教型乐舞、巫术型乐舞、习俗型乐舞、礼仪型乐舞的分析,指出信仰、民俗、仪式、乐舞不可分离系“藏彝走廊”乐舞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色,乐舞形态与乐舞概念、乐舞行为共同构成了仪式性民族乐舞文化综合整体。郭晓虹通过田野调查,认为“於菟”是土族受原始宗教、藏传佛教和汉地文化影响形成的歌舞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其他的还有王志强的《萨迦班智达的〈乐论〉对藏族戏曲理论的贡献》(《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第1期)阐述了萨班《乐论》中关于藏族民歌创作应遵循的原则、美学标准和歌词创作的规律等,分析了其对民间歌舞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曹文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藏族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文章就如何保护和传承藏族民间音乐艺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注重传承人的传承效应、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藏区民族大学应发挥作用、同时应注重原生态音乐的“善本再造”。李晓玲的《舟曲藏族民歌考略》(《《中国藏学》第4期)结合当地的藏语发音、习惯称谓及不同的曲调形式对民歌种类进行梳理和分类。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