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1-10-20 18:14:37 | 来源:​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宣传办 | 责任编辑:

10月16日至17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三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和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进行研讨和交流,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第三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现场)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凯教授致开幕辞。他介绍,第三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立足于服务国家治边稳藏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促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智慧启迪和咨政服务作用。

在主旨演讲中,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主任李德成研究员等十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重塑跨喜马拉雅山的佛教叙事与藏传佛教的中国化”“从信源出发:涉藏信息对外传播效果的提升路径与策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藏传佛教面临的任务”等主题建言献策。

(图为李德成研究员在论坛中进行总结发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主任李德成研究员介绍:佛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传播、发展已经历了1300多年。唐朝时期,文成公主进藏,把汉传佛教带到了西藏的同时,也将中国内地的文化、技术以及儒家的思想文化带到了西藏,由此影响了藏传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各地的文化随之进入西藏,加速了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从藏传佛教的角度来看,藏汉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1247年,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参与的“凉州会盟”,为中央政府实现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和治理奠定了基础。藏传佛教服务社会、利乐众生等积极思想,也可以影响其他各民族,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共同推动藏传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陈立健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时说:调研中,我曾发现西藏有些地方寺庙的活佛,在讲经诵法的同时,会对信众进行普法宣传,这是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一个很好的做法。爱国主义精神是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根本基础。藏传佛教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之一,爱国爱教、护国利民是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体现,是佛教中国化进程的实际产物。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把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和谐包容、理性崇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深刻融于藏传佛教教义思想理念之中,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图为第三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现场)

除主论坛外,本次大会还设立四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谐西藏”“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西藏”“提升发展质量、建设幸福西藏”和“聚力固边兴边、构筑安全屏障”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结束后研讨成果还将以咨政成果形式编辑出版年度文集。

(综合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