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藏学  > 研究机构  > 四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1-10-13 15:43:51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0年12月我院进行内设机构调整,院党委决定整合院康藏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从事民族和宗教研究的科研力量,成立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为适应我省民族地区和宗教领域科研工作需要,重点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基础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组织、协调、联系院内外有关科研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

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共有人员20名,其中在岗人员18人、退休人员2人。在岗人员中,有科研人员17人、学术秘书1人,包括三级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12名,其中博士8名、硕士6名、学士3名,年龄结构50岁以上2名、40~49岁3名、30~39岁12名。2名退休人员原皆为二级研究员。目前,民族所已初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好,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发展潜力较大的科研人才梯队。

民宗所成立3年来,共承担10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省级课题。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承担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羌族特色文化资源体系及其保护与利用》及一般课题和西部课题7项、省委重大课题《巴蜀文化通史》分卷《民俗卷》和《宗教卷》及其他相关课题3项、省委宣传部重点课题《四川藏区史》等研究课题3项、省情调研课题2项、省级部门“十二五”规划项目3项、地方委托课题10余项;6篇关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对策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在《人民日报》理论版、SCCS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其他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3篇论文获《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出版学术专著8部。

2013年,民宗所承担了“四川藏羌彝走廊文化资源调查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大型科研项目组织协调工作及6部分卷编写工作,积极承担了我院开展的“长征线路申遗”的申遗报告撰写等工作。

3年来,民宗所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省级学术会议60余人次,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或专题报告。参加省级社科课题立项及其成果评审工作10余人次。

我所科研人员积极与省有关部门、省内外和三州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和宗教研究学术机构建立横向联系,担任省内民族研究、宗教研究、地方文化研究等学术机构的顾问和学术委员、州县地方党委政府的文化顾问等,积极为国家、省、市州有关部门、高校、党校进行学术讲座与咨询,接受省内外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采访,扩大了我院及本所的社会影响。

我所科研人员积极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服务,承担汶川县委县政府委托灾后文化重建、文化旅游发展、文化强县研究课题3项,参加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建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策划评审10余项,积极为羌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进、协调省羌学学会工作,受到羌区领导和群众的赞誉。主持和参与服务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策划、研究报告7项。

民宗所积极开展我院与省委宣传部共建的重点学科“康藏研究”学科建设工作,按照科研人员科研方向积极推进在藏族聚居区的科研工作,在康藏历史与文化研究、灾后文化重建与文化发展研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藏传佛教和羌族宗教文化研究、藏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研究、藏族聚居区社会管理研究等多个方面皆取得了丰硕成果。院优长学科“宗教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

我所3名研究员(2名学术带头人、1名省优专家暨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积极发挥科研骨干和传帮带作用。

我所承担一个硕士研究生教学点工作(原为“中国哲学”专业,2013年新申报“人类学”专业)和《中华文化论坛》部分栏目编审工作。8名科研人员承担并完成了院研究生学院9门课程教学任务。2名科研人员担任《中华文化论坛》副主编,承担了哲学研究、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多个栏目的编辑工作。积极做好内挂的“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彝区发展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与民族地区地方党委政府合作开展学术活动,为地方发展建设服务。

来源:http://www.sass.cn/929163/28386.aspx(有修订)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