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

发布时间:2021-09-26 16:06:46 | 来源:中国藏学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政治大学,为台湾地区知名院校之一。简称政治大学、政大,前身为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1954年在台北木栅复校。政治大学是一所以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见长的综合大学,以培养具有“人文关怀、专业创新、国际视野”的新世纪领导人为重要使命。

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是台湾民族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隶属于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学除延续过去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知识的讲授外,还日渐注重台湾的多民族关系,尤其是台湾高山族诸族群问题。

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的前身,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中央政治学校”中的“边政”教研部门,主要目的为培养当时边政管理人才。1955年国民政府在台湾开办政治大学,其中复设有“边政学系”。边政学系后因考生来源少和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三次改名。第一次是在1969年,政治大学改“边政学系”为“民族社会学系”,同系并增设“边政研究所”,由蒙古族学者札奇斯钦出任首任所长。第二次是在1981年,因“民族社会学系”仍未能为社会所了解,学生转系者多,故改为“社会学系”,但仍保留民族学课程。第三次是在1993年,建立“民族学系”,隶属社会科学学院,此后大体形成了今日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的格局。系主任先后由萧金松、林修澈和张骏逸等担任。

1969年秋,政大成立了专门研究边疆民族的“边政研究所”,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班。1990年,“边政研究所”改名为“民族研究所”。1995年,根据系所合一原则,将主要培养研究生的“民族研究所”改为“民族学系硕士班”。自1969年以来,札奇斯钦、周昆田、李元簇、刘义棠、林恩显、唐屹、萧金松等先后担任该所所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硕士班每年招收18名研究生。必修科目有民族学研究、民族政策研究、民族理论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研究、民族宗教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民族历史等。另有选修课十余门。出版刊物有《边政研究所年报》,自边政研究所成立之后,每年出版一期,共出版了19期。1993年民族学系成立之后,改名为《民族学报》,半年刊。

政大民族学系设有一民族文物标本室,保管各时期搜集的中国少数民族及台湾原住民的文物标本、照片,约有2000多件。

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的藏学研究传统,可以追溯至其前身边政学系所时期,尤其以欧阳无畏(藏名Chos vphel vjigs med, 1913-1991)及其弟子的学术成果最具代表性。欧阳无畏早岁求法于西藏,曾在哲蚌寺果芒扎仓求学,精通佛学义理与藏文典籍。由于其对西藏政教局势、风土人情的熟稔,国民政府亦曾倚重其藏事特长。欧阳无畏对于台湾地区藏学发展的贡献,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早期曾在卫藏地区求法的汉地喇嘛,欧阳无畏将藏传佛教与藏文典籍的教学传统转介到台湾,并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在台湾地区培养了诸多藏学学者,而其不少弟子也成为原“蒙藏委员会”与民间相关藏学研究单位的骨干。

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早期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承袭了以往“边政学”的传统,具有官学结合的实务特色。而这点也具体反应在原“蒙藏委员会”不少官员出身自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及其前身边政学系所。而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及其前身边政学系所這一传统也为原“蒙藏委员会”培养出不少藏事人才,比较著名的有第二十二届委员长张骏逸。

政治大学民族学系的另一特点,主要在于与大陆的学术交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系一直与大陆各民族大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几乎每年举办一场两岸学术研讨会,而该系师生每年寒暑假均要赴大陆考察、见习。相较于其他台湾地区高校,政治大学民族学系与大陆藏学界保持着相对频繁的学术交流关系,并曾邀请陈庆英、周润年等大陆著名藏学学者前往该系访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益于原“蒙藏委员会”所设置的访问学者奖助政策。

来源:百度百科、政治大学网站、孔令伟《台湾地区藏学研究机构概述》等。

网址:http://www.nccu.edu.tw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