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6 16:18:23 | 来源:《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 作者: | 责任编辑:

一、德国藏学的萌芽及早期的藏学家

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具有古老的东方学研究传统,而作为东方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藏学,近几十年来在德国得到了较多的支持和重视,以致使其渐渐登堂入室,创立了藏学在德国“相对而言优于欧洲其他各国的局面”[1]。

纵观德国的藏学研究起步的发展过程,其早期藏学与传教士传教的需要、吐鲁番学研究和佛教研究以及印度学研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开德国藏学先河的是传教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海因利希·奥古斯特·耶希卡(Heinrich August Jäschke,1817—1883)、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ke)、伊萨尔·雅各布·施密特(Isaal Jacob Schmidt,1779—1847)等。

海因利希·奥古斯特·耶希卡是一名莫拉维亚(Moravian)教派的传教士。他的主要工作是传教和《圣经》的藏文翻译,他可以称得上是德国藏学研究之父。他在传教之余所编写的《藏英字典》(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revailing dialects.London: Routledge,Kegan and Paul,1881)和《藏文文法》(Tibetan Grammar,London:Trübner l883)出版于100年前,是其藏学代表之作。1856年,耶希卡被任命为建立在克朗·拉霍尔(Kyelang Lahul,古拉达克王国境内,今属印度)的一个新莫拉维亚传教点的主管人。他在藏区住了11年,后期由于健康问题于1868年回到家乡,此后,一直从事《圣经》翻译工作,还用藏文写过不少书。他所从事的学术性的副业除上述《藏文文法》《藏英字典》外,还有《论藏语的语音系统》(Uber die Phonetik der tibetischen Sprache)等等。在耶希卡成果的基础上,藏学研究开始在德国萌芽。

奥古斯特·赫尔曼·弗兰克是耶希卡最著名的后继者,他也是拉达克的莫拉维亚兄弟会的会员和传教士。1896年他到达拉达克首府列城(Leh),主要工作是翻译耶希卡尚未翻译完的《圣经》。从一开始他就将传教工作与对该地区的语言、历史和民俗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他是第一位拉达克专家。 1914年他再度回到拉达克。1920年成为柏林大学哲学系讲师,1925年晋升为教授。著述甚丰,涉及语言、历史、考古、文献、民俗、史诗研究等各个方面。其主要代表作有《西部藏区兄弟会传教的语言问题》(Die Sprachenfrage in der west- tibetischen Mission der Brüdergemeine,Allgemeine Missionszeitschrift 37,1910,PP.412—454)、《在西藏的精神生活》(Geistesleben in Tibet, Gü tersloh:G.Bertelsmann, 1925)、《西藏历史研究和从中人们所能经历的》(Tibetische Geschichtsforschung und was man dabei erleben kann.Herrnhut:Missionsbuchhandlung, 1911)、《西部藏区史》(A History of western Tibet,1907,London)、《格萨尔史诗中的春季和冬季神话)(Der Frühlings-und Wintermythus der Kesarsage.Beiträge zur Kenntnis der vorbuddhis-tischen Religion Tibets und Ladaks.Helsingfors,Soc. Finno-ougr.1902)[2]等等。

伊萨尔·雅各布·施密特是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东方学家之一,也是守望屋兄弟会(Herrnhut)的会员,出生荷兰,后作为教会的商人前往俄国,并加入俄国籍。因他在俄国的蒙古人居住区工作多年,学会了蒙古语,并开始从事科研而日益受到教会和学术界的重视。伦敦的圣经协会派他将《圣经》译成蒙古文,同时他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蒙古语言、历史的文章,成为名震一时的大学者。他对欧洲藏学研究的发展也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他不仅呼吁欧洲学界重视对西藏学的研究,而且亲手编写过藏德、藏俄字典,藏文文法以及多篇关于西藏语言和宗教的文章,还翻译过藏文《因缘贤愚经》,编排了藏文《甘珠尔》目录。[3]

所有这些传教士在西藏的活动和他们对西藏的认识和记述,以及对西藏文化的研究成果,对后期德国甚至欧洲的西藏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传教士外,德国的吐鲁番学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藏学研究。德国著名画家、佛教美术史家、中亚考古学家,也是国际敦煌学研究的先驱者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Albert Grünwedel,1856—1935)就是从吐鲁番学逐渐转入藏学领域的,他曾组织了两次德国吐鲁番考察活动。他的主要作品有《印度佛教艺术》 (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1893)和《西藏与蒙古的佛教神秘学》(Mythologiedes Buddhismusin Tibet und der Mongolei,Leipzig)等。

阿尔伯特·格伦威德尔,1856年出生在德国的小城米海,为了学习东方学,他20岁时从米海美术学校转到米海大学,专攻东方学。他从1883年起就任柏林人种学博物馆(Staatliches Museumfür Vö lkerkunde)印度部管理员。当时正是印度犍陀罗(Gandhara)[4]佛教雕刻品开始大规模地流入欧洲之际,作为欧洲较大的人种学博物馆的柏林人种学博物馆也收藏了出土于今巴基斯坦北部斯巴特(Swat)地区的共63件犍陀罗艺术珍品。格伦威德尔充分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对这一批艺术品以及收藏于该馆的其他艺术品包括对印度佛教美术,尤其是图像学和中亚考古学进行了潜心研究。1893年他在柏林出版了轰动整个欧洲东方学界的《印度佛教艺术》一书,从而确立了格伦威德尔在佛教艺术研究方面的权威地位。他在研究犍陀罗佛教艺术时,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艺术对东亚中国、日本佛教造像的影响。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格伦威德尔将佛教艺术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中亚地区。格伦威德尔和他的助手缪勒(F.W.K.Müller)试图在东亚佛教艺术和古代希腊、罗马之间找到联系。[5]在研究佛教艺术的同时他的研究涉足了与西藏佛教相关的问题,1900年他出版了《西藏与蒙古的佛教神秘学》一书,奠定了德国学者研究藏传佛教艺术的基础。

德国早期藏学的一部分是从佛学和印度学中分离出来的。在各大学的印度学系内,多半有人从事西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有许多印度学家、佛学家本身就是藏学家。

贝托尔德·劳费尔(Berthold Laufer l874—1934)是著名的人类学家、东方学家,又是语言学家和艺术史家。他出生在德国科隆(Cologne)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3一1895他在柏林继续他的研究, 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后来移居美国直至去世。他作为耶稣北太平洋考察队(Jesup North Pacific Expedition)成员于1898—1899年期间完成了在阿穆尔河(Amur River)和萨哈林岛(Sakhalin Island)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工作。1904—1906他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担任有关人种学方面的助手,1905一1907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所(East-Asiatic Languages at Columbia University)的人类学讲师。在王家巴伐利亚科学院哈迪(Hardy)基金会的资助下出版了他的《诸相》(Das Citralaksana.Nach dem, tibetischen Tanjur herausgegeben und übersetzt,Leipzig 1913)的藏文版翻译和校订版,这是一部关于印度造像学的极为重要的文献。他的藏学著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济龙经精要》(Klu’bum bsdus pa’i snying  po.Eine  Verü rzte  Version des Werkes von den Hunderttausend Ná ga’s. Heelsingfors 1898)、《西藏人的语言学研究—〈宝箧经〉》(Studien Zur Sprachwissenschaft der Tibeter.Zamatog.In:Sitzungsber.der philos—philol.Class der Kö nigl.Bayer.Akademie der Wissenscheften.Münschen l898)等等。[6]

法兰克—理查·哈姆(Frank-Richard Hamm l920—1973)是20世纪印度学家和藏学家。从1948—1952年,在汉堡市任印度学的指导教师,他从1952—1954年为那格浦尔市(Nagpur,印度城市)印度文化国际协会成员。他以一个学者、教授的身份在柏林、汉堡和波恩从事学术研究。他专心于耆那教 (Jainism)、梵文佛典在西藏的传播以及米拉热巴大师的传记、道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德国涉藏研究机构及藏学家

1.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7]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Seminar fur Sprach-und Kulturwissenschaft Zentralasiens der Universitat Bonn)是德国各大学内唯一的一所研究中亚地区蒙藏及突厥诸民族语言、历史、文化的专门机构,始建于1964年,创立者为国际著名蒙古学家海西希(W. Heissig)先生。该研究所除了介绍和教授相关语言知识外,在蒙古和西藏的历史、文学发展、宗教文化以及重要文献的发掘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大众汽车基金会的资助下,经过中亚所诸教授和工作人员20余年的苦心经营,今天的波恩大学中亚所已拥有一个颇具规模的中亚学专业图书馆。师资队伍也出奇地广大,远远超过汉学、印度学等其他研究所,它拥有6名教授(通常在德国大学中每个研究所只有1名教授),4名其他科研人员,3名藏族学术顾问和1名蒙古族教师。”[8]该所编辑出版的一套“亚洲研究”(Asiatischen Forschungen)专题丛书,由著名的德国东方学专业出版社威斯巴登的奥托·哈拉索维茨出版社(Verlan 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印行,到2002年为止已出版145种书。自1967年始,该所还出版年鉴《中亚研究》(Zentralasiatische  Studjen,Verlag otto Harrassowitz),到2006年已出版了35期。

根据沈卫荣教授的《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一书记载,以波恩大学中亚语言文化研究所为中心,波恩大学中亚学、印度学和汉学研究所曾联合组成了一个名为“特殊研究领域十二——中亚” (Sonderforschungsbereich 12)的跨学科合作的科研大工程。这个特殊研究项目始于1969年秋,终于 20世纪80年代末,前后持续近20年。该项目由海西希教授挂帅,9名教授、13名科研合作人员,其中包括2名蒙古人、4名藏人。其间还有不少知名外国学者和助手也参加了这项工程,该工程有几十种专著和几百篇论文,还培养了新一代中亚学研究者。沈卫荣教授的文章引用了当时组织这样一个大工程的立论内容:“人们哪怕只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投上一眼就会知道,蒙古、西藏以及其毗邻地区的地理位置表明,这个地区是一个自然的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几千年来,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的交通线都通过这一地区,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首先对于文化和语言学家来说,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若没有对这种关联的认识,许多问题就无法解释。这不仅对大规模民族迁徙运动的研究,或是对公认的语言学法则的认识都是如此。由此就可推知,一个单科的学者,如果他希望能适应和胜任现代科学对方法论的要求和作深入的课题处理,且并不想在一篇单篇论文内使自己疲惫不堪的话,那么他必须承认自己已不再有能力独立地去解决在对中亚的问题作科学研究时所引出的种种问题了。”[9]出于这种跨学科研究的需要,波恩大学的相关部门联合组成了这个特殊研究项目。组织这个项目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就像沈教授所说:1、为了扩大对这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意义不断增强的地区的了解,对这一旧资料而言几乎未曾开发过的地区作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是绝对有必要的;2、这种资料开发对消除迄今为止曾影响广泛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狭小的世界和历史概念有重要的贡献;3、对这一地区之政治事件及其背景的澄清是理解它的必要前提;4、许多资料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受到损害,故必须对之进行挽救。[10]

在波恩大学从事西藏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有皮特·施韦格(Peter Schwieger)、萨噶斯特(Klaus Sagaster)和迪特·舒(D.Schuh)等教授。

皮特·施韦格教授是德国波恩大学藏学与蒙学系(Abteilung für Mongolistik und Tibetstudien der Universitat Bonn)主任、第十一届国际藏学会(11th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ibetan Studies)执行秘书长。[11]他多年来从事对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所藏楚卜寺版《伏藏宝库》(Rin-chen-gter-mdzod-chen-mo)的编目、整理工作,至今已出版目录三册[12],还有《藏历初十莲花生仪轨之历史注释》(A note on the history of the cult of Padmasambhava on the 10th Day of the month)、《达仓热巴作为朝圣者的非凡经历》(Stag- tshang ras-pa’s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 as a Pilgrim)、[13]《扎雅高僧对东部藏区所做的贡献) (The  Biographies of the Grand Lamas of Dagyob〈brag-g.yab)as a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East Tibet)等论著。

萨噶斯特教授是国际知名蒙古学家,不仅懂蒙古语,而且通晓藏文、梵文、古突厥文和汉文等东方文字。从事的研究领域除了蒙古文献、史诗、宗教以外,还涉及西藏宗教、史诗、藏文基督教文献、西藏佛教、造像学、宗教艺术、西藏民俗等方面。著有《珍珠念珠:一世北京章嘉呼图克图传》(Subud Erike, Ein Rosenkranz aus Perlen,die Biographie des 1.Pekinger lCan skye Khutukhtu Nag dban blo bzan Cós ldan,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1967.)、《白史》(Die Weisse Geschichte Caran teüke,Eine  Mongolische Quelle Zur Lehre von den Beiden ordnungen  Religion  und Staat in Tibet und der Mongolei,otto Harrassowitz.Wiesbaden l976.)。他的学术成果的特点大都是把蒙古文文献译成德文并加注释,又同时涉及蒙古和西藏两个方面。前一部是西方研究章嘉呼图克图的开山之作,后一部则是系统深入地阐述蒙藏地区政教合一制度的经典作品之一。他还主编了一套题为《西藏佛教造像学和象征意义》(lkonographie und Symbolik des Tibetischen Buddhismus)的丛书。

迪特·舒教授是德国成就最大的年轻一代藏学家之一,也是国际藏学界最知名的年轻学者之一。他曾在印度流亡藏人居住区生活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古藏文功底极厚。主要成就集中在藏文古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由于他是学习数学的,因此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头脑和功底研究西藏的天文、历法、因明、医学等。代表作有《西藏历算史研究》(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tibetischen kalenderrechnung Franz Steiner,Wiesbaden 1973)等20多种专著。

中亚所原有3位藏族学术顾问,他们是扎雅·洛丹喜饶活佛(Loden Sherap Dagyab l939—)、普康活佛(J.K.Phukhang)和白玛次仁(Pema Tsering)先生。

扎雅活佛1939年出生,于1945年被选为西藏昌都扎雅活佛的转世灵童,同年坐床。早期在扎雅寺学经,后入哲蚌寺学习研究佛教五部大论,后在印度从事广博的佛学研究,并于1963年获得格西学位,曾任该地区西藏文化学院院长。1966年到波恩大学中亚所工作,从事西藏艺术和佛教造像学和宗教象征意义的研究工作。曾多次参加国际藏学研讨会,同时也在许多佛学文化中心和大学讲学,他的代表作主要有《西藏宗教艺术》(Tibetan Religious Art,Part 1,Wiesbaden 1977)、[14]《西藏佛教的造像学和象征意义》(Ikonographie und Symbolik des tibetischen Buddhismus)[15]等著作20余种。

普康活佛的工作重点是教学、教授藏语会话和现代藏文的阅读和书写。白玛次仁先生曾是一位宁玛巴僧人,来自四川白玉寺(dpal-yul-dgon-pa),后在印度获格西学位。1961年作为慕尼黑大学印度学系教授霍夫曼(Hoffmann)的合作者来到德国,先后在柏林、波恩大学的印度学系工作。1970年开始参加“特殊研究领域十二”的工作,后留在中亚所。他的著作和论文有20余种,基本围绕格萨尔王和宁玛派的内容进行研究,有《元宫廷中的宁玛巴喇嘛》 (rNin ma pa Lamas am Yüan—kaiserhof;in:Proceedings of the Csoma de körö s Memorial Symposium,Budapost l978)等。[16]

波恩大学所拥有的数字化藏文档案材料也值得一提。波恩大学非常重视藏学资料收藏及其数据库的建立。这项针对藏文文献的整理和出版项目,继承了上世纪70年代由迪特·舒教授创立的传统,皮特·施韦格教授时期又创建了一个提供和分析典型个案的数据库。由于该项目得到德国研究基金的支持,数据库逐步扩大。从1998年到2000年底,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合作,整理了13世纪到20世纪涉及西藏功德林寺的法律文书,共有2700件文档被数字化。学者们利用搜索板块不但能查询到关于功德林寺历史和文献所用的论文,还能找到原件以及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2002年底,另一项关于西藏文献和信件的计划已经启动,它们包括一大批来自私人和公共收藏的西藏和尼泊尔之间的来往通讯和信件。

2.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17]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Department of Indian and Tibet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amburg),主要以印度和西藏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为研究和教学对象。具体分为四个部门:1.古代印度语言和文化;2.现代印度语言和文化;3.佛教学;4.西藏学。该系隶属于亚非学院(Asia-Africa Institute)。亚非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目前德国最大的亚非方面的研究所,有27位教授。设有6个系,分别是日本学系、汉学系、东南亚学系、印度学和西藏学系、近东学系(伊朗、土耳其、阿拉伯)、非洲学系。现有1400名学生。

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的前身是著名的印藏学教研室(Seminar für Kultur und Geschichte lndiens)以及1988年后的印藏学研究所(Institut für Kultur und Geschichte Indiens und Tibets),该机构的历史比汉堡大学的历史还长。汉堡大学对印度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大约从1914年开始,早期研究印度学的著名学者有斯滕·科瑙(Sten Konow)、沃尔特·舒布凌(Walter Schubring)、路德维希·阿尔斯多夫(Ludwig Alsdorf)、弗朗茨·贝恩哈德(Franz Bernhard)等。该校对于藏学领域的涉及始于 1946年,第一位在汉堡大学讲授藏文的是著名藏学家黑尔木特·霍弗曼(Helmut Hoffmann)教授。其后,他的学生哈姆(F.K.Hamm)继承他的席位,继续教授藏文。1966年弗朗兹(Franz Bernhard)接管该系讲席后,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印度与西藏学系的教学和研究走上系统化和正规化,从此享誉欧洲学界。1967年,他从印度邀请了一位藏族学者格西根顿罗追(Gendun Lodroe)作为客座讲师。由于格西卓越的贡献和高深的学问,1979年继弗朗兹之后,被正式任命为教授。从此,汉堡大学印度与藏学系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格西英年早逝,55岁就去世了。格西去世后,西米陶森(Lambert Schmithausen)教授接替他,负责藏学专业的工作。西米陶森教授是著名学者弗绕瓦尔纳(Erich Frauwallner)的学生,与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厄恩斯特·斯坦因凯尔勒(Ernst Steinkellner)教授是同门师兄弟。他不仅精通梵藏语文,而且通晓汉文、日文。该系目前共有四个教授岗位。其中分别是两个梵文教授、一个印地学教授和一个藏学教授。该系原主任维茨·阿尔布瑞特(Wezler Albrecht)教授是研究印度哲学、古代法典、梵文学等领域的杰出学者。他最初主要研究梵文传统文法,其博士论文和教授资格论文皆在此领域。成为教授后,他的研究领域还包括印度西藏文化、历史等方面。从1982—2002年,他还担任“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项目”主席,并因此于2000年获得了被认为是德国的诺贝尔奖的马克思—普朗克奖。维茨·阿尔布瑞特教授已于2004年退休,其接班人是现任系主任、梵文教授哈如纳嘎 (Harunaga Isaacson)先生。

哈如纳嘎教授,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亚洲和远东研究系、南亚系任教。从2000年起,任汉堡大学印度学系助教、日本东京国际佛教研究所访问学者、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5月正式走上德国汉堡大学印度学和藏学系主任和教授的岗位。哈如教授通晓梵文、德文、英文、藏文、日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拉丁文等,主要研究兴趣在印度哲学、藏传佛教和佛教密宗方面。[18]

一直执掌梵文教授的西米陶森教授于2005年退休,其继任者是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兹玛尔曼(Michael Zimmermann)博士,德国人。他曾在日本留学4年,也是一位梵藏兼通,并懂汉文、日文的学者。2000年他在汉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西米陶森教授的高足。后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

在国际学术界颇负盛名的印度学、西藏学研究专家大卫·塞福特·鲁格(David seyfort Rueg)教授,曾任藏学教授西藏学教席多年,学术成就显著。他的后继者是著名藏学家戴维·杰克逊(David P. Jackson)教授,他从1992年开始出任藏学教授,近几年在藏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他的研究方向是西藏宗教艺术、萨迦派文献和历史、慕思塘(Mustang)的历史等。曾对《智者入门》(mkhas pa’i’jug sgo)等进行过研究,著有《西藏唐卡画资料和材料》(Tibetan Tangka Painting Sources and Material. London:Serindia,1984)一书,中国学者已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并以《西藏绘画史》[19]为名出版。目前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学系藏学教授席位空缺,近两年内将聘任一位新的教授。

该系还有两名讲师。其中有一位是从不丹来的学者多吉旺久(Dorji Wangchuk)博士。他是西米陶森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来汉堡大学已有十多年。他的夫人是“尼泊尔—德国写本编目计划”的成员之一,以色列人,懂藏文,主要从事藏文写本的整理和编目工作。

该系目前承担着两个重大项目,即“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项目”和“尼泊尔—德国写本编目项目”。

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项目:由于尼泊尔特殊的地理环境,早在150年前,西方学者发现在尼泊尔有很多早期的资料。1970年尼泊尔政府向德国提出了对尼泊尔境内的写本进行保护的请求。于是尼泊尔国家档案馆和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印度学和藏学系正式签订协议,成立了“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计划”,英文名为The Nepal-German Manuscript Preservation Project,简称NGMPP。该项目由汉堡大学承担,德国研究基金会给以全额的经费支持,具体负责实施的则是汉堡大学的印度与西藏学系。由汉堡大学派专职人员到加德满都与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第一步的写本搜集工作。据悉,这一资料是全世界南亚研究资料中最多的资料。1970—2001年,共收藏18万部各种典籍,有800—1000万片(叶)。大部分是梵文贝叶经写本和藏文写本,也有一些其他语种的写本。其中贝叶经约3600多部,藏文写本大约总数在2.8—3万部左右。从写本材质上来讲有贝叶、桦树皮、纸质等。

尼泊尔—德国写本编目项目:从2002年4月起汉堡大学开始对这批写本进行更加详细的编目工作,启动了“尼泊尔—德国写本编目项目”,英文名称为The Nepalese-German Manuscript Cataloguing Proiect,简称NGMCP项目,预计在2014年完成全部目录。

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和编目计划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合作项目,时间跨度长,从1970年开始已经合作了30多年了。这些文献的整理出版对研究印度、尼泊尔、西藏的历史、宗教、语言、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尼泊尔来说一方面在德国研究基金会的全额援助下对其国内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普查,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尼泊尔相关的学者和工作人员受到了专业训练,为保护档案和文献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尼两国的合作被认为是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他们对古文献的保护、整理和编目有许多经验和方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3.巴伐利亚科学院中亚委员会[20]设在历史名城慕尼黑的巴伐利亚科学院中亚研究委员会 (Kommission für Zentralsaiatische Studien,Bayer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从事中亚,特别是对西藏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该学院建于19世纪,早在1863年该院通讯院士埃米尔·施拉津特维特(Emil Schlagintweit 1835—1904)就在院会议报告中编辑和翻译了一份藏文佛教祈祷文献。这位首开中亚研究的先锋,在他的论文集或会议报告中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论著,也正是他于1871年在该院介绍了海因利希·奥古斯特·耶希卡的《西藏语袖珍字典》(Handwörtebuch der tibetische Sprache)。这部藏语字典的英文版(A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London 1881),迄今仍然是藏学家们手边常备的工具书之一。

巴伐利亚科学院中亚研究委员会的创建者和首任主席是世界著名西藏学家黑尔穆特·霍夫曼 (Helmut Hoffmann),他曾是该院的正式院士。他的代表作有《西藏苯教史资料》(Quellen Zur Geschichte der tibetischen Bon-Religion,Abh.Der geites-und sozialwiss.Klass,Jahrgang 1950, Nr.4.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und der Literatur in Mainz)、《琼结地区的藏卫墓》(Die Gräber der tibetischen könige im Distrik’Phyong rgyas,om Nachrichten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in Göttingen,Phil-hist.Klasse 1950.)《西藏的宗教》(Die Religionen Tibets, Freiburg-Münchenl956)等等。1969年他离开慕尼黑移居美国,任设在印第安纳州布鲁明顿的印第安纳大学的乌拉尔和阿尔泰研究系的教授,讲授藏学课程。

著名汉学家、二次大战后德国汉学研究的带头人海波·弗朗克(Herbert Franke)先生也是这个委员会的学术领衔人,他原是慕尼黑大学的汉学教授,退休后任巴州科学院主席、中亚研究委员会理事,他是研究宋、辽、金、元史的专家。

后来在巴伐利亚科学院中亚研究委员会工作的藏学家主要是赫尔加·于巴赫(Helga Uebach)博士和邦隆(Spang Lung)[21]活佛两人。赫尔加·于巴赫博士的主要著作和论文有《奈巴班智达编年史:花蔓》(Nel-pa panditas Chronik Me-tog phreng-ba,Handschrift der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Tibetischer Text in Faksimile,Transkription und übersetsung,München 1987)、《藏族亲属称谓词dbon考》 (Notes on the Tibetan Kinship term dbon,in Tibetan Studies in Honour of Hugh Richardson,ed.M.Aris and Aung San Suu Kyi,Warminster,1980)、《色拉寺密乘僧员的财产文书》(Die Besitzurkunde des Se-ra sNags-pa Gra-chań,in Heilen und Schenken,Festschrift für Günter klinge zum 70.Geburtstog,Hg.Herbert Franken und W. Heissig.Asiatische Forschungen Bd.71,Wiesbaden 1980)等。

邦隆活佛的主要著作有《〈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的叙述材料,根据藏文译本分析》(Die Erz ählstoffe des Mülasarváda-Vinaya analysiert auf Grund der tibetischen Ubersetzung.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Monograph Series,III,Tokyo:The Reiyukai Library,1981)、《藏文的手稿和木刻(七)》(Tibetische Handschriften und  Blockdrücke,Teil 7,Beschreiben von Friedrich Wilhelm und Jampa Losang Pang Lung,Wiesbaden:Steiner 1979)、《关于吐蕃赞普墓碑的报道:它们的流传和考证研究》(Die metrischen Berichte über die Grabmäler der tibetischen könige, Ihre überlieferung und ihr Beitrag zur Identifizierung)[22]等。现在赫尔加·于巴赫博士和邦隆活佛均已退休,继承人是毕业于波恩大学的皮特拉·曼娜(Petra Maner)女士。

4.哥廷根大学印藏学系[23](Seminar für Indologie und Tibetologie der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哥廷根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对佛教文本及藏译典籍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藏学起初是作为辅修科目,后来成为可主修的科目。最初是克劳斯·佛格尔(Claus Vogel)在该系从事藏学研究并执教。从1989年起,延斯—乌维·哈特曼(Jens-Uwe Hartmann)在该系任藏语和藏文化荣誉教授,直到 1995年他出任洪堡大学藏学教授为止。从1968到1998年,宗孜·土丹强巴(rDzonrtse Thupten Champa)活佛在哥廷根大学印度和佛学系教授藏语和藏文化。宗孜·土丹强巴活佛生于1933年,5岁那年被认定为噶丹彭措林宗孜活佛的转世灵童并入寺坐床。直到1958年在扎什伦布寺和色拉寺学习。此后在印度、瑞士等地学经传教。1968年来到哥廷根大学印度学系讲授西藏文化课程,在时任该系主任的海因茨·贝歇特教授(Prof.Heinz Bechert)的努力下,宗孜活佛得到了固定岗位。自1977年开始,他出版了《扎什伦布寺教法史》(Chos-grva chen po bkra-shis lhun-po dpal-gyi sde-chen phyogs thams-cad-las rnam par rgyal-ba’i-gling-gi chos-’byung ngo-mtshar dad-pa’i sgo-’byed, Delhi,1991.)、《噶丹彭措林寺史》(History of the dGa’-ldan phun-tshogs-gling Monastery)、[24]《赛举噶丹颇章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Srad-rgyud-dga’-ldan-pho-brang,is to appear in the series of the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in Dharamsala)等著作。[25]

目前哥廷根大学印藏学系藏学专业的研究重点放在对于藏区各种宗教的研究上,特别是藏传佛教的研究。该系有藏语语言课程,即古典藏文的书面语的基础培训,同时提供宗教知识上的学问和修行的课程。哥廷根藏学专业中,每个学期都设置这些基础课程,每隔一个学期,则开设藏文化的其他相关课程。

现在从事藏文化讲授的人员有马丁·施特劳伯(Martin Straube)硕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梵文、俗语研究、印度和西藏佛教等。藏学专业的老师还有齐格林德·迪茨(Siglinde Dietz)博士,同时他也协助系主任托马斯·奥贝里斯(Thomas oberlies)教授的工作。其中前者主要做佛教学教学的助教,后者主要做藏学课程的助教。据悉藏学教授职位仍在空缺。

5.柏林洪堡大学亚非学院中亚研究系藏学研究室[26]柏林洪堡大学亚非学院中亚研究系藏学研究室(Tibet Colloquium of the Seminar for Central Asian Studies,Humboldt University,Berlin)是柏林洪堡大学的藏学研究专门机构。该研究室的功能就像其英文名称一样,更接近于藏学相关的论坛,为研究所内部和外来的藏学专家提供一个作学术报告的空间。举办论坛的目的是要致力于在研究人员和其他众多领域的外来专家之间建立联系,主要使用英语和德语。

该研究室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为托尼·赫伯(Toni Huber)教授。他是一名目前在国际藏学界较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曾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New Zealand)从事西藏杂日圣山(Tsa-ri)朝圣仪式及修行方面的专题研究并获博士学位。他撰写的诸多论文涉及藏族朝圣仪式、仪式地点和景观的观念,藏族和佛教对于自然的态度和关系,以及印藏艺术史等。托尼教授在柏林洪堡大学从事西藏及其毗邻喜马拉雅社会的人类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和教学。他研究的兴趣点包括有关自然环境的仪式和宗教、社会实践以及态度、喜马拉雅远东地区藏缅语群落的民族志、现代西藏社会发展和变迁等。他最近的专著是《圣地重现:朝圣和佛教印度的藏式复兴》(The Holy Land Reborn:Pilgrimage and the Tibetan Reinvention of Buddhist lndia Forthcom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即将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目前正准备出版有关藏族社会中的狩猎和一个没有文献纪录的高地藏缅群落的民族志方面的专著。托尼教授是国际藏学会会刊的创办人之一。他最近的学术论文有《佛教社团中的暴力》  (Violence in Tibetan Buddhist Societies),《藏北藏羚羊捕猎对野生动物迁徙的文化调适》(Antelope Hunting in Northern Tibet,Cultural Adaptation to Wildlife Ecology),《以印掌控领地:藏区的一种宗教政治实践》  (Territorial Control by‘Sealing’:A Religion-Political Practice in Tibet)等。

6.莱比锡大学中亚学系[27]莱比锡大学中亚学系(Department of lndian and Central Asian Studies,Leipzig Universty)的藏学传统与汉学和蒙古学有着密切关系。19世纪,该系的汉学教授甲柏连孜(Hans Georg Conon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对藏学和蒙古学研究给予很大关注。此后,他的学生威廉·葛鲁贝(Wilhelm Grube,1855—1908)在1881年首次在该系开设了藏语课。继任甲柏连孜的汉学家孔好古(August Conrady,1864—1925)也对藏学有很大的兴趣,他的学生贝托尔德·劳费尔是一位著名的藏学家和蒙古学家。

德国虽然从19世纪起就有大学开设藏学课,但是第一个纯粹的藏学教授席位是1960年才正式设置,任职者为约翰内斯·舒伯特(Johannes Schubert,1896—1976)在莱比锡大学出任藏学教授。

现任莱比锡大学中亚学系的教授为索仁森(Per K.SØrensen)教授[28],其前任教授是莱比锡大学的曼弗雷德·陶伯(Manfred Taube),他在该系执教藏学和蒙古学多年,1991年得到教授席位。索仁森教授主要研究与不丹、尼泊尔相关的西藏历史,他对《王统世系明鉴》(rgyal rabs gsal ba’i me long)的研究成果《十五世纪西藏历史文献——王统世系明鉴》(A Fifteenth Century Tibetan Histori-cal Work:rGyal—rabs gsal ba’i me long,Fontes Tibetici Havnienses Voll,1986,Akademisk Forlag,Kobenhavn)一书奠定了他的学术权威,成为公认的吐蕃历史专家。他曾参与了由西藏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次仁加布研究员和时任维也纳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系研究人员巩塔姆·哈佐特 (Dr.Guntram Hazot)博士共同完成的《雷鸣之鹏——西藏第一座佛殿昌珠寺志考(英译评注本)》 (Thundering Falcon.An lnquiry into the History and Cult of Khra-’,brug,Tibet’s first Buddhist Temple.Verlag der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Tibet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of the Autonomous Region Tibet,Wien,2005,432S.+1DVD ISBN 3-700l-3495 -9)、《雅拉香布山下的文明:吐蕃王室拉·布巴坚和雅桑之历史》(Civilization at the Foot of Mount Sham-Po.the Royal House of Iha Bug-pa-can and the History of g.Ya’-bzang. Historical  Texts  from  the  Monastery of g. Ya’-bzang  in  Yar-stod.Verlag der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2000)等研究成果的审稿工作。他完成的与藏学相关的近作有以下两项成果:一是与戴姆伯格博士(Dr.H Diemberger)、查尔斯·然波(Charles Ramble)、巴桑旺堆、黛博拉·克林伯格—塞尔特教授(Deborah Klimburg-Salter)共同完成了《敕建室佛教寺院——桑耶寺》(Samye:The Royal Buddhist Monastery.Verlag der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 Samye Manhattan Inc),另一个是与次仁加布、巩塔姆·哈佐特博士、丹.马丁(Dan Matin)等共同完成了《天坛的统治者——蔡贡堂研究》(The Rulers on the Celestial Plain.Ecclesiastic and Secular Hegemony in Medieval Tibet.A Study of the Tshal Gung-thang.Verlag der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haften,Wien,2003/2004)。此外还有数篇学术论文。

中国学者褚俊杰博士[29]也在莱比锡大学中亚学系得到固定岗位,目前从事藏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目前该系所开的课程有古典与现代蒙古学和藏学、中亚语言等。课程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古典和现代蒙古语)和中亚语言。2、第一手文献阅读。3、历史、文学、宗教和人种学等等。

7.慕尼黑大学藏学专业慕尼黑大学藏学专业,设置在印度与伊朗学系(Muenchen/Munich Institute of lndology and Iranian Studies)[30]。现任藏学教授是弗朗斯—卡尔·艾尔哈德(Prof.Franz- Karl Ehrhard)。他毕业于汉堡大学,是西米陶森教授的学生,曾参加了“尼泊尔—德国写本保护项目”。他的重点研究领域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地区宗教和传统文献方面。他的新著有《来自芒域贡堂的早期佛教木刻经典)(Early Buddhist Block Prints from Mang-yul Gung-thang,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2000)、《大译师索朗嘉措传记研究》(The Life and Travels of Lo-chen bSod- nams rgya-mtsho,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2002.)等。

8.马堡大学印藏学专业马堡大学印藏学专业(Marburg Fachgebiet lndologie und Tibetologie),[31]是印度学和藏学教授席位合一,前任教授为米夏埃尔·哈恩(Michael Hahn)。[32]2007年10月后的新任教授是于尔根·哈内德(Juergen Hannede),其中藏学专业主要教授古典和现代藏文,以及西藏文学、历史和宗教等。

三、小结

通过对德国主要涉藏教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德国的藏学研究起步较早,对西藏的关注由来已久。虽然德国与中国西藏相距甚远,但从传教士时代开始,德国传教士的目光就已投向遥远的西藏。随着早期传教士传教的需要以及其后的吐鲁番学研究、佛教研究、印度学研究的发展,逐渐兴起了藏学研究,藏学与这些学科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毋庸置疑,和西方其他国家一样,德国在每个时代对西藏关注以及与藏学的关系,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

2.德国仍是欧洲的藏学研究中心之一。本文收集了德国八家涉藏教研机构和近30名学者的相关情况,从而反映出德国藏学研究的实力。除此之外,仍有一些零星的机构和学者,也有与藏学相关联的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在读藏学专业的研究生等,这些数字都无法统计。

3.德国藏学界集聚了一批非德国籍的名家学者,“国别”概念不强,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研究方面,采取竞争机制,吸收精英人才,教研力量一直以来较为强盛,在欧洲乃至世界一直享有盛誉。

4.德国藏学注重基础研究,在宗教、历史、艺术、经典、梵文等研究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而对藏学现状研究显得单薄。随着与中国藏学界的联络进一步深入,德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现状的领域,其中柏林洪堡大学亚非学院中亚研究系藏学研究室托尼·赫伯教授就是一例。

5.德国藏学界已基本实现了新老交替。老一辈成名学者现在纷纷退居二线,接替他们的学者是年富力强、学术功底深厚的学界精英。如波恩大学皮特·施韦格、汉堡大学的哈如纳嘎以及迈克尔·兹玛尔曼、柏林洪堡大学托尼·赫伯、莱比锡大学索仁森、慕尼黑大学弗朗斯—卡尔·艾尔哈德等都是年轻的藏学专家,他们活跃在藏学教研机构的舞台上,使得德国藏学仍然能保持较兴盛的局面。

6.德国藏学界重视学术资料的收集及其数字化的工作。如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合作开展的“13世纪到20世纪西藏功德林寺文档数字化项目”、汉堡大学与尼泊尔政府合作开展的收藏18万部梵文和藏文写本的“尼泊尔一德国写本保护项目”,以及针对此项目而开展的“尼泊尔一德国写本编目项目”等都是在世界上极有影响的项目,为资料收藏和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7.德国学者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素养较为突出。德国搞藏学研究的学者大都是在印度学、人类学、艺术研究的扎实基础上从事藏学研究的,因此他们专业特色比较突出,视野广阔,精通多种语言文字。这也是欧洲国家藏学界的一大特点。

8.德国也给世界输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如哈佛大学的印度学教授马·维茨(M.Witzer)、藏学教授范德康(Leonard W.J.van der Kuijp)都是汉堡大学的毕业生。尼泊尔兰比尼国际研究所所长克里斯多弗·库帕斯(Christoph Küppers)也是西米陶森教授的学生。

在搜集资料期间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沈卫荣教授、德国哥廷根大学在读博士杨嵋女士,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罗鸿博士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

[1]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M],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2页,1993年,蒙藏委员会印行。

[2]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8页。

[3]同上,第12页。

[4]中亚地区为佛教造像的起源地之一,位于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交界处。由于该地处于中亚交通要冲,曾被亚历山大大帝所征服,因此人物雕刻的风格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形成“犍陀罗式”风格。其造像的特色是具有希腊式雕刻的特征,造型比较纤美,衣纹皱褶紧贴身体。

[5]以上内容根据兰州大学历史系敦煌研究所陈双印的文章“德国敦煌学史”的内容整理,参见http://www.dha.ac.cn/ xueshuyanjiu/deguodunhuangxue.htm

[6]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丛书之五十八,第17页。

[7]主要资料来源:http://www.zentralasien.uni-bonn.de/index2.html以及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27页。

[8]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29页。

[9]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丛书之五十八,第30页。

[10]同上,第31页。

[11] 2006年在德国举行的第11届国际藏学讨论会由国际藏学会主办,承办方为德国波恩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会议在德国波恩召开,该校藏学与蒙古学系主任、国际藏学理事彼得·施威格教授为召集人。与会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丹麦、挪威、匈牙利、瑞典、瑞士、奥地利等2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会学者人数最多,为77人、德国学者65人、美国学者71人、印度学者22人。

[12] http://cntao.org

[13]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皮特.施威格,苏发祥,(Peter Schwieger,Su Faxiang)。

[14] Tibetan Religious Art,Part 1,Woesbaden l977.中文版由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

[15] Ikonographie und Symbolik des tibetischen Buddhismus,Volume A 1,AII,1983;VolumeD,1986;VolumeE,VolumeF, 1992共5种均由otto Harrassowitz作为Asiatische Forschungen丛书出版。

[16]除特别加注之外,波恩大学的人物介绍参考和引用了沈卫荣教授《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一书中的内容。

[17]资料来源http://www.uni-hamburg.de/Wiss/FB/10/Indiens部分内容参考了郑堆、李学竹提供的关于汉堡大学印藏系的情况汇报。

[18]有关哈如纳嘎教授情况见本人《美国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研究人员现状及其分析》[J]一文,《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第27l页。

[19]由向红笳、谢继胜、熊文彬译,西藏人民出版社、明天出版社2001年出版。

[20]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14页。

[21]邦隆活佛,旅德藏族学者。出生在昌都地区,邦隆活佛的本寺是云南中甸大寺,在拉萨学经、受教育并获拉然巴格西学位。后到印度再到德国。以400多页的《佛经律藏中故事》论文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巴州科学院亚洲研究所与于巴赫博士合作编写《藏德大词典》。

[22]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26页。

[23]资料来http://www.indologie.uni-goettingen.de和沈卫荣:《德国的西藏学研究和教学》,蒙藏专题研究业书之五十八,第48页。

[24] History of the dGa-’ldan phun-tshogs-gling Monastery,由作者自己印行,1997。

[25]有关宗孜活佛简历见http://www.bagchee.com

[26]主要资料来源:http://www2.hu-berlin.de/zentralasien

[27]资料来源:http: //www.uni-leipzig.de/-indzaw

[28] Per K.Sфrensen教授的研究重点和学术著作见http://www.uni-leipzig.de/-indzaw/doc.php/staff/sorensen

[29] http://www.uni-leipzig.de/-indzaw/doc.php/staff/chu

[30] http://www.indologie.lmu.de/index.htm

[31] http://www.uni-marburg. de/fb10 /ios /indologie

[32] http://www.staff. uni-marburg.de/-hahnm

(作者:索珍摘自:《中国藏学》2008年第2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