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9-26 16:02:15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十四五”时期藏学研究等有关工作规划

规划包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体制机制能力建设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十四五”期间科研课题指南》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按照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对北京藏医院建设的指示精神,根据国家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和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以及《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特制定北京藏医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一、编制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政策的有关要求,着眼于北京藏医院建院宗旨和实际情况,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患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弘扬藏医药文化为特色,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定位

坚持以藏医为特色,中西医相结合,有条件地融合其他民族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流医院。同时,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将北京藏医院建设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三、发展目标

2021-2025年,努力实现年门诊量增长10%、年出院人次增长10%。藏医特色更加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充分凸显,民族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达到二级民族医医院标准。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医疗水平,拓展医疗功能

1.加强院际协作。探索与中日友好医院、山南市藏医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形成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合作共赢的模式。

2.加强藏医科室建设。加强藏药浴科、藏医心脑病科和藏医胃肠病科等科室及西医支撑体系建设,遴选科室优势病种、适宜技术和疗效独特的藏药品种,实现专科、专病、专药。

3.开拓服务项目。建设体检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和健康体检服务。增加内科康复病区建设,突出外科门诊藏医特色。

4.建设高原性疾病康复医学中心。根据中央编办复字〔2004〕87号文件精神,北京藏医院负有“高原性疾病的防治与研究,承担援藏干部的康复医疗工作”的职责。着力筹建高原性疾病康复医学中心,联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对高原反应的干预措施和防治机制进行基础与临床研究。

5.建强特色科室。根据《二级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加强藏医科室建设,巩固提升针推科、口腔科和中医科等科室医疗水平,积极拓展诊疗项目。加强专家门诊力量,建设2-3个名医工作室(站),建立2-3个名医传承工作站(分站),聘请名老中医、藏医专家为师,培育不同层次的名医人才。

 (二)规范医务管理,重塑医院形象 

1.加强医保管理。加强医保制度建设,实行新技术、新方法准入制,严格审核与管理,保证临床医疗工作合法合规,逐步形成创新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2.完善药事管理。建立健全药事管理、监督机制体系,完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岗位职责,量化药房质控监管指标。开展民族医药制剂研发及临床应用和评价,拓展饮片种类,增加中药颗粒剂。

3.深化优质护理。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强化护理管理职能,实行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配置。加强护理优质安全管理,提升专业技术。充分发挥藏医特色护理,全院开展中医、民族医护理技术不低于5个项目。

4.推动医技科室建设。建成满足临床需求、适应医学发展的二级医院医技科室。为中央统战部系统医务室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创新藏医药科研模式

1.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继续开展“心脑血管临床和民族医技医法传承及新药开发研究”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医院藏医药临床的优势,依托南口药研基地科研平台,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和科研企业的横向合作,推进藏医心脑血管病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发及藏医特色诊疗仪器研究等系列子课题的实施,稳步提升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每年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5年内出版专著5部。

2.稳步推进藏医药的传承与研发。将“匝蒂松觉颗粒”“诺布邓汤颗粒”“九味防瘟散”等院内制剂研究纳入“心脑血管临床和民族医技医法传承及新药开发研究”课题,按照北京市现有医疗机构制剂审评政策,争取2个医疗机构制剂获得批件或备案号。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医药研究所合作,对已获得备案号的院内制剂“胆宁散”开展研究,为将其提升为国药准字号新药奠定基础。

3.打造特色学术平台。完善医院科研管理制度,实施科研绩效管理。着力打造“全国藏医药高级研修班”等品牌,创建医院特色学术交流平台,5年内组织开展15项院内课题,提升医院整体科研能力。  

4.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教学医院建设。着力提高医药护技人员基础知识、业务技术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达到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100%,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院内授课率100%。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藏、中、西医相互学习培训的力度。组织医药护技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开展继续教育,5年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时间达到1-3个月。加强临床教学医院建设,完成好理论教学、见习和实习任务。

 (四)加强文化建设,发挥宣传窗口作用

突出文化引领作用,积极创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努力挖掘藏医药文化理念和内涵,积极宣传藏医药文化。通过对内定期举办藏医药知识讲座、专题培训班,对外开展多层次的藏医药研讨、交流和互访,加强与业内知名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文化展示馆建设,多角度讲好藏医院故事,打造藏医药文化宣传窗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医院工作的领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落实中央统战部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执纪,注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问责力度,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廉洁警示教育,为医院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二)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发展措施

坚持公立医院的办院方向,积极推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适应国家医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健全和完善医院医疗、管理机构设置,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职责,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强化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党管人才要求,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制度,突出培养、吸收和使用三个重点环节,大力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二级民族医院建设标准,制定《医院人才建设规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引进硕、博士研究生或调入确有专长的实用型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后备力量。通过五年发展,新聘用人员最低学历达到大学本科,全院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10%;医疗人才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增加10%;行政管理人员减少10%;后勤服务人员社会化率提高10%,探索实行劳务派遣制。

 (三)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资金稳中有余

一是对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监管及分析,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做到预算执行率100%。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实施方案和流程,确保成本管理执行到位。二是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医院运营情况,提升医院收入结构,做到医院年均利润增长与收入及门诊量相匹配,切实控制患者次均费用及药品费用增幅。三是加强内控建设,构建完整高效的运营体系,形成标准操作规程。做到在保障医院合理运转、维护资产完整与安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不断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强化管理水平,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20%以内,建立完整高效的运行体系。

(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一流医院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结合医疗业务和管理服务需要,不断优化升级软硬件设施。对H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移动医护管理系统;加强设备、资产、耗材和药品的系统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和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基于临床数据的科研信息系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挂号预约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建立虚拟服务器,提高硬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按照国标进行机房改造,核心交换机升级和扩容,无线网络全院覆盖,实施医院二级等级保护;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藏医诊疗数据库的建立及互联网医疗建设工作。

(五)推动后勤服务现代化,确保安全生产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加强后勤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发生消防、保卫、交通、食品卫生等责任事故。做好医院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维护,确保设备完善、运行安全。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合理配置服务资源,精简服务机构,优化人员配置,加快先进科技和信息系统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综合效益,实现医院后勤科学现代化管理,为医院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后勤服务。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