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9-26 15:58:13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十四五”时期藏学研究等有关工作规划

规划包括: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体制机制能力建设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十四五”期间科研课题指南》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2021-2025年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对西藏文化博物馆的工作要求编制,主要阐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阶段性目标

(一)发展环境

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2019-2022年发展规划》制订实施两年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由无级别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朝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废奴丰碑——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项目。至2020年底,线上线下观展人数达1400多万人次。

服务涉藏宣传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经中央领导批准举办的“废奴丰碑——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展”重大政治任务;成功举办“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交流展”,并得到藏学界和社会观众普遍好评;在西藏、四川、云南举办“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专题展览”巡展,大力宣传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必须遵守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的要求。此外,还举办了“‘一带一路’涉藏金石录展”“高原精灵——牦牛油画展”等专题展览。

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活动迈上新台阶。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除每周一闭馆外的全年对公众开放制;实行统一着装,规范接待、讲解服务,并配备智慧机器人协助接待讲解;部署网上预约系统和闸机人脸识别系统,实现观众无须携带任何证件即可入馆参观;设置母婴室、第三卫生间、AED急救站,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特殊需要;举办“闻·悟西藏”“有风景的思政课”等“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开办西藏文化系列讲座,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课题研究及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清朝政府、达赖和班禅喇嘛及蒙古首领给历辈察罕诺门汗的文告整理、翻译与研究》《西藏元代汉藏文化交流的重要遗珍——夏鲁寺艺术研究》等课题;制作“康藏轺征——国民政府代表刘曼卿史迹特展”“废奴丰碑——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特展”数字馆并成功上线运行;创建西藏文化博物馆官网并顺利通过验收。

组织管理和人员招聘培训实现新突破。初步建立全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服务观众为中心,重新设置馆内各部门,并调整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全馆人员参加中国文物报社举办的博物馆陈列设计与展览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2020年全国文物安全防范线上培训班学习,定期和不定期举办消防和安全讲座;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并进行培训,志愿者讲解队伍逐步扩大。

支部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博物馆支部委员。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午休时间到展厅轮班,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面向未来,西藏文化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服务中央涉藏外宣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服务观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收藏、保护、研究、展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见证物和中央治理西藏见证物、不断提升涉藏外宣水平作为主线,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为落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两个服务”职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工作,牢牢把握西藏文化博物馆发展方向。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担当作为,廉洁办馆。

——坚持用户体验至上。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把做好对线上线下参观者和各方面、各层级的服务作为工作根本要求,各项工作、各种措施围绕这个要求来部署和推进。

——坚持突出涉藏外宣。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西藏文化博物馆的政治属性。突出涉藏外宣,把服务党和国家涉藏外宣大局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坚持馆所深度合作。依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适时将中心的重要科研成果转化为展览,请专家学者做咨询、社会教育讲座和展览讲解,为西藏文化博物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力量支持。

——坚持数字化方向。立足建设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推进展览及藏品数字化、管理智能化。

(三)阶段性目标

力争到2025年,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涉藏外宣窗口作用突出、管理良好规范、体制机制完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分以下两个阶段来安排:

2021-2023年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补齐短板。要建立宣传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并正式开通官网,建设藏品管理数字化系统,探索文创产品开发与服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理事会,建立以事业编制人员和一定数量劳动合同制员工相结合的管理服务队伍,在软硬件设施上基本达到有关部门要求,逐步缩小与同行业的差距。

2024-2025年为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提质增效。通过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提升博物馆服务中央涉藏外宣、服务广大观众的能力,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涉藏外宣重要窗口,以及在行业内有重要位置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馆长、职工代表、社会人士组成的理事会及相关人员组成的监事会,有效开展决策及监督。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和馆领导班子、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根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及馆理事会的要求,由馆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须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批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对馆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考核。

建立事业编制人员与社会招聘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完善和制定相关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岗位结构,实现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合理。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员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秩序开展培训工作,力争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并取得相关证书。建立和优化人才梯队,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干部人才流动机制。

完善财务规划与管理,每年上级核拨的运行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日常运行;筹办常设展览和涉藏重要展览等,主要靠多渠道争取资金来解决。制定接受社会捐赠(包括无偿赠送的文物藏品及赠款)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并在博物馆网站公开。

健全完善安全保卫制度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保卫工作档案齐全规范,安全防范应急预案科学规范。消防演练每年举行2次以上。

按国家旅游景区管理要求,改造观众公共卫生间和展厅新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适用于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业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业务流程。

(二)做好文物藏品征集和管理

坚持以“捐赠为主、购买为辅”的文物藏品征集原则,动员和接受有识之士捐赠,不断扩大馆藏品数量。办展确需而又无馆藏的珍贵文物,原则上用租借形式来解决。注意及时收集中央涉藏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建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文物藏品征集管理工作机构,对博物馆、图书馆、北京藏医院和各所的文物藏品统一登账,并指导规范文物藏品的保管利用,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文物藏品得到更好保护和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对藏品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完善,严格执行藏品提取、提供陈列展览等情况的操作规则,严格履行藏品登记制度。加强对新征集文物的鉴定、建档及入库前消毒杀菌等工作,对已入藏的文物进行日常科学保护与保养工作。加大藏品数字化力度,在五年时间内,凡入藏的文物藏品均实现数字化。

(三)加强课题研究和策展

加强对涉藏文物和馆藏品的基础研究力度,为举办展览和社会教育提供学术支持。深入挖掘馆藏品及涉藏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用藏品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助力涉藏外宣工作。

将研究部扩充为研究与策划部,保障经费,配强力量,使研究工作与内容设计工作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内容设计工作水平。

(四)抓好社会教育活动

以陈列展览为依托,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打造体验式教育活动特色品牌。加强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做好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讲解员业务水平;建立长效、稳定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志愿者服务内容。争取每年线上参观人数和到馆参观人数大幅上升。积极探索“移动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巡展机制,每年至少开展2-3个协作展览活动。

自加压力,按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用5年时间,把社会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更高水平。

(五)开发文创产品

根据国办发〔2016〕36号《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学习其他博物馆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经营,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走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之路,要有西藏文化特色和较好的宣传效果。

(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充分利用西藏文化博物馆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和今日头条、抖音等宣传平台,加强与“文博中国”“百科博物馆”等行业网络平台合作,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制订宣传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切实提升宣传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扩大西藏文化博物馆在北京乃至全国和国际上的影响。

三、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

在全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和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全馆人员做好涉藏博物馆工作的崇高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理解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对西藏文化博物馆的总体定位和各项要求,牢牢把握西藏文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增强工作自觉性和紧迫性。馆领导要带头学习和全面掌握本规划,做好全局工作的谋划,抓好具体事项的落实。要在馆内举办专门的研讨会、培训班,使全馆人员提高对本规划的认识。对新入职人员,要将本规划作为岗前培训重要内容。

(二)认真审查年度绩效合约

全馆人员要将本规划的要求细化为具体工作任务,体现在年度绩效合约中。直接上级要认真审核被考核人员绩效合约里的工作任务是否与本规划相一致,是否落实了本规划。凡所列的绩效合约未能体现本规划或与本规划不一致的,应要求被考核人员予以修改,达到要求后方可签订。要严格年度绩效考核,认真对照绩效合约,做出客观公正评价。对年度工作重点掌握不到位,日常工作需要领导布置的部门和员工,进行专门辅导及必要的批评教育。

(三)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领导是本规划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保证。馆党支部要把推动本规划的实施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及时了解员工想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发现本规划实施中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办法,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案和建议。对重大工作项目和重要问题,馆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要认真调研、充分论证,自身能解决的不等不靠、不推不拖,自身不能解决的要及时请示汇报、争取支持配合。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馆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把西藏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向上、风清气正、谋事创业的大舞台、大学校、大家庭。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