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杨丹:西藏研究新格局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10 08:00:00 | 来源: | 作者:杨丹 | 责任编辑:

image.png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作者简介】杨丹,男,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感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邀请,一起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今天我参加会议,除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的身份,我还是西藏大学珠峰研究院院长,可能后者的身份让我的分享更为适合。

我是第八批援藏干部,在西藏三年期间直到现在,一直关心西藏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结起来是在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其一是推动汉藏英人文社会知识体系的对接,组织400多位专家攻关4年编纂的《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辞典》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二是针对缺少研究数据的问题,推动拉萨农牧区民生调查,持续了三年;其三是针对西藏企业家赋能不足的问题,推动珠峰企业家培训,以公益的方式持续了四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尤其是全面脱贫之后,对于西藏的研究也似乎需要构建新的格局。因此提出今天的题目:西藏研究新格局的新思考。不一定都是新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成熟的观点,但都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些思考。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的:高原、民族、发展。高原的研究集中体现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相关领域,民族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藏学研究领域,发展的相关研究集中体现在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上。各自领域可谓成果丰硕,成绩斐然。但也有一些不足:重特色多入主流少、单一领域研究多跨学科研究少、定性多定量少、小团队多大团队少、国内合作多国际合作少。

要构建西藏研究的新格局,总结起来就是坚持西藏研究的三观:系统观、空间观、时间观。

01

系统观

西藏研究还是“先遣连”较多,系统指挥少,总体作战少,需要系统地进行西藏研究的规划,在这个方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做了大量的规划工作。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也需要整合全球研究力量参与研究,也需要推进跨境和周边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系统规划研究需要明确研究主题:一类是基于独特自然条件的科学研究;一类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比如生态学;一类是人文社会科学,比如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最理想的是三个领域的研究能够实现系统集成,协同推进。

02

时间观

西藏研究从时间维度看,有历史研究厚重、当代研究零散、未来研究缺失的问题。而且更多从五年、十年规划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缺少更长时间维度的研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犹他大学利用卫星照片研究了1975年到2016年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厚度变化,发现1975年到2000年冰川厚度每年减少0.25米,而2000年到2016年速度翻了一倍,冰川厚度减少0.5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认为,青藏高原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每十年会升高0.3摄氏度。事实上,最近50年的青藏高原冰川融化强度超过了过去2500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强,冰川整体消退;但从长时间尺度来看,气候和冰川变迁依然是缓慢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生态环境仍然得到较好保护。我们的团队写了一本书《西藏2050:和谐、绿色、开放、现代化的世界第三极》,算是一个尝试,但是相关的研究较少。作为世界第三极,如何配合中国承诺的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西藏的研究也需要在时间尺度上进行拓展。

03

空间观

西藏面积有122.84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省份。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面积与南非的国土面积相似(世界排名24位),相当于5个英国、3个日本、2个法国的国土面积。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因此,西藏研究从空间上一定要跳出西藏自治区或者四省涉藏州县的空间限制,需要立足喜马拉雅,胸怀世界第三极,放眼全世界。这样看,喜马拉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活跃的生态圈、经贸圈和人文圈。世界银行在《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开创性地提出了3D(Density-Distance-Division,即密度-距离-分割)的分析框架,强调了这三个要素对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重要性。这个研究让我们在农牧区调查中开发出“隔离度”的指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Quah(2011)通过预测全球近700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认为,伴随着经济空间的重塑,世界经济重心也在不断变迁。从罗马帝国到20世纪中叶,随着欧洲和北美地区迅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重心向西移动。此后,随着亚洲和其他地区新兴市场的崛起,经济重心开始转回东部和南部:1980年经济重心移到大西洋中部,2050年全球经济重心将在印度和中国之间,这一经济重心包含了位于高高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区域——西藏。这就是很好的时空结合的研究。

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做了一些研究,也有一些有趣的研究领域:一个是关注农牧区的民生调查;一个是关注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持续动力。

1.农牧区民生调查的重要发现

拉萨农牧区民生调查于2017至2019连续三年开展入户调查。2017年入户调查共抽取拉萨市62个村、746户家庭,行程6万余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2018年是对2017年调查样本的追踪,2019年在持续追踪2017、2018年调研的62个村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共入户访问拉萨市七县(区)农牧区745户。调查发现:整体民生满意度评分为93.33分,位于“非常满意”评分区间内。从纵向上看,2017至2019年,拉萨市农牧区总体民生满意度评分不断提升:2017年为79.12分,2018年为90.98分,2019年为93.33分。可见,三年来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建设成效显著。

2019年,拉萨市农牧民对家庭年收入、总消费、货币支出、工作满意度、自有住房率、住房满意度等比2018年同比都有一定程度提升。但居民生活改善过程中也表现出结构不平衡的问题,47.92%的受访者表示家庭年收入增加, 65.23%的受访家庭表示总消费增加,76.24%的受访家庭表示货币支出增加,这表明进一步稳定增加农牧民家庭收入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拉萨市农牧民对义务教育、政府补贴、公共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均达到85%的水平,但对交通道路的满意度在75%的水平,这说明还要继续解决民生短板,扎实提升农牧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覆盖水平。此外,有78.9%的农牧民首选基层医疗单位就医,说明进一步夯实医疗基础、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十分重要,便于广大农牧民就近就医,维护家庭健康。

2019年,拉萨市农牧区93%的受访家庭对日常饮用水表示满意,但仍有1.80%的受访家庭对日常饮用水表示不满意,这部分群体及其所涉的饮用水设施,往往是自然地表水或乡村公共水井,为其提供清洁便捷的生活饮用水是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随着农牧区电网的覆盖,家电和清洁节能产品的普及程度也较2018年有了一定提高。农牧民家庭对能源方式、用电稳定性有较高的满意度。多数家庭获得了政府提供的生活垃圾收集与集中处理服务,但污水排放管道系统接入率不高、公共厕所供给不足和家庭冲水厕所覆盖面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2.高高原经济学研究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高高原”一词如果没有特别的解释,可能会被人认为是“高原”的笔误,然而“高高原”实际上有其重要的含义。按照《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测算,全国4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或地区政府所在地的海拔高度,区域平均海拔高于2000米的城市有20个,其中,高于2438米的城市有16个,高于3000米的城市有11个;海拔最高的那曲市,平均海拔为4507米。考虑到海拔高度,以及因为海拔高度产生的经济学含义,参考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对“高高原机场”的界定,我们将海拔高于2438米(8000英尺)的地区定义为高高原地区。简单地说,就是2500米以上的称之为高高原。据WHO在1996年的统计,全世界居住在2500米以上的人数为1.4亿人,加之全世界每年有4000万人去到高山和高原地区,总数高达1.8亿人。

西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离不开符合高高原地区禀赋的学科理论与实践体系支撑。我们开展的高高原经济发展研究,突破了过去两维平面的分析框架,加入海拔高度这一新维度,形成三维立体的地理经济观。海拔高度是决定高高原地区经济增长和相应经济现象的关键因素,将海拔高度产生的地理特征和经济特性放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通过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人文资源等方面的要素禀赋结构分析,甄别和诊断出西藏五大产业类型:

第一,追赶型产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农畜产品、生物制品)、民族手工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

第二,国际领先型产业:高原医学研究与医药制造业、藏医药产业、高端饮用水产业、高端旅游业。

第三,转进型产业:农畜业、矿产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低端旅游业。

第四,换道超车型产业: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及移动通信产业。

第五,国防安全和战略型产业:交通运输业和基础教育业、高高原航空业和高高原制供氧业、青稞种植业以及保障性水电供应业。

五种类型产业的甄别和诊断,也需要在大时空框架下进行思考和研究,体现了系统观、时间观和空间观。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