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构建教育对口支援涉藏省区长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陈玮 | 责任编辑: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在党中央关怀支持下,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涉藏省区实施对口援助工作。其中,教育对口支援对推动涉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青海涉藏州县实践为例,总结十年教育对口援青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探索构建教育对口援助长效机制,以期对青海等涉藏省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一、教育对口援青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援青的重大战略部署,建立了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6个发达省市、34个中央国家部委和17家中央企业分别对口支援青海省直有关部门和海西、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6个藏族自治州及所属32个县(市)的支援帮扶机制。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保障

教育部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援青工作。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制定出台涉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对口支援工作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措施。由教育部组织,青海省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六省市教育厅(教委)、青海省教育厅、六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协议书,省外13所著名高校与青海省4所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2014年确定内地发达地区12所民办高校对口帮扶青海省六州6所中职学校,重点帮助和支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学科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等工作。在教育部、有关省市和内地重点高校的支持下,青海省认真学习推广清华大学等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功经验,先后建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4所部属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所部属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的新模式,实现了青海省本科高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工作的全覆盖。

(二)强化资金保障,改善办学条件

始终突出“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不断加大青海省涉藏地区民族教育基本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力度,2010年以来重点实施了“全面改薄”、学前教育、教师周转宿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薄弱高中建设等项目,通过中央专项共下达青海省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68.9亿元,其中六州达97亿元,占全省建设项目资金的57.4%。对口支援六省市共落实青海省六州教育援助项目200余项,援助资金达11余亿元。

(三)强化智力支持,推动内涵发展

2010年以来,六省市为受援地区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员和骨干教师8000余名,建立了六省市6个职业教育集团帮扶青海省六州1所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机制,实施“组团式”支教帮扶,共选派1000余名支教教师和支教研究生团队赴青海省六州有关学校开展“组团式”支教帮扶工作。如,天津市组团支援黄南州中学;江苏省开展“江苏名师进海南”计划;浙江省帮助海西州建立“名师工作室”。各支援高校与青海省3所本科高校开展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推动青海省高等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四)强化教育引导,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对口援青省市和支援帮扶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战略部署,坚持把推动青海六州教育发展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结合起来,铸牢各民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扎实推进六州省外异地办班。二是定期开展师生互访交流。三是切实加强师生资助工作。

教育对口援青取得重大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二是教育均衡化发展仍然滞后,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三是教育对口援青常态化机制亟待建立,帮扶协作的深度、广度有待持续加强;四是教育援青督促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五是地区发展差异明显,教育援青模式仍需创新;六是省外异地普通高中办班模式有待创新。

二、教育对口援青的基本经验

(一)教育援青是对口援青工作的关键和核心

教育对口援青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在对口援青省市的大力帮扶下,青海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开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为加快涉藏地区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教育援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由于区位条件限制和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特别关注涉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援青工作的不断升级加力,在中央亲切关怀和对口援青省市的倾力帮扶下,青海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各族群众子女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教育援青是青海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0年以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六省市、中央企业和支援高校共落实青海省六州教育援助项目200余项。这些项目紧贴受援地区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强,有效地发挥了补短板的作用,全面改善了全省涉藏州县边远农牧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广大农牧区学子接受了现代化优质教育,共享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也为青海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青海民族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四)教育援青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衔接的重大部署

我国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证明,教育是脱贫攻坚的直接动力,也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十年对口援青工作中,教育既是对口帮扶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扶志”“扶智”,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精准脱贫的重要驱动。

三、构建教育对口援青长效机制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教育对口援青工作成效

自对口援青工作开展以来,在对口援青省市、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的无私援助下,青海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青海省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难度极大。所以需要在对口援青省市、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的持续支持和援助下,巩固前期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大援助力度,建立健全教育援助长效机制,帮助青海教育事业向现代化迈进。

(二)有利于推动青海涉藏地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对口援青工作对推进青海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但与此同时,对口援助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援助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督促和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健全。因此,“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内,建立教育对口援助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援助工作体制机制,是青海省民族教育事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成就的重要制度保障。

(三)有利于推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教育对口援青长效机制,援受双方共同持续加力,加快补齐青海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优化师资配备,持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优势,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源源不断为各行业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构建教育对口援助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组团式”对口支援机制

一是争取国家层面“组团式”教育支援政策。参照西藏、新疆国家层面“组团式”教育人才支持政策。二是进一步巩固高校“组团式”支援帮扶成果。继续选派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到涉藏地区高校支教帮扶。三是扩大受援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各对口支援省市在省属普通高校进一步加大面向涉藏地区或定向受援地区招生计划,争取在涉藏地区投放更多的招生计划。四是创新“组团式”教育帮扶方式。

(二)创新教育对口支援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教育对口支援目标责任制。二是持续提升受援地学校管理水平。三是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

(三)完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机制

基于涉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各支援方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教育帮扶工作,帮助涉藏地区加强职业学校和专业学科建设,培养“双师型”队伍,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建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

(四)完善普通高中异地办班机制

参照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管理办法,出台针对涉藏地区高中(中职)异地办班援助政策,逐年向对口支援省市下达内地高中班和中职班招生计划,有效推动涉藏地区的异地办班工作。为此,一是建立长效稳定的异地高中班办学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异地办班力度。三是创新异地办班模式。四是加大对异地就读学生的资助力度。

(五)完善异地办班与高考改革有效衔接机制

涉藏地区要做好新高考改革后省区外异地高中办班工作,加强对高考改革后对省区外异地高中办班工作的影响分析,特别是分析异地办班所在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避免因高考改革对异地办班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一是选课走班有效衔接。二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有效衔接。三是综合素质评价有效衔接。

(六)完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交流机制

涉藏地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教师教研能力相对不足,各对口支援省市和单位要提供支持。一是帮助指导受援助地区学校加强教研机构建设。二是指导州县加强教学管理研究。三是加强教师研修工作。

(七)完善教育对口支援保障机制

在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统一领导。一是加强党建对教育对口援助工作的统领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三是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协调沟通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评估反馈机制,强化受援地主体作用和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好对口支援省市、学校和单位的力量,做好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工作,增强受援地区和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深化受援地区教育综合改革。

(八)完善教育对口支援督促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督促和评价机制,实现教育对口支援常态化、长效化。为此,一是完善教育对口支援督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对口支援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奖惩机制,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及时、全面评价教育对口支援质量,全面反映教育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真实样态,防止出现“帮多帮少都是帮,帮多帮少一个样”现象,推动受援助地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作者:陈玮,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现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