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从西藏民族大学的创建与发展看西藏教育70年沧桑巨变

发布时间:2021-06-09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刘凯 | 责任编辑:

7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宣告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彻底驱逐了西藏的帝国主义势力,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成为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伟大转折点。以此为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实行了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从此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巩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巨大跨越,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征程。如今的西藏,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短短7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在党的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70年来,西藏沧桑巨变,西藏现代教育也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和平解放前,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旧西藏教育制度极端落后,以寺院为依托的宗教传承教育和少量的官办教育、私塾教育是西藏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左右,人口识字率不到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

和平解放后,党和国家对西藏采取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极大促进了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党和国家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西藏已经建立起了以区内办学为主、区内外教育相结合,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起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政策全覆盖、15年教育“三包”政策全覆盖。截至2020年,西藏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初中、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4.42%、99.71%、102.88%、86.62%、56.14%,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为10.2年。

西藏民族大学的前身西藏公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其创建与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现代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培养大批适应西藏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民族干部,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西藏工作方针和“西藏也要设立大学”的重要指示,1957年3月5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西藏在内地办学。中央批准学校选址在陕西咸阳,任命西藏工委副书记张国华兼任校长。当年来自西藏各地的3415名学员汇聚咸阳,其中80%以上的学员出身于农奴家庭。1958年9月15日,学校隆重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开启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崭新一页。邓小平同志指出:“几千人回内地学习,这是西藏一大革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西藏公学的创建,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作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建校初,学校培养了一批忠实于祖国,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1959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学校2100多名师生毅然奔赴平叛第一线,有60多名学员血洒高原,献出了生命。学校培养的一大批思想过硬、政治合格,又有一定文化、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干部,在西藏平叛斗争、民主改革、政权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1959年,学校开办藏语文专修科,这是西藏历史上创办最早的专科专业。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为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先后创办了农业、畜牧兽医、会计、邮电、卫生、机电、师范等专业,初步构建了西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1965年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年到2010年,党中央先后召开5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都根据现实情况作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举全国之力全力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西藏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79年学校创办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本科专业—藏语文专业。2002年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全面推进西藏高校发展、实现“四个显著”提升为目标,开始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工作,9所重点高校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有力促进了学校事业发展。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逐步构建了文理工兼有,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综合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学校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召开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西藏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下,学校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显著提高。2013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2020年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个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新校区落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

作为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强烈使命担当的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国家治边稳藏战略的办学宗旨,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准确把握高质量内涵发展新要求,大力实施转型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建引领发展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其主要体现在:

——创建了适应西藏实际和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为重点,落实铸魂育人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迄今已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杰出人才,他们成为不同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被称为是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生力军,学校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构建了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原科学与技术两大学科群,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目前有59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和专业学位类别,覆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巩固,“高原医学”、“高原体育”、“网络空间安全”为代表的理工医等快速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群。西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已审议通过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三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

——形成了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优势方向。学校紧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坚持创新引领,培育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科研服务西藏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1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治藏方略、高原医学、藏药检测、西藏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学校牵头组建的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连续两次位列全国高校智库百强。2020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立项数位居全国第56位。

2018年10月15日,在学校喜迎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高度评价学校的办学成绩,指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以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西藏民族大学60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西藏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生动体现。”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教育的特殊关怀,激励鞭策着全校各族师生不断砥砺奋进。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目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建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历史既能揭示真理,又能昭示未来。西藏民族大学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西藏高等教育的生动写照,其中每一步都铭刻着党和国家对西藏教育的特殊关怀,书写着民族高等教育伴随国家繁荣进步的发展史,记录着学校不忘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学校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就不会有西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昭示未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作者:刘凯,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