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洛:和平解放70年西藏经济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1-06-01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扎洛 | 责任编辑: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西藏经济在封建农奴制时代脆弱的自然经济础上艰难起步,70年来西藏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1年西藏人均GDP为114元(人民币),到2020年已达到的54000元,增长了约470倍,年均增速达到9.3%。对西藏经济70年历程进行学术回顾和总结,对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十分必要。本报告包括3个部分,一是简要回顾不同时期西藏经济发展的特点,二是介绍西藏宏观经济和重要经济门类的发展情况,三是总结西藏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经济发展的历程

本报告将1951-2020年的西藏经济发展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1-1959年。1951年之前的旧西藏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牧业社会,封建农奴制度延续数百年,粮食不能自给,对内对外贸易整体规模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现代经济体系的建设历程。这一阶段的经济工作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大力修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1954年底,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根本改变了西藏的物资供应和贸易状况;二是大力改善民生,建立医疗机构和学校,创办了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企业。但是,由于封建农奴制度依然延续,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仍未破除,宏观经济增长仍十分缓慢,年均GDP增长率只有3.81%。

第二阶段是1959-1965年。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中央政府果断进行了平叛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传统的领主占有制,以乡为单位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了以个体所有制为主的经济体制,农区80万农奴分到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牧区28万人完成了草场集体所有制下的牲畜个体所有。此后,在农民个体所有制基础上,农牧区普遍组织互助组,到1961年春,共有12788个农业生产互助组。通过民主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西藏发展的一个黄金阶段,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57%。

第三阶段是1965-1978年,全面计划经济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政治上的一体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这一阶段西藏与全国一样,大力兴办人民公社,城乡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牧业发展缓慢,企业普遍效益不佳,亏损严重。西藏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都依靠区外调入,地方财政收入处于负数,入不敷出,必须依靠国家支援,形成了供给型经济。  

第四阶段是1978-1994年,改革探索期。改革开放初期,西藏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略有迟缓。1980年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由中央直接推动西藏的改革开放。1980年开始实施农牧业免税政策,1984年西藏开始实施包产到户,形成了西藏特色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两个“长期不变”)。随着对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第五阶段是1994-2020年,深化改革期,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

1994年,西藏自治区提出西藏经济发展要与全国框架一致,体制衔接,从此西藏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全国同步。当年的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不断深化全方位改革开放。会上,还出台了对口援藏政策。从自1994年起,西藏的国民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

二、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宏观经济快速增长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微小,仅为1.29亿元,经济结构单一,农牧业占据主导。2020年,GDP增长到1902.74亿元,增长了147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1.15%。即使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西藏宏观经济增速也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

1952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为300万元,2020年为220.98亿元,增长了736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99%。尤其是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21.42%。

(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1951年西藏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第二产业几乎为零,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70年来,西藏第一产业从不能维持温饱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97.7%下降到7.92%。第二产业从无到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建筑业发展快速。但是,受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区战略定位要求,西藏的第二产业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在宏观经济中的较为稳定(为41.95%)。第三产业摆脱了早期的初级形态,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生态和文化旅游等蓬勃发展,从2.30%增长到50.13%,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首位,特别是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

重点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54-2020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从0.2万公里,增长到11.88万公里,铁路通车里程796公里,1956年西藏建成第一座机场,到2020年,西藏共建成贡嘎、米林、和平、昆莎、邦达五个民用机场,共开通航线数量已达130条,通航城市61个。发电从1951年的92.5千瓦(拉萨夺底电站),增长到2020年的87.09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超过400万千瓦。并形成了以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2020年实现主电网全部覆盖74个区县,覆盖人口达到85%。2020年,西藏全区电话用户普及率为每百人113.4部,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每百人91.8部,4G用户占比83.5%,比全中国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99%,家庭宽带接入普及率为85.3部/百户。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总人口只有约115万人,城镇人口极少。经过70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总人口持续增长,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364万。城镇化率从9.84%提升到32%。

(四)边境与腹心地带协调发展

西藏的边境地区有21个边境县112个边境乡(镇)的628个边境村,多数为高山峡谷、荒漠草原,自然条件恶劣,发展的基础条件差。1999年开始实施边境地区转向发展项目(兴边富民行动)。2017年西藏自治区实施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工程,到2020年,边境地区建制村全部通公路,4G信号覆盖率均达99%,边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增速高于西藏平均水平,缩小了与藏中腹心地区的发展差距。

(五)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1951年之前,西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农奴主阶级掌握,农奴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绝大多数农奴深陷贫困泥潭。经过70年的发展,西藏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

一是居民收入显著增长。1965-202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56元,增长到2020年的41156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8元,增长到2020年的14598元,年均增长率达到9.33%。

二是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1985-2020年间,城镇居民恩格尔从系数从55.51%,下降到25.88%;农村居民则从68.62%下降到27.98%,说明食物消费在居民总收入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提升。而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距不断缩小,趋向接近,也充分表明了西藏的城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耐用消费品销售持续增长,2013年左右西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拥有20辆汽车),到2019年间,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9.5辆,其中,农村居民为32.35辆,城镇居民为50.52辆。

三、主要经验总结

(一)坚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自和平解放伊始,形成了中央直接领导西藏发展的工作惯例。7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关心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重大历史节点上、在关键领域和环节上,都适时予以针对性的指示和帮助。比如调动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共同建设西藏,克服各方面困难,基本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发展,甚至在一些民生领域比如免除农业税、农牧民的免费医疗、教育三包、“安居工程”住房改善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70年来,西藏不断深化区情认识,统筹考虑社会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和国家的战略定位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的重点、发展的方式,不照搬内地模式,不复制国外经验,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是对西藏70年发展道路探索的高度概括。

(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施全国支援西藏的政策

西藏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中央政府始终给于各种帮助。1980-2020年中央先后召开了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集中力量帮助推进西藏经济快速发展。1994年,实施了18个内地省区和17家中央企业“对口援藏”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央支持、全国支援”的西藏发展支持体系。正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西藏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发展。

(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西藏经济发展始终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核心目标。民主改革之初,为了解决广大翻身农奴缺乏生产工具的问题,中央从内地调拨农具30.69万件发放给农民,解决了生产之需。计划经济时代为了保障农牧民生活,实行了低物价政策,多次降低茶叶、粮食、日用百货、等近3000种商品的价格。1985年起,开始实施中小学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直至出台15年免费教育。1993年开始率先在全国农村实施免费医疗。2006年起,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改善了46.03万户、230万人的住房。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62.8万贫困户摆脱贫困,民生改善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70年来,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也因此,党的治藏方略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作者:扎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