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日藏学研讨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0-07-20 08:00:00 | 来源:《中国藏学》2020年第1期 | 作者:拉先加 | 责任编辑:闫景真

2019年10月26日,“第四届中日藏学研讨会暨龙谷大学建校38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日本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日本龙谷大学7位学者来华,并在研讨会上与12位中国学者共同进行学术成果交流与展示。

开幕式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李学竹研究员对会议的筹备情况做详细说明。随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研究员发表致辞。他回顾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日本龙谷大学之间的具有开创性、建设性、友谊性的交流合作历程,期待两个机构在将来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把中日藏学研讨会作为交流平台,促进多种形式的人员往来和合作交流。日本龙谷大学文学部能仁正显教授作为日方代表发言,介绍了前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的情况,同时也展望了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交流的前景。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日藏学研究之现状”,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经义文献与历史文化两方面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佛教经典文献、教义思想、寺庙与高僧历史、石刻造像等多个领域。日方学者以文献为依据,从不同角度对佛教经典进行阐释,体现出严谨、专业的学术精神;中方学者充分发挥藏语文优势,针对佛教经典、敦煌藏文文献、历史文化等畅谈己见。

关于佛教经义文献方面,总共有 7为学者进行了学术发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以下简称宗教所)德吉卓玛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敦煌吐蕃藏文文献P.T.999号的解读》,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读了敦煌吐蕃藏文文献P.T.999号,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吐蕃佛教与敦煌的密切关系。

日本学者早岛慧在题为《藏译〈大乘庄严经论〉之翻译特点》的发言中认为,代表印度瑜伽行派的重要经论之一为《大乘庄严经论》(Sūtrālaṃkāravṛttibhāṣya),而其内容甚为难解,解读时需要参考相关注释。他通过3个同样记有“rgya gar skad du”(在印度语中)的用例说明了3种不同的解读。另外一位日本学者吉田哲作了题为《藏译〈迦罗波经〉及〈迦罗波经释〉之相关问题整理》的发言。他认为由摄婆跋摩Śarvavarman)所作的《迦罗波经》(Kalāpasūtra)是由佛教徒所著的梵文语法书。现存最早的注释迦罗波语法之书可能是险狮子(Durgasiṃha)的《迦罗波经释》(Kalāpasūtravṛtti),此书曾译成藏文,发言讨论了藏译本目前存在的几个疑点。

宗教所的顿珠次仁作了题为《古藏文之语法演进——以藏译《法华经》于阗写本第十三品为例》的发言。他认为藏译《法华经》于阗写本同其他早期藏文写本相比,在术语、语法和译法等各方面独具特色,并早于该经敦煌写本,系现存最早的藏译佛典写本之一。他在发言中重点讨论了该写本的语法现象。宗教所录目草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四赞(Catuḥstava)在藏文经典中的释义》的发言。她在四赞没有藏译本注释的情况下,通过梳理萨迦派、格鲁派、觉囊派等藏传佛教经典引用的四赞偈颂,试图整理出藏文经典中对四赞的阐释。

此外,日本学者三谷真澄和宗教所副研究员高颖也分别作了《汉字·非汉字资料数字档案之现状——龙谷大学古典籍·文化财数字档案研究中心的挑战》和《藏传佛教大中观思想简述》的发言。

关于历史文化方面,共有 9位学者进行了学术发言。

日本学者岩尾一史的发言题目是《四川·青海·敦煌—九、十世纪之西藏文化圈与交通》,通过对P.T.1082、P.T.996、IOL Tib J689、IOL Tib J754等文献和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藏文题记的梳理,考察了多地区佛教发展情况,从而可以了解9—10世纪四川、青海、甘肃间的交通。

中方学者嘎达哇才仁在《论叶巴噶举及达那寺》的发言中,对叶巴噶举和达那寺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拉先加在其《探析青海藏传佛教寺庙名称中的相关历史信息》的发言中认为,藏传佛教场所名称是一个含有很多历史信息的集合体,从中可以分析该场所的各种信息。陈立健介绍了《藏传佛教在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的传播与现状研究》中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在滇西北建立的13座寺院,使藏传佛教信仰也成为纳西族族群信仰的主流,在现今为纳西族、藏族、汉族以及白族文化相互间的广泛交融互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孟秋丽的《关于蒙古高僧察罕达尔汉绰尔济》,利用新近公布的满文、蒙古文档案,结合其他藏汉文文献,探讨蒙古高僧察罕达尔汉绰尔济的相关活动,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入关前后清朝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政策。索南多杰的发言题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佛石刻造像及其信仰研究》,他通过实地考察与研读相关材料,认为吐蕃时期凿刻了大量大日如来佛摩崖造像。并根据藏文史料记载,推断吐蕃时期流行大日如来信仰。

日本学者岩田朋子作了题为《释迦牟尼世尊绘传中的鬼子母神教化故事》的发言,介绍了《释迦牟尼世尊绘传》中所表现的鬼子母神教化故事,对其特点加以分析。日本学者能仁正显以《多田等观译〈西藏译维摩经〉与日本的藏学研究历程》、李曼宁以《概说今枝由郎译著〈六世达赖喇嘛彷徨恋爱诗集〉》题目作了发言,介绍了日本藏学研讨会的来龙去脉以及藏学家今枝由郎以翻译出版的《仓央嘉措情歌》。

最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拉先加做了研讨会会议总结。与往届相比,此次会议拓展了讨论范围,不同主题及方法的交流与碰撞,为与会者提供了研究藏传佛教的新思路,对《大乘庄严论》《迦罗波经》《法华经》《四赞》等佛教典籍的不同版本、翻译特点等进行的阐释,则为与会者提供了佛教经典文献研究的新途径。中日专家齐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收获颇丰,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弥足珍贵的交流机会。

中日藏学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郑堆总干事与龙谷大学教授桂绍隆共同发起,旨在促进中日藏学界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一届研讨会,双方于2011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于2013及201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二届、第三届研讨会。本系列研讨会已成为中日藏学交流的重要窗口,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中日两国藏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作者简介]拉先加,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101)

来源《中国藏学》2020年第1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