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平、谢春花、孙前路: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2 10:10:00 | 来源:《西藏研究》2015年第1期 | 作者:刘天平、谢春花、孙前路 | 责任编辑:闫景真

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整体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其贫困程度就全国而言比较高,其扶贫难度也比较大。由于受土地、水及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仅仅依靠农业增长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贫困是不可持续的,更重要的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 [1]。但是,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很多问题和制约,部分学者梳理了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特点[2],分析了转移的必要性 [3]和特殊性 [4],剖析了转移的问题和制约[5-7],并给出了一些转移的途径和策略[8-10],对后续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现有文献对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体研究不够全面、完整,笔者认为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制约在劳动者,因此本文将从劳动者的角度,分析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优势和劣势,为劳动力有效转移提供建议。

一、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土地也十分紧张,而由于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十分丰富。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必然非常低,甚至有一部分为零。在这种条件下,农业劳动部门的收入很低,而工业部门的工资要高于农业部门。在城乡存在收入差距的情况下,城市的高工资会吸引农村劳动力的流入 [11]。这便是最早的乡—城人口流动理论。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大军。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市场化、城镇化日益加快的西藏地区。

一直以来,西藏农牧业人口占西藏总人口的80%以上,几乎长年累月地居住在地广人稀的农牧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另一方面,西藏城乡差距日益显著,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的驱使下,广大农牧区的农牧民已经从开始尝试进入城镇转变为较大规模地有序进入城镇,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俨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客观存在。

(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加剧了转移的内部压力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西藏农村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人均寿命明显延长,乡村人口快速增长。1990年乡村人口数为 185.15万人,2000年为 209.61万人,2012年为 237.64万人,年均增速 1.14%。但是,西藏的耕地面积和草场面积并没有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同比增加,相反有些地区还有所退化,使得人地矛盾、草畜矛盾突出。实有耕地面积从 1990年末的 222.50千公顷到 2000年的 230.83千公顷、2012年的 232.57千公顷,年均增速 0.2% [12]。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西藏天然草地 12.3亿亩,草原退化面积已达 6.5亿亩,超过了草原总面积的 50%,其中重度退化草场面积为1.5亿亩,中度退化为 2.1亿亩,轻度退化为 2.9亿亩[13]。近几年,各级政府虽然控制牛羊的放养头数,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年末存栏数有所下降,但是草量总体不足,也使得草畜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部压力比较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形成了转移的外部动力

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所提高,并且连续几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城乡收入比在逐步缩小(见表 1)。但是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还在拉大,从1980年的409元扩大到1990年的 1031元、再到 2000年的 5117元,以及 2012年的 12309元 [12]。这种绝对收入差距依然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的外部动力,虽然还有其他因素也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动力,但收入差距是主要的动力。其他因素如城市的各种发展机会是农村所缺乏的,丰富的创收途径、良好的教育质量、高水平的生活环境等也构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数据来源: 《西藏统计年鉴 2013》。

(三)自然条件恶劣挤压农村居民的生存空间

总体来看,西藏自然气候条件恶劣、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相对城镇而言,广大农牧区更是处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大都靠近主要山脉且按山系呈片状分布或高寒牧区,农业资源贫瘠且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农业生产“靠天”特征明显,收入缺乏稳定性。尤其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更是处在深山区、荒漠区、高寒区,极大地考验着人类的生存极限。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非常有限,基本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地区,比如“一江三河”中部流域。在城镇地区,不仅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而且交通通讯、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水平相对优越,向往较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好生活环境的农牧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牧民,迫切希望向城镇转移。

早在 2008年,有研究显示西藏农业富余劳动力有 64.42万人,实际转移出去有 21.17万人 [14]。最近资料表明,2011年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 86万人次、36万人 [15],占西藏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8.5%。由此可见,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深刻剖析西藏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和劣势,可以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分析

经过多年的调查和思考,笔者认为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如下几点优势。

(一)思想观念在转变,外出想法在增强

西藏经济社会在最近几十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眼光越来越前瞻,更在交通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下,许多农牧民不再固守在自己的村庄,纷纷外出务工。他们除了想增加收入外,还想学习技术、增长见识、丰富经历等。在232份调查样本中,有 89.2%的人选择“想”外出打工,选择“不想”的仅占 3.5%,另有 7.3%的样本未作回答[①],而且越年轻越“想”外出打工。在“想”外出打工的样本中,53. 4%的人选择“增加收入”,16.4%的人选择“生活方便”,9.5%的人选择“增长见识”,8.2%的人选择“子女教育”,7.8%的人选择了“丰富经历”。由此可见,农牧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外出进城打工的想法日益增强,这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

(二)相对区外务工人员,本土优势明显

在西藏城镇务工人员中,除了西藏本土藏族、回族、珞巴族、门巴族务工人员外,还有来自四川、云南、河南、青海等多个省份的汉族、回族务工人员等。无疑,西藏本土务工人员具有民族、政策、身体、地域等多种优势:一是西藏城镇依然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区域单元,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在文化、风俗、语言上与之有民族认同感,在适合雇佣本土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不雇佣外来人员;二是西藏关于务工政策中也有关于雇佣本地务工人员的照顾性条款 [②];三是在简单劳动岗位上,一般是以体力活为主,本地人力气大、体力好;四是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优势明显。本地人空间上离家近,回家便利,外出决策上可以先行先试,各种机会成本小;而外省务工人员则千里迢迢入藏,一旦决策失误损失很大,往返成本极高。根据调查,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倾向选择本地劳动力,因为该行业同旅游业一样具有季节性,在旺季多招员工,在淡季随时裁减员工,招聘和解聘成本低,非常适合流动性强的本地兼业型农牧民,充分显示出本地劳动力进入该类行业的本土优势。

(三)期望不高,劳动成本低

发展经济学认为,城市非正规部门基本充斥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承担着苦、脏、累、险的工作,填补了城市劳动力的空缺。郭熙保和黄灿通过众多事实证明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基本都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或者属于非正规就业 [16]。西藏也是如此。相对城镇居民而言,西藏农牧民的消费水平不高,较低的工资水平也能接受,因此,他们的劳动成本相对比较低;而且,在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相对简单的就业岗位上农牧民具有明显竞争优势。通过工资水平可以从宏观上验证,2012年不同经济类型的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58 347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为 58 982元,集体经济单位为 26 417元,其他经济单位为 50 527元[12]。西藏城镇职工从事的行业多为国有经济单位,而外出务工的农牧民主要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环卫、建筑等非正规部门(即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如果剔除其他经济单位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高工资因素,作为底层的农牧民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肯定低于 50 527元,因此,农牧民的涌入使城镇建设成本降低,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群,更是其转移的成本优势。

西藏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加之长期生活在偏僻的农牧区,很少接受外界信息,即使村庄内部交流也略显不足。进城后,无数的新鲜事物刺激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深刻体会到由于缺乏就业技能而带来的困难,他们勤奋好学,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增长见识、提高技能。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也炼就了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他们在城镇陌生的环境中就业,社会圈子小、关系网薄弱,大多数老实本分、谈判能力不强,管理者易于管理。调查中,大多雇主反映,藏族雇员对待工作踏实诚恳、不偷工减料、不偷懒耍滑、勤劳本分,他们愿意雇佣这样的员工。

三、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劣势分析

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比较明显,但劣势却更加突出,也是短期内无法扭转的。

(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

西藏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城镇远离乡村,或者高山河流将两者阻隔,导致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路途遥远,需要跋山涉水,交通的非便利性影响了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2013年 8月初,笔者选取了几个乡镇开展调查,在“乡距县城的距离”指标中,最近的江热乡为 5.3千米,最远的马前乡为 80千米;在“乡距地区行署的距离”指标中,最近巴扎乡为 24.1千米,最远马前乡竟然有 265.9千米[19]。生活在广阔牧区的牧民们进城距离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外出意愿中,交通不便利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意愿比交通便利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意愿低 7.43个百分点。而且年龄越大,交通的非便利性制约越强,外出想法越弱。作为民族地区的西藏,文化差异与融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牧民外出务工需要流利的汉语交流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饮食习惯(在外务工以中餐为主),舍弃必要的宗教活动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影响外出就业的消极因素。在西藏农牧区,尤其是偏远的牧区,听不懂汉语、不会用汉语交流的农牧民占多数,越偏僻的村庄这种情况越严重。即便在城镇附近,能够流利进行汉语交流的农牧民也不多,以男性为主。笔者 2014年 7月底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村进行调查,该村紧邻青藏公路,距离拉萨市客运站有 12千米,距离堆龙德庆县城 3千米,据说是三世达赖喇嘛的诞生地,被开发为民俗旅游村已经有 10余年。不可想象的是,我们调查的一位 30岁左右的妇女勉强能听懂汉语,却完全不能用汉语交流,她就近到四川人租种的大棚蔬菜地打工必须由本村会汉语的人陪同,在家里耕地已经全部出租而农活很少的情况下也没法外出,最根本的原因是无法克服语言障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西藏文化差异造成的转移阻碍。

(二)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就业渠道狭窄单一

西藏农牧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素质薄弱。从西藏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2012年,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 3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3%),是倒数第二的青海( 18.5%)的 2倍;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 5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30个百分点[17]。从调查样本看,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45.7%,小学文化占 41.8%,初中文化占 11.2%,高中及以上文化占 1.3%。由此可知,西藏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典型的低文化(小学及以下)人口畸大,而中高文化人口极为稀缺的“失衡”状态。文化程度不高导致西藏农牧民综合素质低下,就业技能不足,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科技培训成效微弱,难以从事相对复杂的技术劳动,进而造成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及领域狭窄、竞争力不强。相对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农牧民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更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除了在脏、危、苦、累行业就业外,其他行业很少涉及;即便在其他行业就业也容易出现就业不稳定、收入不高的情况[18]53—58。

(三)转移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波动大且低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所从事的工作不稳定。一是外出时间的季节性。一般来说,农牧民外出就业的最佳时间是农闲季节,即当年 11月到次年 4月,在农忙季节部分农牧民可能要返乡务农。这种农民的兼业性特征导致他们所寻找的工作不具有长期性而缺乏稳定性,工资报酬相对比较低。二是就业机会的季节性。西藏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就业机会与此密切相关。在每年 5月到 10月期间是西藏旅游旺季,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激增,可能工资收入也比较高;而在其他时间段却是旅游淡季,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需要大量裁员,导致部分务工人员收入急剧减少。另外,西藏建筑业也同样具有施工季节性[③],造成建筑业就业机会的季节性。就业机会的季节性似乎对临时就业的农牧民影响不大,但是对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牧民工来说,工作不稳定与收入波动并存。而且,外出时间的季节性和就业机会的季节性交替出现,可能更加剧了转移就业的不稳定性和较低的工资要求,从而导致只顾农业生产的农牧民直接放弃转移就业。三是就业岗位替代性强。由于农牧民所进入的非农岗位基本属于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相对简单的行业,农牧民之间的替代性很强,内部竞争激烈,一旦表现不好或者其他借口,即有可能被他人替代而失业。

(四)农牧民法律意识淡薄,个人权益无法有效保障

西藏农牧民文化程度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也不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基本的法律常识,尤其在从事高危工作时,一旦出现人身意外或法律纠纷,很容易使个人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签订合同情况看,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占21. 1%,达成口头协议的占 43.5%,签订了合同但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占 18.1%,签订并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 9.5%,还有 7.8%没做出选择。在就业过程中,他们不仅劳动合同签约率很低,而且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甚至个别企业不给员工买保险、为防止员工离职而非法暂扣薪资等问题 [18]53—58。由此可知,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劳动法律意识淡薄,一旦遇到经济纠纷,尤其是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农牧民,很难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在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权益更加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思想保守的农牧民更加不愿转移就业。

(五)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劳动力转移存在盲目性

无论农村还是城镇,西藏劳动力市场都尚不健全。市场化的职业中介机构发展不足,政府主导性的就业服务缺乏灵活性、及时性,更缺乏足够的动力机制。基层未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没有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在就业信息上城乡间交流与沟通不够,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灵或不准,达不到共享就业信息资源的目的,使得转移就业有序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调查得知,农牧民外出获得工作,有50.4%的人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有 30.2%通过小广告招聘(即城镇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张贴的小广告),10.8%通过政府组织(包括乡村组织),仅有 1.7%通过职业中介介绍。由此可见,西藏农牧民外出就业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缘网络,转移就业方式仍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体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本和难度,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效率和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时具有不小的劣势。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劳动者的勤劳本分以及本土优势是市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渐变优势和比较优势。这些优势在比较长的时期内都将存在,但是会逐渐发生弱化,而且有些优势在劳动力转移中不属于决定性因素。思想观念的转变、劳动者的勤劳本分不具有决定性优势,并将处于弱化地位;而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本土优势是一种比较优势,同城镇劳动力、外来劳动力比较是一种会持续比较长时间的优势,充分利用这种优势,紧紧抓住这种优势,有利于促进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

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农牧民综合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转移就业稳定性差和组织化程度低是先天劣势和后天劣势的组合。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先天的劣势,在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尤其是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正在逐步缓解这种劣势,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缓解的程度是微弱的。特殊的文化差异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但是在劳动力转移中更多地表现为劣势,这种劣势的缓解也是比较困难的。农牧民综合素质低,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在短期内难有显著提高,从西藏几十年的发展来看,西藏农牧民素质同内地的差距缩小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他几种劣势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扭转,当然需要政策措施符合实际。

在西藏城镇化进程中,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综合其优势与劣势,从短期来看,扬长避短、错位竞争是西藏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从长期来看,扬长补短、全面竞争是西藏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其中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是关键。因此,相关的建议就是:从短期来看,继续发挥现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本土优势,把求职重点放在技术含量不高的非正规部门,争取在“干中学”积累人力资本;做好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使农牧民提前熟悉城市就业环境,对城市生活常识、基本职业道德、基本法律法规、求职择业技巧、安全生产知识、艾滋病防治等有足够的了解;有条件地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年轻农牧民,如美容美发、汽车驾驶与维修、家政服务等[17];政府需要加大劳动力的转移宣传,提高农牧民的认知能力,积极培育职业中介组织,架设劳动力转移桥梁。从长期来看,同外来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在各个行业、多个层次进行全面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调整西藏教育结构形成特殊的教育培训模式,即以“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致富有能力”为办学目标,逐步建立以 9年义务教育为基础、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成人综合培训为辅助的新型教育结构[20],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后备劳动力,为西藏农村劳动力的持久、稳定转移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Yin Zhang,Quanghua Wan. The Impact of Growth and Inequality on Rural Poverty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6( 34) .

[2]格桑卓玛.西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点[J].中国藏学,2007( 2) .

[3]王娜.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西藏研究,2013( 1) .

[4]杨本锋.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7( 4) .

[5]孙前路,潘爱华,孙自保,等.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研究——基于西藏农牧区 6县的调查[J].西藏科技,2014( 4) .

[6]郑洲,杨明洪.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基于扎囊县德吉新村的调查分析[J].西藏研究,2009( 1) .

[7]李继刚.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发展初探[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 .

[8]曹水群.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西藏地区为例[J].特区经济,2010( 5) .

[9]刘天平,张敏,杨晓梅.关于西藏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J].职业教育研究,2009( 11) .

[10]蒋彬.论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9) .

[1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279.

[12]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自治区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 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3]李禾.西藏千亩高原生态植草计划启动[N].科技日报,2011-6-15( 03) .

[14]刘冠生.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46、60.

[15]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发展报告 2012[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2: 295.

[16]郭熙保,黄灿.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J].河南社会科学,2010( 2) .

[1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8]王凡妹.藏族员工在西藏中小型民营企业内的职业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7) .

[19]刘天平.提升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本的途径[N].中国民族报,2012-10-12( 06) .

[20]刘天平,徐伍达,孙前路,等.西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困境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 .

[①]面向西藏农村劳动力做问卷,经常出现不回答的情况,课题组将此情况作缺失处理。为简化文字,每个问题的缺失比例省略不写,因此合计比例可能小于 100%,特此说明。

[②]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③] 2013年11月18日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西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冬季施工管理办法》,其中第四条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天稳定低于 5℃即进入冬季施工期,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天高于 5℃即解除冬季施工。冬季施工起止日期可根据当地气候实测确定,也可由发包人、承包人双方协商确定。”在该办法出台之前,西藏规定冬季停工时间为每年的 11月中旬到次年的 3月中旬。

(作者:刘天平、谢春花、孙前路 摘自:《西藏研究》2015年第1期)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