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群教授在藏研中心举办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7-09-28 14:30:00 | 来源:中国藏学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2年8月8日上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林冠群教授,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科研业务办公室邀请,在藏研中心2层西侧会议室举办了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所所长张云研究员主持,题目为“‘赞普’释义:吐蕃统治者称号意义之商榷”。

首先,由主持人简要介绍林冠群教授的研究方向与成果。张云研究员介绍说,“林教授在吐蕃史领域用力甚勤,成果丰硕,著有《唐代吐蕃史论集》《唐代吐蕃历史与文化论集》《唐代吐蕃史研究》等论著。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林教授受聘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其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界的肯定。林教授还与我共同担任了《西藏通史吐蕃卷》的主编,为我完成这项重要工作增添了信心”。

此次讲座的主旨是尝试以藏族本土文化为出发点,辅以古藏文历史文献为佐证,探究吐蕃时期“赞普”一词的实际意涵。林教授首先回溯了1960年以来中国、日本与欧美学者有关“赞普”一词的不同释义:1959年,日本佐藤长先生以《新唐书吐蕃传》所载“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为据,提出吐蕃统治者“赞普”就是“强者”之义,暗示其武力强大;1982年,王尧先生在解读吐蕃碑铭时提出,赞普是藏文btsan po之对音,而在古代btsan乃原始崇拜之精灵,拜物之本教bon po列为九乘之一,后转为统治者自称。王尧先生解释了“赞普”称号的由来后,也完全接受了《新唐书吐蕃传》对“赞普”一词的说明;1985年,黄奋生先生认为“赞普”“是国王的意思”;1989年,王尧先生在《吐蕃文化》一书中,推翻了自己1982年的观点,认为“把‘赞普’翻译解释为‘雄强丈夫’。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提出了赞普统治权属“君权神授”性质。林教授评价说,这种观点在大陆学术界独树一帜,不但对正史《新唐书》的记载有所质疑,而且提出较为详细且深入的说明。但是,在1998年由王尧、陈庆英主编的《西藏历史文化词典》及2009年出版的《藏学概论》等书籍、论著中有关“赞普”一词的释义,王尧先生未再采纳1989年发表的观点,出现了前后不一的现象;1971年,法国斯巴尼安(Ariane Spanien)在《关于伯希和第1286, 1287, 1038, 1047及1290号藏文卷子的解释》一文中,通过解释上述五件古藏文卷子有关赞普一词的记载,阐述赞普王权的理论,提出吐蕃君权理论与李唐皇帝理论存在相似之处,并例举汉藏词汇表所著录汉文“吐蕃天子”,所对应藏文为Bod gyi btsan po(吐蕃赞普),而非Bod gyi lha sras(吐蕃天子)等加以证明。林教授评价说,斯巴尼安女士的见解,虽未直言赞普的意义,但清楚地阐释了赞普的身份、属性、吐蕃赞普王权理论,及其与李唐皇帝理论的关联性等问题。林教授随后表示,不赞同王小甫先生在《文化整合与吐蕃崛兴》一文中提出的“吐蕃王权理论应受波斯祆教影响”等观点;2009年,美国学者白桂思(C. I. Bechwith)在《丝路的诸帝国:从青铜器时代至今的中央欧亚历史》(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A History of Central Eurasia from the Bronze Age to the Present)中,将“赞普”译为emperor(帝王、大帝),认为吐蕃属于“中央欧亚文化体系”(Central Eurasia Culture Complex),其核心是“君臣共命”。美国学者瓦尔特(M. L. Walter)和马来西亚华裔学者罗鸿泽等人的观点也将吐蕃“赞普”称号的内涵,推向中央欧亚文化体系。林教授认为,白桂思等人提出的“中央欧亚文化体系”理论的建立,仍须更多的证据与审慎的评估,而且这一理论否定吐蕃王权理论与中原的关联性,未免失之轻率。

林教授举要辨识了现存藏文文献的可信度、分析其引用价值,提出《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碑铭石刻所载,较符合吐蕃君臣在“赞普”对“天命论”与“神人合一”的理解,即吐蕃人对其王室的理念是:为上天之神祉降世人间,作为统治人世的人主。

林教授总结道:“雅砻悉补野氏以天神之子下凡人间的理念,与吐蕃各地方势力角逐,随着控制地区日广,控制人口愈众,旧日传统的组织与办法已左支右拙,无法再据以维持政治与社会之秩序而导致崩溃。遂于重建吐蕃社会秩序,建立吐蕃王朝政府组织之时,引进了中原名分秩序的观念与做法。利用赞普以天神降临人间,使天人和谐,万物滋长的象征意义,与中原典籍所载‘天命论’的神似,主张吐蕃王室统治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通过例举吐蕃文献中借用的一些重要汉籍词汇,如mgo nag po(黔首)称呼庶民、vdzam bug ling gsum gnyis dbang du vdus(三分天下有其二)等,说明大唐文明对吐蕃政治思维与官职的影响。

主持人张云研究员对林教授的报告进行评析,认为该报告不仅细致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利用文献资料对“赞普”这一看似平常的词汇的释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启示与借鉴意义。随后,进入讨论环节。多位与会者向林教授提问互动,针对“赞普”一词可能来自梵文、王尧先生在1989年的观点可能受到丹珠昂奔等学者影响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最后,林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台湾藏学界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年轻一代学者提出建议,如从事某项研究时,应选择较小题目入手,并做充分的研究综述等。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