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3年法兰克福书展记

发布时间:2013-10-13 16:55:00 | 来源:中国藏学 |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3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Francfurt Book Fair/ Frankfurter Buchmesse,10月9—13日)于北京时间10月13日凌晨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藏学专业学术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携近年出版的藏学研究成果在这个国际出版界年度盛会上首次亮相,受到国内外出版界同行和欧洲学者的关注,新华社11日即以“中国藏学图书亮相法兰克福书展”为题进行了图文报道。

以下我们分行前准备、参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感受4个部分加以介绍。

一、行前准备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也称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创办于1949年,每年10月举办一次,到2013年已是第65届。每年,会有100多个国家、7000多家出版商和书商、30多万个新品种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该书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最享盛誉的书展,被誉为“世界出版界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文化风向标”。

本次参展是在2012年10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派人到德国法兰克福书展观摩、交流考察后提出的,并列入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今年的出访计划。参展团成员包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藏学杂志社、图书资料馆和北京藏医院等单位的工作人员6人,团长为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

为参加本次书展,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藏学杂志社对参展图书、期刊和书目进行了精心准备。中国藏学出版社为参加书展做积极准备,确定参展图书后,在中国藏学出版社藏汉文图书目录的基础上,组织编辑人员对参展图书编写摘要,并由专人组织人员翻译成英文、德文;中国藏学杂志社在准备汉藏英3种文版《中国藏学》的同时,也组织了中国藏学杂志社英文简介、《中国藏学》英文版英汉对照总目录等多种宣传品。

二、参展情况

本届书展于10月9日至13日举行,其中12—13日是公众开放日,今年的主宾国为巴西[1]。我们于10月8日下午6点抵达法兰克福机场,顺利办完出关手续后,直接赴书展地点,把相关参展材料送到我们的指定展位(4.2Hall E96)。第二天8点开始布展,除了展示各种书刊、书目外,还准备了布达拉宫图案挂毯、哈达等具有藏族特色的物品,因此展位布置得独具特色,很吸引眼球。

本届书展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300家展商参展,中国大陆参展单位约160个(出版社和图书服务供应商145家,15家印刷企业)。

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展位位于专业和教育馆,是法兰克福书展上最有人气的一个馆;展位紧邻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的展位,对于一个第一次参加书展的出版社来说,是个相对不错的展位。参展图书包括中国藏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藏汉英梵四文版图书和画册43种、73册新书,中国藏学杂志社出版的汉藏英三种种文版《中国藏学》12册(英文8册,汉藏文各2册)。与此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简介、中国藏学出版社精选书目(英文、德文版)、中国藏学杂志社英文简介、《中国藏学》英文版英汉对照总目录等多种宣传品,以供读者阅取。

三、取得的成效

法兰克福书展之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以下我们分3个方面分别加以介绍。

1.广宣传——展示我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出版成果

展示我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出版成果是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

中国藏学出版社此次参展的图书包括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成果(梵文研究系列丛书)、藏传佛教图像学丛书、历辈达赖喇嘛(第一辈到第十三辈)传记丛书、八大传统藏戏系列丛书、《布达拉宫珍宝馆目录》、《罗布林卡:斯喜堆古殿壁画》等画册及藏学工具书系列等。此次参展的图书品种虽然不多,但涉及历史、宗教、文化、语言文字、格萨尔研究、梵文研究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像藏传佛教图像学丛书、《历辈达赖喇嘛传记》丛书、梵文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2008年北京藏学研讨会梵文研究专题论文集》,受到不少西方学者的关注。中国藏学杂志社此次参展的期刊以英文版为主,其中最新三期集中刊登了国内外梵文研究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参展期间,每天都有十多位欧洲学者(含德国藏胞)驻足参观浏览(图6,见封二),索取资料,咨询情况,还有许多读者索取介绍材料和书目;国内出版界不少多次参展的业内同行也对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参展表示高兴,并对出版社图书的装帧设计、印装质量、布展工作以及读者服务给予了积极评价。展位紧邻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工作人员也对我们展位的较旺人气表示羡慕。

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总公司图书资料中心对我社的书刊表示出了兴趣,认为值得向海外推荐,并表达了合作的意向。此外,我们通过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的图书馆人员订书情况了解到,研究藏族服饰、建筑的书籍和藏文典籍等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我们的参展引起了新华社驻柏林记者的兴趣,并于开幕当天对团长周华进行了采访。11日,新华社即以“中国藏学图书亮相法兰克福书展”为题进行了图文报道。这一消息由新华网发布后,凤凰网、人民网、中国民族宗教网等纷纷转载。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出现了中国藏学出版社的图书亮相法兰克福书展的镜头。

参展团成员之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资料馆馆长安才旦则在书展结束后,立即向国内新闻媒体提供了本次参展的详细专题材料。北京周报网18日以“中国藏学出版社首次亮相法兰克福书展”为题加以图文报道,并由新民网等网络媒体转载。西藏文化网以图片新闻的形式也刊发了8张照片。

国内新闻媒体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参展团参展情况的关注可谓是我们的意外收获。

2.开眼界——了解国际图书市场的涉藏图书出版咨讯

了解国际图书市场的涉藏图书出版咨讯,同样是参加国际书展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数天的考察,我们发现,藏学专业出版社仅我们一家出版社参展,西方出版社中,Brill和Harrassowitz Verlag两出版社带来了相关藏学专业书籍。

Brill出版社(博睿出版社)1683年创立于荷兰莱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出版社之一,专注于亚洲研究(包括旗下的Hotei品牌)、古代近东和埃及、中东研究、古典学、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研究、社会科学、人权和国际法(包括旗下的Nijhoff品牌)、生物学等领域。现有荷兰莱顿(Leiden)、美国波士顿(Boston)两个分部,每年出版期刊100多种,各类图书和工具书约600种。其中,该社出版的“博睿藏学文库”(Brill's Tibetan Studies Library),“系由布莱策(H. Blezer)、麦凯(A. McKay)、兰布尔(C. Ramble)3人合作主编,博采世界各地优秀藏学家的作品,内容涉及藏族历史、宗教、语言等各个方面,迄今已出专著或论文集共计30余卷。这套文库以其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和严谨的选题编辑风格,堪称当今日新月异的藏学研究领域内第一流的学术丛书,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2]。此次Brill出版社参展的图书中有一本由Sampildondov Chuluun和Uradyn E.Bulag编辑的The Thirteenth Dalai Lama On The Run(1904—1906):Archival Documents from Mongolia(《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1904—1906):蒙文档案文献》)一书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内地期间(1904—1906年)的蒙文档案集,系其最新推出的书籍,该书进一步丰富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内地期间的档案资料,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

Harrassowitz Verlag出版社系德国著名的学术出版社之一,每年出版学术著作和期刊200种左右,尤其以出版研究东方学的论著而闻名。此次参展的图书中有欧洲学者最新研究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成果——《吐蕃统治敦煌时期(787—848)莫高窟世俗文书研究》(The Dunhuang Region during Tibetan Rule(787—848)——A Study of the Secular Manuscripts Discovered in the Mogao Cavers,引起我们的注意,书展后由中心图书资料馆以优惠价购入。

此外,德国佛教徒联合会(German Buddhist Union)在德国馆的宗教专题下设有多个展位,其中一个宣传藏传佛教。该展位的参展人员中有一位旅德藏胞彭措次仁,他对我们出版的书刊非常有兴趣。我们与他进行了多次交流,并向他赠送了《噶玛噶赤画传》等多种书籍、英藏汉3种版本的《中国藏学》以及目录宣传资料。

3.交朋友——与德国著名汉学家互赠书籍

与海外学者互赠书籍则是我们参加国际书展的另一个收获。

中国藏学出版社与瑞士苏黎世大学合作出版的《彩绘本五百佛像集》,此次成为该社展位最为引人瞩目的新书之一。这部书系根据瑞方提供的1810年彩色雕版印本,用宣纸手工彩印,以线装书的形式刊行,1函5卷。对促成这项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德中友协会员、德国著名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Dr.Ingo Nentwig,OFA),在书展揭幕当天专程到该出版社的展位表示祝贺,饶有兴致地翻阅了参展的藏学书刊。书展结束前,南因果博士受瑞士苏黎世大学委托接受中国藏学出版社向该大学捐赠藏学新书,并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资料馆赠送了他的德文新著《佛光与清宫——冯·斯特恩博在北京的收藏品》(Buddhas Leuchten & Kaisers Pracht:Die Pekinger Sammlung Kermann Speck Von Sternburg)(图13)。南因果博士在这部新著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逐一介绍了现藏于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的、曾在德国驻华公使馆任职的冯·斯特恩博(Von Sternburg)于1887年至1893年间在北京搜集的大量藏品。

总之,此次书展的收获可用中国藏学出版社社长周华在接受新华社驻柏林记者采访时的话表示:通过首次参加大型国际书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展示了我国藏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出版成果;通过参观学习也了解到国际图书市场以及图书会展的许多新趋势、新动向,开阔了眼界,也发现了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收获不小,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几点感受

本次书展可谓收获良多,并有诸多感受:

1.走出去,很有必要

定期参加法兰克福书展,时机成熟时可再参加伦敦国际书展[3]或其他国际书展中以中国为主宾国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在秋季举行,伦敦书展在春季举行,如果有机会同年参加世界两大书展,则每年可向世界展示中国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2.扩规模,势在必行

协调全国藏学书刊出版机构,组团分批次每年参加国际书展。国内有8家出版藏文书籍的涉藏出版社,另有数十家出版汉文藏学研究论著的出版社;藏学类期刊也有数十种之多。如果能够在国际大型书展上集体亮相,可进一步扩大中国藏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出精品,有的放矢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际书展上要想很好地展示中国藏学研究的成果,最好的方式还是多推出英文书籍。尽管中国藏学出版社目前已经推出了西藏自治区梵文文本系列丛书[4]、汉藏佛学研究丛书[5]及多种单行本英文专著,但还远远不够。参展期间,有多位读者根据《中国藏学出版社精选书目》(英文、德文版)发现了他们感兴趣的书目,想了解一下该书是否有英文版,但恰恰都没有。我们只好解释,这些书目前正在翻译成英文,有待陆续出版。(

4.广宣传,手段多样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海外出版社的宣传手段十分多样。比如,博睿出版社仅宣传书目就有十来种之多,既有重点推荐的图文并茂的参展图书目录、分类图书目录,也有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书籍目录,更有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图书目录等等。反观我们,就显得单一多了:不仅参展的品种较少,而且相关书目的介绍也都比较简单。显然,我们需要改善的地方有不少:宣传品要多样化,展台布置要有藏族特色,多开展主题演讲,以丰富的宣传手段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才能收到扩展中国藏学研究成果影响的实效。

[1]法兰克福书展举办主宾国活动始于1988年,主办方每年邀请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当年博览会的主宾。主宾国已经成为每届书展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书展最大的亮点。主宾国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展示本国出版物、宣传本国知名作家、扩大图书版权贸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过,每届的主宾国活动在时间上并不局限于10月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在活动地点上也不局限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主宾国活动是一个全年活动,活动以图书展示、版权贸易、翻译出版、学术交流、作家学者巡讲和作品朗诵为主要形式,同时包括文艺演出、美术、电影展览等其他多种文化形式,内容涵盖了与出版、文化相关的多个领域,历届主宾国活动的数量都有数百场之多。中国是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参见《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及历届参展情况》,来源:中国文明网,http://archive.wenming.cn/zt/2009—10/15/content_17956195.htm。

————————————————————

[2]任小波:《“博睿藏学文库”卷24:〈石泰安西藏古代文献丛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3]伦敦书展1971年由英国工业与贸易博览会公司创办,是仅次于法兰克福书展的世界第二大国际图书版权交易会,也是欧洲每年春季最重要的出版界盛会;加之伦敦书展使用的是英语,能吸引更多的英语国家的读者。

[4]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奥地利科学院共同合作的“梵文贝叶经国际合作项目”的成果之一,现已出版近10种,均为英文专著。

[5]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所系列丛书之一,其中有多本英文专著。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