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2-08-23 11:23:00 | 来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 作者: | 责任编辑: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与价值图示

詹小美 骆红旭

摘要:精神文明表征了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先进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以及达致这一状态的过程。“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百年实践的发生场域、价值传承和时代主题。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的链接,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现实性品格。赋意人类实践、协调社会进步、引领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建设作用范式关系链接的价值图景。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百年实践的理解维度

张晓红 范映渊

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凸显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突出强调。由此出发,回眸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阐发文化自信深层意蕴的关系之维,展演文化软实力对外影响、对内引导、物化转换的力量之维,具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擢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之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百年实践的理解维度。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百年实践

揭锡捷 陈联俊

摘要: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事业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强弱兴衰。意识形态是系统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并从根本上引领文化建设的方向道路。意识形态内嵌的文化性和文化凸显的意识形态性,构成了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先后经历了萌芽与成长、探索与发展、丰富与成熟、创新与完善四个发展阶段。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握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注重文化培根铸魂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理性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实践的演绎向度

杨玢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精神观念、道德传承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创造力和发展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程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历程的实践主题。在现实性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耦合的理论向度,中华文化发展面向和文化强国建设相协同的实践向度,时代精神赓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链接的价值向度,共演着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实践的实然图景。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生成、基本内涵及世界意义

程明月 杜仕菊

摘要:生态文明新形态根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绿色底色。要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对标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回答世界历史向何处去等方面来理解生态文明新形态的时代生成,该生成具有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探索的理论缘由。生态文明新形态基本内涵包括坚持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性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生态需要的价值立场以及擘画生态价值同心圆的世界情怀,并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应对生态风险的基本底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生态安全的原则要求、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纠偏传统现代化模式的核心内容以及当代彰显中国之治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诠释上具有世界意义。

基于“政策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崔久富 郭贯成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目标、多任务、多部门的协同,但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仍存在着政策落实衔接性不够,理论研究滞后性明显,部门工作联动性欠佳等问题。通过运用政策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按照“价值核算-价值实现-有效治理”的研究逻辑,建构自然资源资产“为什么核算-谁来核算-核算什么-如何核算-怎么实现-如何评价-怎样治理”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强化政策关系梳理,把握政策演进脉络,明确目标任务指引,建立“承前启后”的传导机制和逻辑闭环;还需要明确自然资源部的主体地位和管理职责,立足国情、面向未来,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政策组合视角下中国政府黄河开发保护政策结构和逻辑研究

——基于文本量化分析

杨婷 唐鸣

摘要:以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央政府颁布的黄河开发保护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量化分析法,从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文种形式-政策主题-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空间地理”五维分析框架,进行政策挖掘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政府现行黄河开发保护政策的结构特点有:政策文种形式多样,注重宏观指导;政策主题分布全面,呈现精确性与针对性;政策工具使用多元化,且凸显政府主导性;政策主体涉及广泛,主体合作不够紧密;政策注重全流域统筹规划,对各流域地区关注重点不同。其政策逻辑是:以中国国情为根基的生态思想,以专业分治为抓手的治理模式,以动态变化为依据的发展理念。据此,对未来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传递观”到“仪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学路径

赵琛 李明德

摘要:在探讨“共同体”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传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传递观”和“仪式观”作为传播学的两种范式,揭示了从信息的传递到通过仪式化的传播使共同信仰得以生成、维系并上升为认同自觉,最后实现信仰共享和群体认同的传播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传播,完成对各民族共享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通过信息传递构筑起认同自觉、通过传播技术重建历史场景,调动价值共识,通过传播仪式凝聚情感共识,驱动行为期许,最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自觉性与凝聚力。研究结论显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学路径包括建立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发挥传播的良性控制功能;加强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连接;在“仪式”中实现价值符号的共享和再生,铸牢民族共识。

情境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

朱兴国 郭本禹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稳定的社会历史联系和共同文化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因素是全体成员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它源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核心的“五个认同”,与“五个认同”共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情感是情境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的命脉,作为植根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派,情境教育坚持“育人以情”,是一种在情境中将情感与认知相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全新理念。以民族文化经典“意境说”为理论滋养创设教育情境,从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与学习范式四个维度来创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论域的培育体系,凝聚共识性价值认同,催生共鸣性情感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像表达

——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

聂爱文 邴波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与西方共同体理论基础之上,是在“共同体”框架下对“中华民族”认识上的一次新的自觉。它在电影领域中体现为内含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多层次认同文化表述原则的“共同体美学”。作为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力量之一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儒家文化层面的家国一体、区域空间层面的空间一体与文化认同层面的精神一体,共同构建了新疆电影的共同体美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新疆力量。


经济学研究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与重大创新

吴明永 呼翠翠

摘要: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理论渊源,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重要思想滋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政治经济学地位,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开放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历程、特征与实践方案研究

陈健

摘要: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经济现代化探索,而创造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现代化新道路。在百年的实践探索中也不断赋予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内涵新特征,如赋予了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的经济现代化、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的经济现代化和各方力量共促的经济现代化等内涵特征。基于此,新发展阶段要想实践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必须结合这些内涵特征,在对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图景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方案:一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为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明确发展方位;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为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思想引领;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注入持久动力。

“国家、农户、资本”三位一体视域下的工商资本下乡

解安 余婧兰

摘要:工商资本以投资的形式将资金、管理和技术等要素引入农村,通过整合农村中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观上,由于资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农户利益存在不一致,在实践中难免偏离国家本来目标,使农户的主体地位受损;客观上,存在基层组织监管不力和农户力量微弱造成的权力失衡。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和明确工商资本乡村建设者的定位,必须引入国家角色,对农户加以扶持和保护,对工商资本下乡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监管,推动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社会学研究


从“文字下乡”实验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国百年乡村建设行动研究

尹广文 姚正

摘要:百年乡村建设历经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改造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等重要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力量的介入引致乡村建设行动的多样态展现,亦引起乡村多形态的组织化变革,对乡村秩序维系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社会影响。研究提出百年乡村建设行动的核心主线就是围绕乡村的组织化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以及试图通过乡村的组织化进一步将乡村纳入国家视野之中。百年乡村建设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启示,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谁的乡村、谁来组织、何以现代化、技术何为等问题。在新发展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加强党的领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振兴乡村教育、发展乡村经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持续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特征、经验与转向

侯万锋 丁志刚

摘要:从政党治理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政党动员为特征的乡村治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政党统合为特征的乡村治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政党引领为特征的乡村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政党领导为特征的乡村治理等四个发展时期。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乡村现代化为治理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为治理价值、以一核多元为治理主体、以破解乡村问题为治理导向、以制度法律政策有效供给为治理方式、以党建引领与“三治”融合为治理路径等基本经验。从发展趋势看,党领导推进乡村治理主要体现为治理范式、领导方式和组织功能的发展转向。

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的风险审视与重建路径

王芳 毛渲

摘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是由治理主体、治理要素、治理机制与治理目标及其在城乡之间的关系组合而成。在风险社会的视角下,城乡环境治理体系面临治理主体权力偏移、治理要素流动失当、治理机制壁垒和治理目标悬空的多重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城乡环境治理体系仍处于旧制度惯性与新秩序诉求的交叠进程中,尚未摆脱二元结构的路径依赖。城乡环境治理中“中心-边缘”的管理结构、“内-外”区隔的空间结构、“上-下”阻滞的互动结构与“纵-横”分化的组织结构在风险社会下映照出其结构偏差,推进了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的风险再生产,也孕育了秩序再生产的可能性。走城乡融合之路,通过平衡治理、整体治理、多元治理、协同治理的交融互构与有机统一,超越既有二元化、分隔化、碎片化的治理结构界限,是城乡环境治理结构的再平衡,也是对城乡环境治理体系风险规避的路向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场域中的农地金融制度创新偏差及优化研究

邢中先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地金融以金融工具和金融思维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扶持,助力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发展。比照乡村振兴战略对农地金融制度创新的要求看,农地金融制度创新明显存在“能量耗散”现象,在主体方面存在协同不足的偏差,在服务对象方面存在互动不够的偏差,在权益保护机制方面存在缺失的偏差。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要,新时代农地金融制度创新需要以“三元并进”为基本优化遵循思维,全面发挥政府协调机制建构作用,激活企业市场运转机制,完善农户利益保护机制。


法学研究


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建构

许娟 秦登峰

摘要:当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综合来看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仍较为模糊,具体表现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位阶不明、个人信息权益属性不清,亟待分析与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法律关系具有客体利益多重性、主体地位不平等性以及权利义务社群性等特点,相关理论路径的实际效用存在局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宣示性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背景下,应明确个人信息基本权利保护模式。现行宪法第33条、第38条以及第40条提供了个人信息权利作为一项未列举基本权利的生存空间。应根据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理论,演绎个人信息基本权利——国家保护义务的法律结构。相关权利和义务应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予以细化,并在法律适用的价值衡量中予以系统贯彻。

中国公益披露制度的整合与重构

周晓明

摘要:我国的举报、检举和揭发三个制度的内涵一致,完全没有必要各表一枝,故应对我国广义的公益披露制度进行重构,使其三制归一。应对公益披露理念进行重构,使制度设计聚焦于组织环境下的举报人;应对举报渠道进行重构,建立层次化的举报渠道;应对举报激励制度进行重构,对组织和举报人双方的激励都不可偏废;应对举报保护制度进行重构,建立组织、组织监察者、举报受理机构和司法机构四重保护体系;应建立我国举报人诉讼制度,使举报人有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并在案件胜诉后分得一定比例的罚金。

生态环境保护容错纠错与免责机制建构

李荣

摘要: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结果导向追责、避责式不作为、制度龃龉、风险管理责任不规范等问题表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容错纠错与免责机制建构的迫切需求。有限的信托责任、弹性空间理念、权责一致原则为生态环境保护容错纠错与免责机制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按照法治化、规范化的要求,在立法上需要将“容错纠错”规定为法定免责事由,进而设置容错纠错与免责程序。此外,合理运用“交叉责任论”认定“容错纠错免责的范围”,以“业务评判标准”认定“容错纠错免责程度”,明确容错纠错与免责机制的适用路径,最终实现容错纠错与免责机制在理论维度的证成与实践维度的适用。


文学研究


体目生成、观念新变与谱系建构

——论明清总集分类体例研究的空间与视角

蒋旅佳

摘要:明清总集编纂体例研究渐成热点。前辈学者从个案文体分类、断代分类趋势、类型体例特征等方面切入研究,积累经验之时又面临一些问题。明清总集基础资料整理薄弱,亟待搜集新文献,助力研究对象与研究视野的拓展;多体总集与“异体”分类研究兴盛,单体总集与“同体”分类关注不足,理清研究对象与分体维度的关系,方可扭转既有的研究格局;整体的、动态的研究尚少,研究范式上应结合个案细化分析与宏观动态考察以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明清总集新文体类目的命名与体例设置的新动向,最能见出文体与文学观念的新变;而归类方式的选择设置,又促成了明清总集分类思维的理论系统化,最终在文体谱系的建构中映射出中国文学由古典向近代转型的发展趋势。

明清总集“选政”话语塑造与政治权力纠葛

史哲文

摘要:常见于明清总集中的“选政”一词,其含义来源于政治制度,指铨选职官、提拔人才;应用于选拔考试,指编选制义时文;扩展至文学行为,指编选诗文,其演变过程蕴含了政治向文学逐步渗透的意味。政治权力可以直接规训明清总集“选政”,帝王通过御选诗文总集使得政治权力控制“选政”话语,身居高位的士人通过“选政”引导文学风尚,总集“选政”排序增删也时常取决于被选者的政治地位。政治权力通过与文士利益关系最为密切的科举间接影响总集“选政”,能够迅速改易时文总集风向,进而制约古文总集的编选,即便是诗歌总集,也在编选中暗含科举之义。文人借助总集“选政”又主动参与政治活动,并意图利用总集“选政”变革文风来拯救政风。在与政治权力相互纠葛下,明清总集的“选政”话语得以逐步塑造。


历史学研究


晚清循化厅的水权与水事纠纷

李守良

摘要:晚清循化厅的水权与水事纠纷,反映了该地的经济、社会、民族交往与社会治理等状况。水权主要以水分体现。畜牧区草山的泉水及水道,为拥有草山的部落所独占。在农耕区,水随地走,按照水分额度被集体和个人分占。因水资源匮乏,农耕区上游村落不仅占有更多的水分额度,还优先浇灌田地。水事纠纷,在农耕区和畜牧区有不同的状况与表现,在纠纷审理的程序、纠纷的调解、纠纷裁断及法律适用方面也有所不同,这反映了多民族聚居区水分与水事纠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循化厅的各民族,因风俗而聚居,而水为其聚居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循化厅没有形成泉域、流域等区域小社会,更没有形成所谓的水利共同体。对循化厅水权和水事纠纷的探讨,不仅丰富了水利史的研究,还展现了官府在多民族聚居区与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治理经验,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宋代检校制度性质及历史沿革考辨

郑春晶

摘要:两宋时期的检校制度,旨在保护孤幼、嗣子等弱势群体财产安全,确保其继承权的实现。检校制度尽管是官府主持,但在操作中尊重主体意思自治,维护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彰显了其民事制度属性,其灵活多样的财产处理方式,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了保护当事人财产权利的宗旨。检校兴盛于两宋却在后世消亡,背后主因是土地和宗族制度的历史变迁。宋代土地私有制确立后,宗族内部财产纠纷处理机制的相对粗疏,为族人侵吞孤幼、户绝财产特别是土地提供了可乘之机,检校制度在社会需求和官方倡导下形成并趋于成熟。元代之后,宗族“乡约化”使其基层社会控制力增强,并在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财产纠纷解决机制和慈善制度,检校制度因失去用武之地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