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彬: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9-05 05:25:00 | 来源:《中国藏学》2018年第3期 | 作者:王小彬 | 责任编辑:闫景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围绕促进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针对西藏工作的主要方面作出了批示、指示,并非常注重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沟通交流。在这些讲话、批示、指示、回信及交流中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感情,同时也不断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是一个开放性的思想体系,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西藏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将会得到不断彰显。

一、明确治边稳藏的重大意义

西藏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战略位置,做好西藏工作事关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实现。因此,西藏工作历来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多维度地强调了治边稳藏的重大意义。

第一,西藏有着特殊的战略位置,对于国家安全、生态环境、战略资源、特色农产品、特色文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也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早在2011年7月19日,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1]2015年10月,俞正声代表中央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西藏还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2]

第二,治边稳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维护祖国统一与国家安全。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指出:“做好西藏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3]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区,长期处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至今仍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地理位置、现实的发展差距,决定了西藏工作始终处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二、总结党在西藏工作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和平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积极主动执行与维护“十七条协议”,以做上层人士统战工作为主,兼做影响群众工作,促进西藏社会发展进步;平息叛乱,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通过稳定发展,巩固民主改革成果,并在西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基础上,西藏逐步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中央针对西藏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西藏总体形势很好,反分裂斗争常抓不懈,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西藏稳定发展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4]

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经略西藏60多年以来,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成绩。“60多年来,我们党在西藏主要办了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这五件大事,西藏的面貌‘换了人间’,人民日子‘由苦变甜’。”[5]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利于发展与完善党的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党的治藏方略,并阐述了其内涵:“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6]

三、发展和完善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西藏工作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完善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并要求全党认识到做好西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地方之间的协作,各领域各部门的配合,共同做好西藏工作。同时也要发挥好人民军队与群众在守边戍边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7]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大局意识,不仅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有,全党全国都要有。”[8]也就是说,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做好西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做好西藏工作,不只是西藏和四省藏区的地方性工作,也不只是某个领域的部门性工作,而是全局性工作,需要全党动手,全国支援。同时,也要发挥好部队与人民群众在守边戍边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签署命令授予某部队“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命令指出:“该营积极践行强军目标,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接力传承老西藏精神,坚持忠诚为魂、实干为本、奉献为荣,出色完成封边控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牢牢扎在祖国西南边关。”[9]2017年10月28日,他在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指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你们这些话说得真好。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10]

(二)提出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西藏工作,要“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11]。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他再提“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并阐明:“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12]

(三)党的西藏工作指导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即“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治藏方略,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13]

四、聚焦西藏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西藏工作,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14]。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15]西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民族地区,是国家的安全屏障。如果西藏稳定出了问题,我们的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甚至包括两岸关系都会发生连锁反应,这就会影响到党和国家大局,影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

长期以来,在西藏一直存在着两对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6]具体到西藏社会,其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但是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没有改变。

达赖集团是西藏发展和稳定最大的干扰,一方面,达赖集团内部面临权力交接与转世问题,焦虑感失落感危机感不断攀升,为了转移其集团内部的矛盾,有加紧策划分裂祖国的可能,并且不排除采取暴力恐怖手段制造事端。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频频利用达赖集团为我国制造麻烦,以期能够从战略上牵制遏制中国。因此,抓好西藏工作着力点与着眼点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反分裂工作,维护国家安全。这“既能为西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创造有利条件,也是对党和国家大局的最大贡献”[17]

五、把准西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西藏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认识,正确认识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发展经济与社会稳定、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辩证关系;正确回应当前西藏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不断增强西藏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西藏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磅礴力量提供了思想指南。

早在2011年7月19日,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8]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又上指出:“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19]2015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西藏和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20]

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西藏现实问题的科学回应。改革开放40年以来,西藏在中央关心、兄弟省市的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由于西藏社会脱胎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时间较短,生产力发展起点较低,社会转型带有一定的历史包袱。至于怎样做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哪一方面的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更多问题。还要认识到,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21]

六、规划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治边稳藏的重大意义,总结了党在西藏工作的历史经验,丰富与发展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以及西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此基础上,规划了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西藏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庄严承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但是因为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的原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还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较大。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22]全面建成小康西藏是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科学设置小康西藏的建设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一,科学设置小康西藏的建设标准,明确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西藏同全国一道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但是因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的影响,小康西藏的建设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小康西藏建设的标准上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国一盘棋,但标准不能一刀切。西藏不能照搬内地的标准,不要强化生产总值导向,而是要突出民生导向。”[23]

第二,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当前,西藏还存在大面积的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压力较大,全面建成小康西藏还面对着明显的短板。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西藏和四省藏区……生存环境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口大,贫困发生率普遍在20%左右。”[24]因此,全面建成小康西藏,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至于怎样打赢西藏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大推进深度地区脱贫攻坚的实践要求,一是合理确定脱贫目标,二是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三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四是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五是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六是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七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八是加强检查督查。[25]

第三,各方面共同齐心协力,凝聚建成小康西藏的力量。小康西藏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与自身的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如习近平在给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的回信中指出的那样:“希望你们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帮助下,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战各种困难,顺应自然规律,科学组织和安排生产生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26]

(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013年10月,习近平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在我国5000多年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国文化。秦汉雄风、汉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可以说,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优势。”[28]

2010年1月,中央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交往交流交融”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一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符合我国历史发展规律,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是坚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原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交融不是要取消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更不是要消灭哪个民族。总的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29]。三是正确对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没有一点磕磕碰碰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用大惊小怪,关键是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出了问题要及时化解,尽量避免出现大的问题,不要影响安定团结大局。”[30]四是建立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善于利用,将网络建成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五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价值,即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青藏高原虽然山高路远,但从来没有阻断各民族往来交流。目前,藏族占西藏人口的90%以上,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意义重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促进西藏各民族、西藏各民族与国内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三)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关键在“导”

做好藏传佛教工作事关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事关实现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做好藏传佛教工作,认为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关键在“导”,重点要清除藏传佛教中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因素,更好地发挥宗教界上层人士对于藏传佛教的积极引领作用。

第一,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关键在“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引导信教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与我国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31]具体到做好藏传佛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推进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支持藏传佛教按照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进行教规教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阐释。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 [32]

第二,坚决清除藏传佛教中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的因素。长期以来,藏传佛教界都有爱国爱教的传统,绝大多数藏传佛教僧众都能够做到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藏传佛教由于脱离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时间较短,藏传佛教也深深地打上了封建农奴制的烙印,这就为达赖集团的渗透破坏活动提供了条件。加之藏传佛教具有“上师崇拜”的信仰特点,广大僧俗群众对于活佛、经师等宗教上层人士非常崇拜。这也为达赖集团扩大渗透破坏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条件。考察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1980年代末拉萨发生的几次骚乱事件,还是2008年的“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其背后都有少数寺庙不法分子的影子。因此,加强对西藏寺庙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寺庙管理是维护藏传佛教正常秩序的核心任务,是实现藏区社会持续稳定的“牛鼻子”。我们要把独立自主自办作为藏传佛教必须遵循的原则,把不受境外势力操控作为寺庙管理的底线。建立健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寺庙管理领导权。对达赖集团渗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干扰基层政权的寺庙,无论规模多大、情况多么复杂,必须坚决整顿。“要落实依法治藏要求,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都要依法打击。”

第三,发挥好宗教界上层人士在藏传佛教中的引领作用。首先,要善于凝聚宗教界上层人士的人心。争取人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争取最大多数群众的人心,也要争取代表人物的人心,广泛凝聚人心,做到心心相印。其次,发挥十一世班禅在藏传佛教中的引领作用。2015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接受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时,勉励他要刻苦学习、努力修行,秉承十世班禅大师遗愿,秉承佛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理念,积极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成为一位具有精深佛学造诣和深受僧俗信众爱戴的藏传佛教活佛。[33]同时还希望他能够继承藏传佛教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要积极开展教义阐释,弘扬藏传佛教教义中的扬善抑恶、平等宽容、扶贫济苦等积极思想。要精进学修,不断提高宗教学识和道德修养,学习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襟。[34]

(四)捍卫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注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一,注重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尤其要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占领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现在通信便利了,媒体多样了,但是宣传教育群众的任务一刻都不能放松。”[35]进入21世纪,互联网广泛地被运用于西藏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这一方面促进了西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也给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主义分子进行渗透活动提供了便利。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各种错误思想舆论占领。”[36]因此,我们“要把打赢网上斗争作为涉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37],用正确的思想去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先进思想和真善美的言行占领宣传舆论阵地”[38]

第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进入新时代,西藏仍然面临着西藏各族人民与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西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对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以及民族团结方面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39]让人民群众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现代文明生活观念,让群众的精神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历史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了解新旧西藏的巨大差异,以及达赖集团的欺骗性虚伪性落后性,增强反分裂斗争的自觉性,珍惜今天生活,共创明天幸福。同时要注重中华文化教育。要在全社会加强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向善向好,这方面的影响力上去了,依靠宗教来求得安慰,求得向善的氛围,就会减轻。二是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把通俗生动、喜闻乐见的手段都运用起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真正入脑入心”[40]。把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历史观等融汇进去,用艺术语言和形象讲话,发挥文艺的强大感染作用。

(五)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8月19日,习近平在致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开展这次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41]因此在西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与西藏自治区双湖县县委书记南培交流时指出:“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 [42]

对于怎样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就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六项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43]

(六)坚持党对西藏工作的绝对领导

纵观中国共产党经略西藏6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西藏工作最本质的特征。西藏今天的辉煌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党对西藏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地位,就需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44]

第一,着力加强西藏干部队伍建设政治路线决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西藏是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因此对于西藏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应该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西藏和四省藏区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首位。”[45]各级干部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西藏的干部要敢于担当,作风优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发扬优良传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实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46]西藏的干部队伍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为了做当地群众工作,党员、干部尊重和适当随顺民族风俗习惯,学习掌握宗教知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要争取出一批专家。2010年4月21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西藏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3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讲话,指出:“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安排少数民族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民族干部院校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47]

第二,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基层,党的力量在基层,党和国家工作落实主要在基层。”[48]基层是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斗堡垒。因此,我们要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具体而言,首先就是要明确基层导向。明确基层导向,采取灵活的干部选录标准、职务职级配备和人才引进政策,优先从基层困难地区、斗争复杂地区、边境一线地区提拔优秀干部。“注重在实践中特别是地方和基层一线实践中培养、锻炼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切实加强少数民族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49]其次是调动基层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西藏面积很大,但是人口不多,编制有限,基层特别是乡村党组织要加强现有力量的协调统筹,像驻村驻寺干部、群团组织、民兵预备役、教师医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和产业大户等都要动员起来,盘活基层工作存量。最后是对口支援也要有基层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口支援也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要把优秀人才选派到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地区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50]组织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自我要求严的干部,特别是多选派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和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进藏工作。

七、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大局,将马克思主义与西藏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系统总结60多年党在西藏工作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治藏方略”的概念,并系统阐发了其科学内涵。针对新时代西藏工作的时代特点,整体性地提出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西藏工作的基本原则,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基本遵循。首次提出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并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着眼于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设计了新时代西藏工作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以脱贫攻坚,补齐短板为突破口,促进西藏与全国人民一道建成小康社会;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培养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西藏社会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从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深化对十四世达赖的认识,认清十四世达赖是披着宗教外衣祸教乱藏的政客本质,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斗争,重点抓好藏传佛教寺庙治理,坚持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关键在“导”的原则,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以及民族团结教育,重点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捍卫西藏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以建设美丽西藏为目标,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建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夯实基层力量为抓手,不断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内容完整,逻辑缜密,通篇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深入学习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西藏工作思想,能够增强新时代党的西藏工作的有效性,有利于更好地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

[1]《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西藏日报》2011年7月20日第1版。

[2]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西藏日报》2015年9月9日第1版。

[3]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西藏日报》2011年7月20日第1版。

[4] 《吴英杰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N],《西藏日报》2016年11月16日第2版。

[5] 《确保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N],《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4版。

[6]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7] 《同心书写雪域华章》[N],《西藏日报》2017年9月12日第1版。

[8] 《确保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4版。

[9]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给2个单位授予荣誉称号》[N],《人民日报》2016年8月22日第1版。

[10] 《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30日第1版。

[11] 《谱写雪域高原中国梦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发展纪实》[N],《人民日报》2015年9月6日第1版。

[12]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13] 同上。

[14] 《谱写雪域高原中国梦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发展纪实》,《人民日报》2015年9月6日第1版。

[15]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16]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

[17] 《切实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5年8月28日第1版。

[18] 《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西藏日报》2011年7月20日第1版。

[19]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9月28日)。见《习近平: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7年11月27日)。又见:《新疆五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回到家乡畅谈感想:牢记总书记的话,人的力量在心上》[N],《人民日报》2015年10月5日第2版。

[20]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2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不断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载《中国民族报》2017年9月4日。

[22]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N],《内蒙古日报》2017年6月12日第5版。

[23] 《西藏的全面小康什么样?——小康目标要坚持实事求是》,载《中央统战部:永远不接受十四世达赖集团所谓“中间道路”》[N],见《观察者》2015年8月26日。

[24]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2017年6月23日)》[N],《人民日报》2017年9月1日第2版。

[25] 同上。

[26] 《习近平总书记就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作出重要批示》[N],《人民日报》2014年1月4日第1版。

[27] 《习近平给全校学生回信表示祝贺》[N],《人民日报》2013年10月7日第1版。

[28]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中华民族”思想初探》[N],《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17日。

[29]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24日;又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明了道路和方向》2017年7月21日,载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官网。

[30]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主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

[31]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宗教局局长:对信教党员要用思想教育使其放弃信教》,2017年7月18日澎湃新闻。

[32] 习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2015年8月26日新华网。

[33] 《习近平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N],《人民日报》2015年6月11日第1版。

[34] 同上。

[35] 习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36] 《人民日报》评论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页。

[37]习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区党委网信办室务委员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奋力开创新时代西藏网信事业新局面》,2018年5月24日,www.sohu.com/a/232693243—266317。

[38]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人民日报》2014年5月1日第1版。

[39] 习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解析:习近平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015年12月14日《凤凰佛教》。

[40]习近平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把核心价值观根植在生活的沃土》,2015年5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9758/291497.shtml。

[41] 《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N],《人民日报》2017年8月20日第1版。

[42] 《谱写雪域高原中国梦的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发展纪实》,《人民日报》2015年9月6日第1版。

[4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第1版。

[44]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45]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曾万明:《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6年12月2日。

[46]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

[47] 《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2日第1版。

[48]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贯彻落实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七》,载《西藏日报》2015年10月20日。

[49] 《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2日第1版。

[50] 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环境保护部召开援藏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2016年7月25日环境保护部网站。

(作者:王小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研究员;杨力源,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本文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西藏工作篇’”阶段性成果,《中国藏学》2018年第3期发表。)

版权所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0604533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580号